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奶是猪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化养殖中,大多数猪场会将仔猪的断奶时间提前,称为早期断奶。早期断奶会造成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紊乱,肠道致病菌通过作用于肠黏膜屏障进而引发断奶腹泻。文章综述了仔猪肠道菌群的形成与早期断奶造成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紊乱引发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机制,并对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腹泻状况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所引发的采食下降、生长缓慢和腹泻等一系列问题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断奶应激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区系及其调控技术,对于预防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有机酸具有显著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在预防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断奶仔猪胃肠道菌群变化、有机酸作用原理及常用有机酸对肠道微生态区系的调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仔猪断奶后胃肠道需要适应来自日粮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仔猪肠道菌群被破坏,使肠道处于易感状态。文章综述了现代养猪条件下,断奶应激引起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和肠道发育受损,严重威胁仔猪的健康,强调早期菌群干预,促进仔猪尽早建立稳定肠道微生物区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的变化。随机选取胎次和出生时间相近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杜×长×大"外三元新生仔猪12头用于试验。整个试验期间由母猪按常规哺乳直到断奶(25日龄),母猪饲粮不含有抗生素,仔猪于12日龄开始饲喂教槽料。于25日龄(断奶前)和32日龄(断奶后)分别随机挑选3头仔猪进行心脏放血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前后仔猪盲肠内容物中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断奶前仔猪相比,断奶后仔猪腹泻率显著增加(P<0.05);肠道中菌群多样性增加;肠道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含量显著增加了63.95%(P<0.05),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含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00.00%和70.54%(P<0.05)。对厚壁菌门含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纲的水平,与断奶前仔猪相比,断奶后仔猪肠道中梭菌纲(Clostrid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含量有减少的趋势(P>0.05),而Negativicutes纲、Erysipelotrichia纲和未知厚壁菌纲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从门到属的水平,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不同,有些菌是断奶前仔猪肠道特有的,如嗜胆菌属(Bilophila)、具核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nucleat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aceae)等,有些菌是断奶后仔猪肠道特有的,如费克蓝姆菌属(Facklamia)、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由此可见,断奶后仔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肠道早期微生物在新生仔猪免疫系统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哺乳仔猪肠道菌群具有强烈的母源性特征。在妊娠后期至断奶阶段,母体微生物组持续对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产生影响。定植入仔猪肠道的母源菌群中,母猪肠道菌群发挥重要且持续的作用,使其成为调控哺乳仔猪肠道菌群的重要靶点。本文就肠道菌群的母源传递进行论证,旨在为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母源干预思路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银杏叶超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其形态的影响。将120头2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银杏叶细粉和1.0%银杏叶超微粉。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时,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小肠形态、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以及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1.0%银杏叶细粉组相比,日粮添加1.0%银杏叶超微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显著降低仔猪直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5),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仔猪小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仔猪血浆D-乳酸水平、内毒素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P0.05);1.0%银杏叶细粉组和对照组仔猪各指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日粮添加1.0%银杏叶超微粉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平衡和小肠形态,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种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探讨活性酵母对断奶仔猪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发育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1010cfu/kg饲粮)能显著(P<0.05)降低肠道内容物大肠埃希氏菌数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以及普利菌+金霉素组合也有一定程度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能力。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能显著提高(P<0.05)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也能提高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P>0.05)。添加普利菌+金霉素组合对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56日龄甚至低于添加金霉素的水平。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绒毛整齐,高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组的结肠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有降低断奶仔猪结肠挥发性盐基氮的趋势。高温制粒后,普通活性酵母(+金霉素)在早期断奶仔猪中应用未发现有添加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采用典型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感染试验模型,研究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肠道形态及炎症因子的作用。鉴于当前我国及全球实际养猪生产卫生条件的差异,ETEC感染仔猪试验模型更能反映禁抗后益生菌等功能性添加剂在养殖卫生较差情况下的使用效果。因此,文章收集了益生菌在ETEC感染仔猪试验模型下的部分研究成果,重点总结5方面的内容,包括:(1) ETEC感染断奶仔猪试验模型的建立;(2) ETEC感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益生菌的作用效果;(3) ETEC感染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的作用效果;(4) ETEC感染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及益生菌的作用效果;(5) ETEC感染对断奶仔猪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分析显示:ETEC感染处理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损伤肠道组织形态、引发炎症反应;益生菌处理通过平衡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形态、缓解炎症反应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ETEC感染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益生素不仅可维持仔猪肠道菌群平衡,还可有效抑制肠道病原菌,提高动物抗病力,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从而提高猪农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保持早期断奶仔猪胃肠道的健康平衡是生猪养殖者的一大挑战. 1仔猪断奶后所引起的肠道健康问题 仔猪断奶后,突然离开母猪且日粮从母乳突然转换成固体饲料所造成的双重应激对仔猪胃肠道是极大的挑战.另外,断奶仔猪胃肠道酸系尚未发展完善,加上巨大的断奶应激和饲料形态的改变,导致小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小肠绒毛严重萎缩,隐窝深度明显增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这些变化使得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下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表明,甘露寡糖(MOS)通过积极影响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形态结构,加速由于断奶饥饿应激或采食固体饲料中抗原受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的修复,有助于保持仔猪断奶后肠道的完整性和消化吸收功能。在免疫反应方面,MOS通过促进抗原提呈增强断奶仔猪的抗病性,从而增强从先天性免疫应答向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特点,并对日粮中不同来源的蛋白、淀粉、脂肪、高锌高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和酶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展开综述,为生产中通过日粮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运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54头25 日龄健康的断奶仔猪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800 g/t垣枯草芽孢杆菌400 g/t)。通过体外牛津杯试验评估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对断奶仔猪肠道致病大肠杆菌K88的抑菌性能,确定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饲粮中最佳的添加比例。试验第8d,仔猪盲肠食糜 取样,测定盲肠肠道菌群。试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P<0.05)降低断奶仔猪料肉比和腹泻率;同时,显著增加(P<0.05)断奶仔猪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仔猪盲肠中大肠杆 菌的数量。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肠道菌群有益菌乳酸杆菌数量,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活性干酵母对“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约6.8 kg健康的断奶仔猪280头,按照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料,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含有250、500和750 g/t的活性干酵母的试验饲料。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回肠和空肠食糜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表明:试验B组和试验C组断奶仔猪回肠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所有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 <0.05),酵母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所有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空肠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 <0.05)。试验表明,断奶仔猪饲喂适量的活性干酵母可以提高肠道中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且活性干酵母在仔猪生产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0 g/t。  相似文献   

14.
