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伍易时 《蜜蜂杂志》1990,(5):17-17,16
本人业余饲养中蜂已30余年,长期实践使我认为,湘中地区中蜂饲养最困难的时期是夏末秋初。此时,蜜源少,敌害多,气温高,湿度低,风大干旱,泌蜜停止,蜂王大部份停产。即使产卵,又常常羽化成卷翅幼蜂,满地爬,群势下降快,秋季难以复壮,甚至逃亡。  相似文献   

2.
<正>植物花开花落是蜜蜂"计划生育"的时间表,体现在花开产子无花停产。春繁前,外界没有蜜源植物开花,蜂王处于停产状态,即使产卵也只是小小一片。一旦植物出现花蕾,若有极个别花朵零星开放,工蜂传递信息,蜂王开始产卵。随着蜜源大面积开花,蜂王开始大量产卵,蜂群繁殖进入旺盛期。如果下一时期无蜜源或蜜源中断,工蜂得知外界无蜜源的信息,蜂群则处于节衣缩食,减少耗蜜,蜂王也会逐渐减少产卵量,最后停止产卵。这一点中蜂特别明显。转地放蜂的蜂场,一  相似文献   

3.
郑元明 《中国蜂业》2007,58(4):23-24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定地结合小转地新法饲养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王,繁殖速度慢。如果利用双王繁殖,产卵量可增加一倍,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当蜜粉源植物泌蜜期到来,可除掉劣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比单王群可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4.
高先沛 《蜜蜂杂志》2006,26(6):23-23
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地处广东东部的粤东山区,很多农户利用本地丰富的蜜源植物饲养中蜂发展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虽然植物品种丰富,但主要蜜源植物,只有春季的荔枝、龙眼,夏季的山乌桕和冬季的鸭脚木等,7~9月份(小暑至白露),外界缺少蜜源植物开花,是粤东山区养蜂最困难的时期,习惯上叫入伏度夏。度夏期间天气炎热、气温高,蜜粉源植物开花少,是一年养蜂生产中缺蜜最严重的时期。蜜蜂很少出巢采集,蜂王产卵减少甚至完全停止产卵。胡蜂等天敌,因外界缺少花蜜和花粉供其取食,转而捕食蜜蜂。这时期的管理要点是:防高温、…  相似文献   

5.
熊成  袁春颖 《中国蜂业》2023,(10):27-28
<正>中华蜜蜂是在自然环境下选择出的我国特有的本地蜂种。中蜂适应能力强,耐寒性强,嗅觉灵敏,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和低温下开花的早春及晚秋蜜源植物,适合于定地及小转地饲养。中蜂长期处于人工饲养或半人工饲养状态。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只能在分蜂期或自然交替蜂王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王台培育蜂王。虽然自然王台蜂王也能保证蜂群的繁衍和生存,但由于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季节、蜜源、群势、分蜂期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薛超雄 《中国蜂业》2007,58(5):30-30
广西省四周山地环绕,素有"广西盆地"之称。本地区地处低纬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夏长冬暖,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山地森林茂盛,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常年花源不断,对饲养中蜂和意蜂都十分有利。中蜂宜定地或小转地饲养,意蜂为转地饲  相似文献   

7.
中蜂是一个好蜂种,可以定地饲养也可以小转地饲养,虽然收入相对来说少些,但养蜂成本较低,如果养得好的话,其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蜂种,尤其对于老年养蜂者来说更是一个好蜂种.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何育好中蜂王,如何把中蜂培育成强群,是解决中蜂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4,55(3):20-20
在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农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饲养的蜜蜂品种.在刺槐蜜源多的地方中蜂的采集力不如西蜂.在以荆条、枣花为主要蜜源的地区,中蜂有飞行敏捷、上蜜快、在夜问取蜜不螫人等特点.中蜂最适合山区定地饲养,突出表现为大蜜源过后,采集零星蜜源的能力比西蜂强好几倍,歉收年表现尤为明显,很适合中老年业余养蜂者.  相似文献   

9.
在南方山区定地养蜂,传统认为中蜂最为适宜。但饲养中蜂经济效益相对低;而意蜂因大量消耗饲料也不理想;喀蜂则因秋衰严重而无法饲养。为了培育适应山区饲养的高产蜂种,我在试验蜜蜂杂交组合过程中发现(Kr×K)×E 三交种蜂具下面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适宜南方山区定地饲养。一、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积极,子脾密度高,能保持10框子脾。分蜂性弱,群势能维持到20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蜂规模养殖场的发展,为了适应大规模蜂群的管理和转地大蜜源的利用,一些地方运用双王同巢产卵群组织强群生产,在管理上有些创新的做法,李志新蜂场便是一例,现总结其做法,供专业中蜂养殖场参考借鉴。湖北省荆门钟祥市文集镇人李志新,曾经养过意蜂,后来转养中蜂。现有800群蜂,分三个场地摆放。其中一个蜂场定地饲养,位于文集镇,另外2个蜂场在附近县市小转地。钟祥当地蜜源条件好,主要有油菜、山花、女贞、乌桕、荆条、刺楸、盐肤木、栾树、枇杷等,为优势蜜源区。定地蜂场在控制不分蜂、基本不饲喂的情况下,可摇两次40波美度以上的成熟封盖蜜。第一次5月底至6月初,平均每群取蜜5kg左右,第二次9月中旬盐肤木花结束,平均每群取蜜不低于8kg,每群共取蜜13kg左右。  相似文献   

