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村土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加大对农业宏观调控力度的背景下,土地抛荒问题仍然严重地存在。本文试图从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出发,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土地抛荒背后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进而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政府要积极引导、帮助农民降低农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从而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激发了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的农民投资热情。农民投资主要涉及农家乐、经济作物或副业以及餐具消毒加工等。实质上,农民的这些非农投资最根本动因在于生存压力,这是一种生存理性选择。其后,农民投资的追加,则是市场化下农民的经济理性选择。在这一进程中,农民的行动也表现出一种社会理性选择,即农民的“满意原则”。总的说来,以寻求生存为初始点,农民一旦超越生存理性选择后,取向就转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最优原则,进而呈现出“满意原则”,这是是农民从生存理性选择,通过经济理性选择,向社会理性选择的跃迁过程,是农民真实地展现其生存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保山为分析样本,介绍农村集市发展概况,并从内外因分析总结农村集市相对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三农”转移支付的力度;鼓励本土人力资本参与本地农村自救和农村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实现农民普惠式金融生态;处理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内卷化”问题;落实保护农村本土人文特色前提下建设各具特点的新农村;重视土地对于农民的福利效应;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完善农村社会基本保障等.  相似文献   

4.
农村消费方式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现行的消费方式成为阻碍我国农民发展的障碍,我国农村现行消费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不合理的消费过多,因此要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方式,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我国农村消费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既具有城市的特征,又具有农村的特征,它与农业、农村和农民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小城镇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这种天然联系,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目前,全国共有19000多个建制镇,26000多个集镇,两相加,全国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小城镇数量已经突破了5万大关。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 。  相似文献   

6.
梅芳 《现代农业》2007,44(8):86-87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而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许多成功的商人却热衷于慈善事业,把自己大量的资产捐赠出去,这似乎与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相违背。本文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分析了主流经济学的困境和行为经济学兴起的原因,并对慈善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进而引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慈善行为的案例分析,得出慈善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动因。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一种社会互动形式一合作的视角出发,对当代农民合作的理性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在这个特殊时期农民合作表现出的新特点,解释农民合作的原因,来论证转型期中国农民所体现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乡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是指乡村集市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主体本身产生一定的现实影响,从而体现自身在社会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简而言之,乡村集市的文化功能就是在生活实践中乡村集市对农民、乡村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文化作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发展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集市作为促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对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这一古老文化形式,挖掘和发挥乡村集市的文化功能,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788焦点,农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工立镇”是各国实践证明的经验,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了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以小城镇为载体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制约,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因此,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通过相关政策实施,使乡镇企业同城镇化相互协调、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走向融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我国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受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制约,完善政府配套土地流转制度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村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然而,在发展农村经济市场中,山东省有些地方的农民却为了本地、本村的利益,相互争夺集市。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市场意识在不断增强,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已不容忽视。 “争集市”问题己成为社会的“焦点” 据调查了解,在全省农村集贸市场中,因“争集市”问题而发生市场之间纠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向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宋明新儒学作为国民心理结构的重要奠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借鉴和弘扬新儒学中的“克己复礼”、“格物致知”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将对现代农村和农民的道德生活、科学理性以及社会关系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经纪人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只有农村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纪人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为促成农产品的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人,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连接市场和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面对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中央财政3397亿元专项资金。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真怀研究员通过1年多的实地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他认为,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小城镇为单位集中整合。打捆使用。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导入区,其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对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城镇也是农村区域的基层行政管理中心,对村庄生活垃圾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讨论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对镇区本身和周边村庄生活垃圾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小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分析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管理和财政支持条件;在概括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成本比较,提出以“村分流-镇分流/处理/运输-县(市)处理”为特征的村镇县协同模式是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宜模式.以镇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节点,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的行政管理和财力优势,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郭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52-1035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更多的农民走向城镇,农民的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限制宅基地流转造成了土地资源和农民财产的浪费,加剧了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发挥宅基地保障性功能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挥宅基地的经营性功能。在合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农民的"经济人理性",引入土地发展权的概念,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必将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游钦  胡宇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49-4450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农民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分析其进城的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来揭示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职业农工"?种地也要"持证上岗"?在今年方邱湖农场职代会上,职工代表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关于职业农工的话题,"职业农工"成为热词。职业农民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而国有农场的职业农工是职业农民的“升级版”,与职业农民相比,职业农工素质更高、能力更强、技术更专业、管理更规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现是和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密不可分的。现有对免费搭车影响因素的分析大多没有脱离供给组织的范畴。研究发现,免费搭车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在于公共品的性质和理性经济人动机,而供给组织通过一定的制度特征和社会特征,影响公共品的性质和个人行为动机,从而影响免费搭车问题和公共品自愿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分析可见,农村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现正是受到供给组织制度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工商资本下乡对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作用显著,但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农民相对贫困、农民社会保障“软化”和农业“非粮化”以及农村社会生活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