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顾晓红 《玉米科学》1998,6(1):014-016
对1986~1989年及1991~1994年国家种质资源库的,由全国26个省、市(区)农业科研单位繁殖提供的7609份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进行了分析鉴定。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92%,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8%,总淀粉平均含量为68.31%。其中2 537份玉米种质资源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289%,106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8.67%。粗蛋白质含量>15%,粗脂肪含量>7%,总淀粉含量>74%,赖氨酸含量>0.4% ,直链淀粉含量<2%的优质玉米品种的总筛选率分别为0.91%、0.47%、0.15%、1.02%和5.94%。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粱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高粱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阎淑华(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高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经过长期不同生态条件卜栽培,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态类型,因而高粱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用途广泛。除食用外,还是酿造和饲料工业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花生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研究,初步明确了这些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的含量水平及不同类型种质间含量的差异,筛选出一些优质材料,并探讨了品质性状间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为花生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芳 《玉米科学》2006,14(1):018-020
“对十五”期间新收集、保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380份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1.83%、4.34%、68.80%和0.30%。不同玉米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粗脂肪变异最大;其次为赖氨酸、粗蛋白、粗淀粉。不同种植区来源的玉米品质性状具有不同的特质。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主要品质性状两两相关极显著。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多项、双项或单项品质优良的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黄皮种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3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VC含量、总酸、可溶性糖、糖酸比11项品质指标,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黄皮品质评价指标,并对23份黄皮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单果重、VC、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酸和糖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其中黄皮果实的糖酸比变异系数最大,高达108.57%,不同黄皮种质间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大,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多样性;而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仅6.98%,黄皮外观形状、大小遗传比较稳定、改良空间较小;23份黄皮种质的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41%;通过计算得到第1~4主成分因子得分和品质指标的综合得分,其中第1、2主成分在黄皮品质综合评价中起到关键作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A3,得分最低的为G1;对黄皮种质资源的品质影响较大且相对独立的有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总酸和糖酸比这6个指标;将6个具有代表性的品质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15处,可得到4大类群,第I大类群有A3和Y-2,果实大、可食率较高、糖酸比高,风味偏甜,品质优良,第II大类群有X1、Y-1、G2和B1,果实较大,形状多样,可食率高,可溶性糖和糖酸比较低,品质较差,第III大类群包括300-1、J2、300-2、9-3、H1、A1、Z1、A2、N-3这9份黄皮种质,其果实大小偏低,可食率较高,酸甜适中,第IV类群包括A5、N-1、H2、A6、T1、G1、J1、J3这8份种质,其果小,可食率低,可溶性糖较低,总酸较高,糖酸比极低,口感较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种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顾晓红 《玉米科学》1998,6(1):14-16
地1986-1989年及1991-1994年国家种质资源库的,由全国26个省、市(区)农业科研单位繁殖提供的7609份玉米种持资源的主要品质进行了分析鉴定。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92%,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8%,总淀粉平均一为68.31%。其中2537份玉上质资源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289%,1060从主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8.67%。粗蛋白质含量〉15%,粗脂肪含量〉7  相似文献   

7.
小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9个供试材料的ll个差异极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选取前三个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累积百分率大于85%,分别计算出39个材料的三个主成分值,选择了16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种质资源,它们或者是山东省及黄淮麦区历史上用过的优良亲本,或者是今后可试用的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鉴定了我国22个省(区)、市2515份花生品种资源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的含量和变异及其分布范围,并初步筛选出一批高油分、高蛋白、高油酸、低亚油酸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甘肃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甘肃116 个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碘价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 析,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粗脂肪含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 油酸、亚麻酸含量及碘价的平均值分别为37. 48%、5. 90%、5. 32%、29. 05%、10. 94%、48. 76%和175. 60。粗脂肪 含量普遍较低,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5种脂肪酸中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变异较小,硬脂酸和油酸变异较 大;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脂肪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硬脂酸含量有极 显著的负相关;亚麻酸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碘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棕榈酸与油酸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油酸与碘价呈极显著负相关。初步 筛选出一批高油分、高油酸、高亚麻酸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0.
