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同时接种21日龄健康易感肉鸭,检测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将两种活疫苗同时免疫雏鸭,免疫后14d检测血清抗体值,并在14d时采用鸭瘟强毒和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同时攻毒,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健康易感雏鸭后,血清抗体上升快,可同时抵御鸭瘟强毒与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效果良好。结论: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联合免疫,对雏鸭安全,免疫保护效果好,避免多次免疫对雏鸭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尿囊腔接种法替代绒毛尿囊膜接种法生产鸭瘟活疫苗,收获的胚液和绒毛尿囊膜及胎儿的病毒含量(ELD50)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的病毒含量标准,而且降低了早死率,提高了鸡胚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是发生于鸭的急性传染病,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已有鸭瘟疫苗和鸭肝炎病毒疫苗,但未见有鸭瘟、鸭肝炎二联苗研究的相关报道,此二联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金荞麦对鸭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将金荞麦按照1%、2%、3%的比例混合于鸭日粮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针对鸭瘟病毒的抗体效价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效率,综合评价金荞麦对三穗麻鸭鸭瘟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2%、3%比例的金荞麦均能促进鸭瘟病毒抗体、IFN-γ和IL-2产生,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效率。说明金荞麦具有促进鸭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雏鸡新城疫滴鼻免疫后各黏膜免疫应答点的免疫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首先机体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机体。当前对人类和动物生命与健康危害极大的、和难以防治的重要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流感、肝炎、腹泻等都属于由黏膜入侵或与黏膜相关的疾病;其次,注意到黏膜既存在局部免疫,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滴鼻免疫效果,以猪支原体肺炎(168株)活疫苗为抗原,以QS21为免疫佐剂混合后滴鼻免疫小鼠,ELISA 法检测免疫效果,包括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并测定了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QS21能激活黏膜和全身性的体液免疫,显著升高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G,IgG1、IgG2a抗体含量,并能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黏膜免疫抗体sIgA的含量。QS21还能显著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和IL-17的分泌,激活Th1、Th2和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以上结果表明QS21能全面激活免疫系统,具有开发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黏膜免疫佐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D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可对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山东某种鸭场采用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CH60株)对种鸭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后2w、3w、1m、3m和6m分别采血检测其中和抗体。结果表明,种鸭免疫后中和抗体维持时间长;在种鸭免疫后6m,其中和抗体仍然可以达到1:94。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滴鼻免疫条件下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设计引物扩增猪肺炎支原体P97R1基因,融合至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基因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CTB-P97R1。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得到r CTB-P97R1重组蛋白。利用体外神经节苷脂(GM1)结合试验检测r CTB-P97R1的佐剂活性。随后将r CTB-P97R1与活疫苗混合后滴鼻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和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检测其中的特异性Ig G抗体和s Ig A抗体的水平评价免疫效果。结果显示,r CTB-P97R1可以特异性结合GM1,具有生物学活性。小鼠免疫后的血清Ig G抗体显著高于活疫苗对照组(p0.01),同时产生了高水平的P97R1特异性Ig G抗体(p0.01);小鼠BALF中的s Ig A抗体也显著高于活疫苗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 CTB-P97R1能够显著增强经滴鼻免疫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同时可提升P97R1的免疫应答,有望作为经黏膜免疫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新型佐剂。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10月以来,广东省清新县某养猪场发生一种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怀孕母猪发热、呼吸道疾病、脑脊髓炎等症状,并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化验结果,最后确定发生的是猪伪狂犬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该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比非免疫组产健活仔率高出25.0个百分点,平均窝多产3.0头。60日龄仔猪免疫组比非免疫组成活率高出16.2个百分点,平均个体重增加2.5kg,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费学俊 《畜牧与兽医》1991,23(5):211-212
<正> 1984年至87年6月,我场鸭群曾用口服禽霍乱弱毒菌苗(下称口服苗)预防免疫,终未能控制本病流行,一度时间,种鸭生产遭到严重威胁;87年7月至今,重新选用和制订807禽霍乱弱毒冻干菌苗(下称807)与鸭瘟疫苗联合免疫程度,预防鸭瘟和鸭霍乱(下称两病),经3年多实践和观察,凡经免疫的鸭群,基本控制两病的流行。鉴于目前各种禽霍乱菌苗的免疫原性较差,免疫程序又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本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皮下注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相应的检测到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6~60,3~15,12~36 d.②胆汁: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相应的检测到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9~21,15~27,3~12 d.③分泌液:气管和消化道分泌液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A、IgM和IgG,其中IgA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十二指肠、食道、气管、空肠、盲肠、回肠和直肠,相应的检测到IgA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3~60,9~60,3~60,9~60,12~60,12~27,6~36d;IgM由高到低为气管、食道、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直肠和回肠,相应的检测到IgM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3~12,6~15,3~12,6~12,9~12,6~9,6~9 d;IgG由高到低为食道、十二指肠、气管、空肠、盲肠、直肠和回肠,相应的检测到IgG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9~36,12~27,6~36,9~36,12~36,9~21,15~21 d.综上,鸭瘟弱毒疫苗皮下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是气管、消化道和胆汁中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12.
