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艳敏  林培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08-1413
 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农用类型。根据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土地应当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该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区采用了土地类型的系统分类中的小单元的分级理念,分为土地综合类、土地综合亚类和土地利用综合体三级分类系统,既解决了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问题,又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所困扰农用土地分等的最低评价单元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土地资源的信息编码技术,将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土地类型划分为10个土地综合类、42个土地综合亚类和309个土地利用综合体。并在GIS支持下,绘制了该区1:3.5万土地类型图。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利用土地类型概念进行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基础及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闲置土地问题的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寸土寸金”,在我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一方面说我国土地稀缺,应当珍惜;另一方面,土地却被任意浪费。土地闲置现象就是当前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一、土地闲置的危害 土地闲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加剧了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免征农业税与农用地利用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免征农业税对农用土地的影响———改变土地税收结构和农用土地收益分配结构。免征农业税将打开农用土地利用的新局面,对于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资源优化配置、农用土地经营规模、保护耕地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农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用土地资源的特点,从土壤特性了发,结合环境设施等因素,运用模糊列联表模拟参评因素与农用土地资源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模糊聚类法综合分析各参评因素的状态水平及各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协同效应,从质量方面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准确地评定宗地的等级水平,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用土地资源质量的模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湖南省所面临的日益尖锐的人口与土地、农业与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现实出发,探讨了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对湖南省农用土地与村庄 整理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推进湖南土地整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系统论述了海南省农用土地资源状况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海南省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历了“苏联模式”、“资源—工程模式”、“资源—经济模式”及“公共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的演变。针对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可以采取联合学位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联合、政产学研联合的“三联合”培养模式,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0年7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国情分析表明,1949年以来,我国开展了植树造林和“三北”、长江中上游等地区防护林工程建设,黄河、长江等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草原“三化”的治理,对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但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有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地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突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多目标决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目标决策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结合神农架林区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的规划,介绍了建立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土地资源信息及时更新的要求。“3S”技术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高新技术,将“3S”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科学研究既可弥补传统调查手段的不足,又为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经与技术支持。阐述了“3S”技术优势及其在土地资源中应用原理及应用现状,展望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实际考察后探讨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这一改革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首先是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伟大实践,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五个时期;深刻认识到土地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这一“资源-资产”商品的特殊性,提出了集体土地应增加国家享有最高所有权的双重权属关系的新论点,置集体土地于国家管理的合法地位;探讨了土地的理论价格与实际地价,指出城市地价测定的基本方法与价格表可作为农村地价的参照系数;最后阐述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成就以及诸如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实际考察后探讨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这一改革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首先是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伟大实践,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五个时期;深刻认识到土地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这一“资源-资产”商品的特殊性,提出了集体土地应增加国家享有最高所有权的双重权属关系的新论点,置集体土地于国家管理的合法地位;探讨了土地的理论价格与实际地价,指出城市地价测定的基本方法与价格表可作为农村地价的参照系数;最后阐述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成就以及诸如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丽芳 《北京农业》2007,(15):55-59
土地信托保护是指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收益权人,将土地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对委托人交来的土地进行管理经营,处置的行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且因为农业收入的比较利益低下,现行农村土地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不科学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在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上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于是国家提出用信托的方式来保护土地。即成立土地信托组织,使那些不愿意种田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规模经营。本论文就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提出。目前土地发展权在世界各国主要是用来保护土地和限制土地由农用转向农用地。本文考虑在通过适当的方式赋予土地信托保护组织一定的土地发展权利,以激励其更好的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15.
农用土地定级的Fuzzy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用土地定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基础。本文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和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考虑各定级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农用土地定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我国农用土地利用制度的现实选择,是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和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用土地利用权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手段,是实现我国农用土地利用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只有进一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完全物权特质的新型用益物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利用GIS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短短实用性一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山林乱垦等,这已危及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和拯救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应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工作出发,走土地资源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本着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农用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农用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  相似文献   

20.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