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业部福州橄榄种质资源圃中80份橄榄种质资源叶片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橄榄种质资源的嫩叶颜色、成熟叶颜色、叶面光泽度、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小叶数、复叶主轴长度、小叶叶柄长度、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叶形指数等表型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不同来源地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形状、叶形指数、嫩叶颜色、成熟叶颜色、小叶数是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构成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 %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油料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及营养来源之一。随着人们对食用油品质要求的提高,品质性状成为近年来油料作物品种选育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品质性状是一种复杂的数量性状,所以传统育种选育效率低,周期长。然而,基于连锁不平衡原理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挖掘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由于其定位精度高、广度大、周期短等优点已经在许多作物上得到了应用。本文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揭示大豆、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向日葵等几种重要油料作物的含油率、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等品质相关性状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利用GWAS解析各种油料作物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及选育高品质油料作物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Crop yield is primarily seed-filling-limited in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field conditions.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seed filling traits of oil flax(Linum usitatissimum L.)could be controlled by phosphorus(P),nitrogen(N),and phosphorus and nitrogen(NP)supply.Effects on seed filling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in 2 years including capsule diameter,capsule height,capsule dry matter(DM),seed DM per capsule,pericarp DM per capsule,protein content and oil content.DM translocation from pericarps to seed,translocation efficiency,and contribution of photoassimilates during seed filling period were also detected.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cultivar'Longyaza 1'was grown under P(33 kg P/ha),N(75 kg N/ha),and NP(33 kg P/ha and 75 kg N/ha)along with a zerofertilizer(CK)treatment in 2013 and 2014.Results suggested that DM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 and contribu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different extent due to P,N or NP application.At 42 DAA(days after anthesis),seed DM per capsule reached the greatest,while protein content and pericarp DM obtained the least level.However,the highest oil content was detected at 35 DAA.A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seed DM,capsule DM and DM translocation in both years.Protein content showed inconsistent relation with oil cont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N and P managemen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ncrease oil flax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花生品质性状优势组合的选育效率,以5个花生材料为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分析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豫花132(W191)的粗脂肪、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含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冀花...  相似文献   

15.
Field experiment was arrang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nitrogen (N) application levels (J0: 150 ​kg/hm2, J1: 120 ​kg/hm2, J2: 90 ​kg/hm2, J3: 60 ​kg/hm2) on regulating dry biomass accumulation, allocation and translocation, and grain yield of oil flax during 2018 cropping season. Significant promotion was observed in dry matter during accumulation stage of oil flax, when N rate was reduced by 40% (from 150 to 90 ​kg/hm2). Under J2 treatment,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from vegetative organs to pod increased by 38.46% and 61.54%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J1 and J0 treatment.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of pod at maturity increased 4.47%–7.61%, contribution rate of leaf to grain upgraded 5.09%–8.77%, and number of effective pods and grains per pod increased by 27.16%–45.38% and 6.49%–26.59%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As a result, seed yield of oil flax under J2 treatment was 2.23%–18.21%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Our study recommended 90 ​kg/hm2 as the best N fertilizer level to improve seed yield of oil flax.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胡麻不同器官残茬的自毒作用,明确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分别制备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水提液,用于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实验,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及根重等指标确定自毒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胡麻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胡麻残茬叶水提液最先到达临界浓度,其次为茎水提液,最后为根水提液。综合效应显示,胡麻不同残茬器官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强弱关系为:残茬叶>残茬茎>残茬根。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出8种、21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和酯类,含量最多的自毒物质为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自毒效应,可能是导致胡麻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比较木通属植物不同种质籽油品质的差异,综合评价不同种质的优劣,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同一生境同一生长年限下的木通属植物为材料,分别测定并记录木通属植物21份种质的外形参数与产量性状,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含油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种类及含量,通过变异系数分析种间及种内种质的产量及品质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旱地胡麻养分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胡麻产量、氮素积累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无论施氮与否,胡麻各器官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养分吸收、累积和转运规律的基本趋势一致,但其变化量与施氮量有极大关系。施氮量为55.2kg/hm2时,叶和茎中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最大;叶中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贡献率要比茎高出89.18%、83.36%和86.36%。胡麻籽粒中47.10%~57.66%的氮素来源于叶,22.46%~30.94%的氮素来源于茎,21.00%~30.48%来自籽粒生长后期从土壤中的吸收。施氮量为27.6、55.2、82.8 kg/hm2时,胡麻籽粒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增加了10.21%、16.92%和15.55%。施氮量为27.6~55.2 kg/hm2时,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为:51.10%~68.63%和51.54~97.16 kg• kg-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态环境,施氮量在27.6~55.2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胡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胡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对胡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分类、鉴定以及育种都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对目前国内不同时期选育的96份胡麻品种进行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评价其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比较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图,都得到了预期的试验结果,两者都可以用于胡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对于国内胡麻育成品种之间的划分总体一致,但在具体类别中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可能是因为SRAP标记在DNA水平上反映了更多的的差异,而形态标记的基因型与SRAP标记检测出的位点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20.
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个国内亚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亚麻品种的系统分类,亚麻可分为4个品种群.其中品种群Ⅱ包含两个亚群,亚群Ⅰ为油用及油纤兼用类型,亚群Ⅱ为纤维用类型.亚群Ⅱ包括了我国主要栽培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产量水平高,农艺性状优良.品种群Ⅵ的明显特点是主茎分枝多,单株果数多,抗病性强,其中红木65和匈牙利5号为我国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