鸭瘟(鸡胚化弱毒株)活疫苗采用鸡胚与易感鸭免疫攻毒的2种方法进行效力检验,通过试验证明当成品效价≥103.7ELD50/羽时,2种检验方法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鹅的一种疱疹病毒感染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退行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腿软、走动困难、不愿下水、肿头,故名“大头瘟”,是危害养鸭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由于养鸡效益普遍下滑 ,饲养量锐减 ,而养鸭呈上升趋势 ,形势尚好。我区1999年蛋鸭饲养量达300万羽 ,番鸭达450余万羽。尤其是缙云县 ,从事养鸭业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1/4 ,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饲养鸭1500万羽。1998、1999年两年产值达20亿元 ,被列为“中国麻鸭之乡”称号。随着饲养量增加 ,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鸭病发生率也逐年增多 ,局部地区鸭瘟频频发生 ,该病已成为危害养鸭生产的头号大敌。笔者经长期观察 ,认为鸭瘟免疫注射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勤换注射针头。目前专业户养鸭规模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本研究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经口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9-36、3-15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②胆汁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15、9-12和12-36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③气管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60、3-12和9-27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④食道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3-60、3-27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⑤各肠段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及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段:十二指肠中为IgA(3-60天)I、gM(3-15天)和IgG(9-27天);空肠中为IgA(6-60天)I、gM(6-12天)和IgG(9-36天);回肠中为IgA(9-60天)、IgM(6-9天)和IgG(15-21天);盲肠中为IgA(6-60天)I、gG(12-36天)和IgM(6天);直肠中为IgA(3-60天)I、gG(12-21天)和IgM(6天)。结果显示,鸭瘟弱毒疫苗经口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IgG和IgM在胆汁中存留时间短;IgA是气管和消化道中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8月份,裕安区动物疫情测报站按安徽省动物疫控中心要求,选择2个规模猪场,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活疫苗免疫试验,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评价免疫效果,为农业部确定应用蓝耳病活疫苗强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8月份,裕安区动物疫情测报站按安徽省动物疫控中心要求,选择2个规模猪场,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活疫苗免疫试验,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评价免疫效果,为农业部确定应用蓝耳病活疫苗强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鸭瘟(病毒性肠炎)是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各种不同年龄的游禽(鹅、鸭、天鹅)。本病发生于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英国、匈牙利、意大利、中国、印度、泰国、美国和加拿大。传染源为迁栖病游禽和带毒鸭。从暴发该病的不同地区分离的鸭瘟毒株的血清学和免疫学是相同的。本文叙述前苏联兽医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研究所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研究鸭瘟冻干苗的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的对四川省近几年犬只常用的4种狂犬病疫苗进行综合研判,对犬只狂犬病疫情进行评价。通过应用4种兽用狂犬病活疫苗对试验犬只首免及1个月后二免,进行临床观察、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检测,来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犬只接种4种疫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3~6 d恢复正常。4种疫苗免疫犬只后均能在首免后1个月达到有效保护水平,二免后3个月4种疫苗组犬只抗体群体阳性率均处于上升水平,与首免后1个月分别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二免后10个月疫苗A、B、C组犬只群体阳性率仍然处于有效保护水平,说明首免1个月后加强免疫,免疫有效保护水平至少达10个月,D组犬只达不到10个月;根据试验数据,筛选出最适疫苗A。初步确定本疫苗的免疫程序基本为1年2次免疫,分别肌肉注射1头份,间隔期1个月。表明四川省常用的犬只狂犬病活疫苗多数可以诱导犬只产生有效保护抗体,免疫保护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病死鸭食道和肠道黏膜严重出血或坏死。在我国,自1957年黄引贤报道广东发生鸭瘟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曾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头号大敌。但随着鸭瘟弱毒疫苗在我国养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鸭瘟得到有效控制。自1998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