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端孢霉烯毒素 单端孢霉烯毒素(trichothecene)是包含200~300种化合物的一类毒素,其中包括T-2毒素、二乙酰藨草镰刀烯醇(diacetooxyscirpenol,DAS)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这些毒素常见于农产品中(Desjardins等,1993).它们通过在核糖体水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其毒性作用,具有免疫抑制性和细胞膜毒性,可诱使细胞凋亡(Sharma,1993;Shifrin和Anderson,1999).单端孢霉烯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对胃肠道的影响,如引起呕吐、腹泻和肠炎;此外,贫血、白细胞减少、皮肤刺激、拒食、生长减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也很普遍.若干种镰刀菌及相关属的真菌会产生单端孢霉烯毒素.看来,除了DON外,大多数单端孢霉烯毒素污染发生在谷物收割前.  相似文献   

2.
单端孢霉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包括T 2毒素 ) ,是由多种霉菌如镰刀菌、木霉、头孢霉、单端孢霉等多种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本病多发于猪 ,家禽次之 ,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少发生。家禽中毒后 ,发生以口腔粘膜、神经和羽毛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病原分离 ,确诊 70日龄鸡群暴发的以口腔粘膜损伤为特征的流行性疾病是单端孢霉毒素中毒病  相似文献   

3.
1赤霉菌毒素中毒 赤霉菌为镰刀菌属真菌,有性期为玉米赤霉,无性期为禾谷镰刀菌。赤霉菌孢子生存在土壤中,在适宜条件下能侵害小麦、大麦、玉米和稻谷等,并在其中产生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等毒素,猪因食入未经处理且染有赤霉病的谷实类饲料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本文就饲料中T-2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其毒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在12 947篇关于霉菌毒素的科学论文中,3 000多篇涉及呕吐毒素。科学家们仅仅是最近十年才开始研究呕吐毒素对动物肠道的作用,数据仍然很有限。几种镰刀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DON),一种B型单端孢霉烯毒素。所有单端孢霉烯毒素的共同活性基团是环氧基,它负责让呕吐毒素结合在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合成。脱环氧代谢物DOM-1由于没有环氧基不能结  相似文献   

6.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主要的饲料污染物,包括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引起动物体多种病理变化。其毒性作用能改变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热休克蛋白90(Hsp9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细胞因子的活性,调节多种胺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蛋白质合成,阻滞动物生长。论文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生长激素影响的角度,综述了该类毒素对动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期为阐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抑制动物生长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严重,主要是T-2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等,其毒性作用强,对人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脱毒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生物脱毒.很多微生物被证实能够降解霉菌毒素,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可将毒素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产物.论文以生物脱毒为出发点,从细菌、真菌和...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0.
饲料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1-152℃,具有较强的热抗力,121℃高压加热25min仅少量破坏。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esjardins,2006)图1。  相似文献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少青  董斌 《广东饲料》2009,18(7):43-4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由于它可以引起猪的呕吐,故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VT)。DON纯品1970年首先从日本香川县感染赤霉病的大麦中分离到并命名。这种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发霉的饲料以及被污染的肉、奶等动物性食品中,人畜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和反应迟钝等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Plattneretal,2003;敖志刚和陈代文,2008)。  相似文献   

12.
在12 947篇关于霉菌毒素的科学论文中,有3 000多篇涉及呕吐毒素.科学家们仅仅是最近十年才开始研究呕吐毒素对动物肠道的作用,数据仍然很有限. 几种镰刀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DON),呕吐毒素是一种B型单端孢霉烯毒素.所有单端孢霉烯毒素的共同活性基团是环氧基,它使呕吐毒素结合在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合成.脱环氧代谢物DOM-1由于没有环氧基不能结合在核糖体上,所以没有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呕吐毒素可以被真菌、植物、动物和细菌进一步衍生为几种不同的代谢物.这些呕吐毒素衍生物也被称为隐蔽霉菌毒素(表1).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5):147-150
霉菌毒素被认为是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其中单端孢霉毒素被认为危害最为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呕吐毒素(DON)和其他B型单端孢霉烯族可诱发肠道病理病变,对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造成破坏,进而改变肠道屏障功能,并且DON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也可影响肠上皮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因子,抑制肠道上皮的免疫反应。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呕吐毒素和其他B型单端孢霉烯毒素对肠道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镰刀菌属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DON在机体内可与核糖体结合诱发核糖体毒性应激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等,还会引起细胞周期发生阻滞,导致细胞凋亡。文章对DON毒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对养猪业的危害做一综述,以期为生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06,(3):8-8
<正> 1.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和烟曲霉等。青霉属中的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和斜卧青霉等。镰孢菌属中的禾谷镰孢菌、三隔镰孢菌、玉米赤霉菌、梨孢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雪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病镰孢菌、粉红镰孢菌等。另外,麦角菌属、鹅膏菌属、马鞍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但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A,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三硝基丙酸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 T-2毒素,脱氧雪  相似文献   

18.
猪吃赤霉病小麦引起中毒,赤霉病小麦存在几种毒素,至少有五种是主要的,这些毒素是由镰刀菌合成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两种毒素对猪产生不良影响,一种是玉米酮(RAL,F-2),作为一种类雌激素物质,导致猪的生殖器官机能上和形态上的变化;另一种是单端孢烯(Trichothocene,T-2)和一些单端孢烯衍生物,导致猪拒食、呕吐、流产和内脏器官出血性损伤。目前认为,产生F-2的镰刀菌主要是粉红色镰刀菌,而枝梗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同样可以产生。现已发现用提取F-2的试验性病例,其综合征比自然病例轻,因此怀疑在自然病例中,可能还有其他另一些类雌激素物质的参与,或其他镰刀菌产生的另一些代谢产物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谷物及其谷物饲料常因镰刀菌属(Fusarium)霉菌的污染,使其品质下降,霉菌的代谢产物—T-2、F-2毒素是引起家畜中毒的根本原因。T-2毒素是F.sporotrichiella变种的代谢产物,按其化学性质是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它可引起皮肤、口腔粘膜和肠粘膜以及肝脏的坏死,同时还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相似文献   

20.
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耗料量,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镰刀菌在谷物上适宜繁殖的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85%;如在土壤中,则分别为12℃~24℃和40%~60%,故凡适合此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