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早期断奶易造成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仔猪断奶后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生长阻滞和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肠道屏障受损。鉴于肠道微生态区系为肠道第一道防御屏障,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区系及其营养调控技术,对于防制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促进仔猪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几种常用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植物多糖、酸化剂、微量元素、中草药及植物提取物)对肠道微生态区系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养猪效益不错,但疾病防治不可忽视。在猪场中由大肠杆菌所引发的问题最多。大肠杆菌是猪肠道的常在菌,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能引起断奶后仔猪腹泻或仔猪水肿病。只有当这些病菌增殖到一定数量并进入小肠,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时才会致病。因断奶后腹泻和水肿病均能导致仔猪成活率下  相似文献   

16.
尹秀娟  李丹 《兽医导刊》2020,(2):241-242
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调节仔猪肠道中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本文以复合益生菌发酵橘皮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仔猪基础日粮中,研究其对改善仔猪的生长情况,提高日均增重、降低腹泻率的作用,结果显示该饲料添加剂具有明显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的作用,同时使得仔猪肠道有益菌群乳酸杆菌总数提高,有害菌群大肠杆菌总数降低,改善了仔猪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7.
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肠道菌群的测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后对仔猪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它可以极大地影响仔猪到商品猪整个生长过程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但断奶在任何日龄都会造成对仔猪的应激,断奶越早,应激反应越大。应激的表现主要是腹泻和生长受阻。近年来,我们对大庆地区几个猪场的调查表明,断奶仔猪的腹泻发生率高达65.8%,不仅使猪的死亡和药费增加,而且还严重影响腹泻病愈猪的生长。为防治仔猪的断奶应激性腹泻,作者对大庆地区断奶腹泻仔猪肠道菌群进行了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肠道菌群的测定取腹泻仔猪和同窝健康仔猪直肠内容物测定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在37…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仔猪断奶应激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同1日龄来自同一窝的杜-长-大仔猪和莱芜猪仔猪各10头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8日龄断奶,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组,根据断奶时间分为5个阶段,断奶前1周(21 d)、断奶当天(28 d)、断奶后1 d(29 d)、断奶后1周(35 d)及断奶后2周(42 d),每个处理组每个阶段随机选取2头仔猪屠宰取样,测定空肠肠道微生物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阶段莱芜猪的微生物丰度都比杜-长-大要高,断奶后1 d两品种仔猪的肠道微生物丰度最高,分别是24和18,香农-维纳指数也最高,分别是2.94和2.78。荧光定量PCR检测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相对含量,在断奶后1周莱芜猪的双歧杆菌是杜-长-大仔猪的6.4倍(P<0.01),莱芜猪比杜-长-大的大肠杆菌在各个时期都相对较低,杜-长-大断奶后1周空肠大肠杆菌比莱芜猪高87%(P<0.05)。结论:莱芜猪比杜-长-大仔猪空肠肠道微生物更加丰富,有益微生物菌群含量多,仔猪断奶后肠道微生物能够很快的建立起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内环境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期断奶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和畜舍利用率,减少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垂直传播,但也同时导致仔猪断奶后食欲差、消化机能紊乱、腹泻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限制了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微生态制剂是超过调整仔猪肠道内环境,抑制或杀灭有害微生物,维持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进而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仔猪免疫系统和酶系统的发育及健全,满足仔猪在断奶应激状态下的超常需要.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4):61-64
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联合应用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后仔猪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Simps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门水平分类上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拟杆菌门在联合益生菌组中的比例最高(61.6%),对照组中最低(43.3%);属水平分类上联合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菌群是颤螺菌属和瘤胃球菌属(P0.05)。结果提示,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