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3):68-72
我国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发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有青少年自身个性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素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增强学生抵抗不良因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国相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尚无“青少年犯罪”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已为各国共同关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心理价值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两大方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制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国相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尚无“青少年犯罪”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已为各国共同关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心理价值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两大方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制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林继熙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6-98
从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探索构筑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即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健全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学校教育机制、构筑全社会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效民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5):89-90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农村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对此,我们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起家庭,学校、社区、司法和社会“五道防线”,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6.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爱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6):173-174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命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技术开始全面地影响和改造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上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正确道德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本文探讨了网络条件下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帆 《吉林农业(下半月.信息版)》2010,(8):74-74
一、近视眼发病的高危人群
1.睡觉少的孩子:特别是7~9岁的孩子,如果孩子睡眠时间少,或由于课业负担过重而人为剥夺了孩子的睡眠时间,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近视。 相似文献
8.
李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95-9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成人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会环境不良,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预防犯罪还应该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杜爱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175-176
本文试图通过对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分析,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多重教育和引导功能,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网络文化如何成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社会性诱因,使青少年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最终形成犯罪人格。阐述了网络虚拟文化、后现代精神、工具理性主义对处于人格塑造期、价值观形成期、情感稚嫩期的青少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王新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5):8-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处于辩证体系中的概念,是取得了理想形态的概念。反映具体性思维的”三个代表”,必将对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新的阐述和新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是长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分治、过度汲取农业剩余牺牲发展工业的结果;近年来日趋严重与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密不可分,全面解决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笔者认为现阶段必须有清晰的解决问题的路径,采取多种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法治建设指标与法治指标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明显的差异,从法治建设指标的合法性、系统性和权威性需求出发,建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必须包括制定法治建设实施纲要、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法治建设指标的考核标准与程序等三项内容。法治建设指标是对法治建设本身进行的一种绩效考核和工作考核指标,其建构主体必须是官方机构,其推进策略应该是总体规划与分项推进相结合,其实施目标是为工作的落实和评估后的改进提供明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专家系统应用于冲压模具初始设计的思路 ,简要介绍了此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详尽分析其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结构及推理机的设计。知识表示方法和知识库结构的设计引入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推理机用面向对象推理机与面向过程推理机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6.
1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将二者结合运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鲜明的特征。法治与德治是治理国家的两个重要机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德治
与法治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二者有效
结合,国家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以温州市为例,以农产品为载体,分析了目前温州市农产品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完善涉农立法、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保护农民土地、创新农地法律机制、保障农民诉讼法律的权利和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高秀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4):73-81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