11.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3,54(2):24-24
养过中蜂的人都知道 ,中蜂一般养到 4~ 5框蜂就要产生分蜂热。一旦分蜂 ,群势立即减弱 ,巢虫乘机而侵 ,在炎热缺蜜的夏季常弃巢飞逃。中蜂分蜂性强 ,群势弱 ,抗巢虫和囊状幼虫病能力差 ,爱咬巢脾 ,产蜜量低 ,因此许多养蜂专业户都不喜欢饲养它。虽然中蜂有这些缺点 ,但是中蜂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 ,在没有大片集中蜜源条件下的地方 ,饲养中蜂还是比意蜂好。其中如何维持中蜂大群 ,是饲养技术关键。一、蜂王选育蜂王决定蜂群的生产性能 ,也获得蜂产品高产、稳产的决定因素之一。“秋分”以后气候暖和 ,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也比较丰富 ,特别是菊…  相似文献   

12.
岩洞养蜂     
1959年6月,为了解决蜂群的越夏问题,我把意大利蜂25号群(4框蜂,新蜂王)和23号群(6框蜂,老蜂王)放入岩洞里饲养。到7月份,外界气候炎热,蜜源很少的情况下,没有放入岩洞饲养的蜂群,大部分蜂王减少产卵甚至停止产卵,巢脾里只有少量花粉和密,而放在岩洞里饲养的两群蜂,工蜂出勤和蜂王产卵都很正常,箱内有足够的蜜、粉脾可作育儿的饲料。到越冬前检查,25号群为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秋季,天气转冷,气温降低,蜂农应加强对蜜蜂的饲养管理。秋季蜂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蜂王产卵,大量培育适龄蜂越冬,喂足越冬饲料,彻底治螨,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蜂群快速繁殖奠定良好基础。一、蜂王产卵力强老、劣蜂王秋季停止产卵早,第二年早春产卵晚,越冬死亡率也高。因此,在培育越冬蜂前,要诱入新蜂王,淘汰老、劣蜂王。  相似文献   

14.
中蜂越冬,若包装过暖,易造成蜜蜂外出飞行受冻;若过冷,则遇寒潮时会严重死蜂;群势太强,蜂大量出巢采集,到早春则群势下降。据我初步摸索,对中蜂越冬期的管理和包装谈几点看法。1.在立冬至小雪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长江中下游),仍可利用山花蜜源继续保温繁殖。随着气温的下降,采取人工饲喂并使蜂脾相称,逐渐用蜜压卵圈的办法来迫其蜂王停止产卵。进入小雪以后,放宽蜂路冻蜂,蜂王就会自行停产。气温下降到0℃再进行包装。  相似文献   

15.
<正>养蜂人都追求饲养强群,但有时事与愿违,是哪些因素影响蜂群壮大呢?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因:不同蜂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如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产卵力强,发展快;中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等。因此,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蜜蜂品种。蜂群要强大,蜂王是关键,好蜂王产卵力强。若  相似文献   

16.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2,32(4):13-13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缺点是易分蜂,不易养成大群。意蜂由于蜂王体形大、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成强群。我把意蜂的优点移植到中蜂,采用营养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大、产卵力强,一般这样的处女王,维持10框蜂没有问题。现把培育方法介绍如下:育种条件:要在分蜂季节或蜜源较好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下川东地处四川省边远的万县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蜜粉源丰富,有大量中蜂在这里栖息繁衍,但蜂农们历来实行定地饲养,产量低。为了发挥下川东地区的蜜源优势,我们从1981年开始组织中蜂小转地放养,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主要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1.摸清蜜源情况,选择好放蜂路线。下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中蜂群势越来越小的原因有很多,不能怪罪于活框饲养。a. 中蜂的种性退化中蜂饲养一般是由几群或多群,经几年繁殖积累到几十群的,并且多为定地饲养,很少与外界进行蜂种的交换。中蜂繁殖实际上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闭锁繁育,由于近亲繁殖,其基因逐步纯合,种性包括蜂王产卵力、蜂群抗逆性等等严重退化。b. 蜜源老化或退化因过去的大量砍伐和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致使蜜源退化或老化,基本上由过去的大流蜜变为中流蜜,中流蜜变为小流蜜或不流蜜。蜜源是蜂群强盛之本,是蜂蜜丰收 之源,蜜源的改变就会导致蜂群的改变。c. 气温变…  相似文献   

19.
退休老人年事已高,没有当年的体力,在家里无事可做,为了消磨时间,有的老年人喜欢养点蜂,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增加了乐趣,另一方面可增加一点绿色食品,总比打牌、打麻将益处多。笔者是退休人员,几年来中西蜂都养过,没有作大的投入,总保持有几群蜂。我认为退休人员只能是少量定地饲养,要追花夺蜜多养,这对老年人来说不现实;因长沙地区没有大面积的蜜源,所以只有饲养中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少,能利用零星蜜源,早出晚归的优点。就是冬季的菊花、茶花和元月底的菜花等蜜源,中蜂照样采回巢里,而意蜂则温度低了根…  相似文献   

20.
滇中高原夏季蜜源的组成及其利用刘意秋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650201)近年来,我国养蜂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由70~80年代的长途大转地放蜂,逐渐转变为小转地或定地饲养。江浙一带利用当地零星蜜源,定地辅助饲喂生产蜂王浆,并获得高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