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国民经济表现出过剩经济的某些现象,商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可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储蓄款余额高达6万多亿元,人均5000多元,表明具有潜在的购买力.事实上,该潜力很难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甚至在工薪收入提高的同时,消费水平或购买力反而下降,产生所谓"收入--消费黑洞".国家采取措施调动居民存款以图启动消费市场,但启而不动.我们认为,影响总供给、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原来的计划调配到现在的市场调节时间间隔较短,加上分配领域的相关政策集中出台,使得商品供需发生错位,这应该是历史的必然.面对难题,我们要冷静思考,从长计议,作出适合国情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土地政策一直承担着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往往隐身于传统的调控手段之中。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必须具有内在的基础和自身的调控机制,也就是土地本身必须具有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能力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不仅可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3.
金鹏 《甘肃农业》2006,(2):33-34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应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应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但市场也有其弱点和消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是形影不离的伴生物。市场经济的运行,客观要求加强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又是市场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调控方式,机制和体系的演变,而调控体系的演变等又反过来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来看,宏观调控越来越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家电下乡"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内生与外生问题,外生问题如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等需要寻求来自政策外部提高,而政策面临的内生问题如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补贴手续繁琐、不公平竞争与寻租现象等则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变化得到解决。同时政策中存在行政手段与市场化目标的矛盾,政策调控无效率的矛盾,则在政策发展过程中尚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汉中市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学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现行主要农业补贴政策的分析和探讨,对补贴政策的实施效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经验教训予以总结和评价,结合汉中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汉中市农业补贴政策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一是积极建立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制度;二是加强对农产品售、购机构的管理力度;三是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种类;四是补贴与投资齐头并进,一边"补血",一边"造血"。并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汉中市农业补贴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汉中市如何面对这些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科技理性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科技理性批判的分析及科技理性产生根源的分析,阐述了科技理性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这是温家宝总理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概述。面对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必须从全局角度进行战略思考并采取有效政策:即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强化国家对农业、农民的投入支持,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3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11年的财务数据作为观测对象。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中的各因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影响范围较大,多数上市公司受到了房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提出的促进农村发展的有效政策。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并锻炼了其意志品质。[1]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和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作者任村官的经历,对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蔬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蔬菜的供求均衡和价格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然而近几年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剧烈且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市民的生活稳定性,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文中通过分析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提出通过强化财政扶持、宏观调控、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来均衡蔬菜供求、平抑蔬菜价格.  相似文献   

11.
以非均衡理论与生存理论为理论基础,风险控制为研究视角,以东部13省市为例对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在1994—2005年间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其中2000、2002、2003、2004、2005年研究区土地市场非均衡度处于-0.1≤Z≤0.1的适度非均衡区域内,不需要政府进行直接调控,而剩下的5个年度则需要减少土地供给的数量,以使土地市场的均衡度处于适度非均衡区域。  相似文献   

12.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政策是实现环境良性发展的关键,其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对解决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央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选取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量化分析,并构建出政策工具和环境保护战略的二维分析框架。针对中国环境政策中存在的政策工具类型运用比例不均衡、政策内容使用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标价格政策对中国棉花市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是中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经过1年的试点,棉花产业各市场主体对目标价格政策基本适应。通过对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下国内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国内外棉花价差变化情况、中国棉花进口情况3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目标价格政策下,中国棉花市场价格逐步由供求决定,棉花加工企业资源开始优化整合,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内地棉区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退耕还林政策在执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结合从"统治"到"治理"转变的大背景,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根本途径在于引入现代治理理念,实现多方参与和利益平衡,尤其解决提高农民收入使其脱离贫困陷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仍普遍存在学生不易接受、教学实效性不强的现状,本文在科学认识该课程性质的前提下,着重从加强领导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服务、健全教学督察评估制度、树立新型教学理念、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创新考试方式等方面来思考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丁颖 《农业展望》2014,(8):76-79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但供给严重不足且结构失衡、供需脱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从需求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构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宁夏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态势、供给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完善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机制的思路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将党的组织与政策过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建立在党群、干部动态互动关系之中,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政策话语逻辑。在阶级斗争话语占主导的时期,群众运动作为一种主要的治国形式,在塑造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政策过程中,除了官僚体系网络,还存在基于复杂的干群互动、政治协商、群众参与所形成的动员协商网络。干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受群众路线的约束主要体现在结合执行工作自身特点形成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立场与作风。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广东省财政支农效率评价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财政支农现状及问题,评价财政支农效率,为广东省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广东省2000—2018年及20个市2010—2018年的财政支农效率进行测度.[结果]广东省整体财政支农效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较低导致综合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内涵及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欧环境经济政策成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政府与农户签订长期合同、发放补助金和实施减免税政策等。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调研结果述评,提出了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取向:实行长期的补贴政策、尊重农户意愿、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对退耕还林成果实行产业化经营运作等。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