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花生学报》2003,32(4):26-26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花生MADS盒同源异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该项目是我所获得的继2002年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项目“优质花生分子标记的基础研究”、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花生SSR、AFLP标记开发及分子连锁框架构  相似文献   

2.
王传堂 《花生学报》2006,35(2):16-16
我国首个列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的花生课题——“优质花生分子标记的基础研究”,经过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花生分中心)项目组成员4年来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所有计划内容,于2005年5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相似文献   

3.
《花生学报》2006,35(4):5-5
2006年9月2~3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花生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2006-G24)调度会在黄岛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汤松科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研究员、执行专家单世华博士以及各省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莱西参观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田以及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会议首先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汇报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然后由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等省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省2006年度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十一五”的实施计划和安排,最后禹山林研究员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4.
小麦花生两熟栽培再创高产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的省科委“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在研究完成小麦花生两熟每公顷双6000kg的基础上,1993年在宁阳县培创出麦油两熟双7500kg高产田11.33hm2,经有...  相似文献   

5.
《花生学报》2004,33(2):29-29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花育16号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经过2年实施,已圆满完成项目各项任务指标,于2004年3月6日顺利通过科技部委托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6.
王才斌 《花生学报》2006,35(2):33-33
2006年4月,青岛市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大会,对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完成的“花生高产、超高产生育规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奖励。  相似文献   

7.
袁美 《花生学报》2006,35(1):24-24
受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的毯请,2005年3月至9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曩美博士前往该研究所(简称国际半干所)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花生遗传转化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8.
《花生学报》2003,32(4):40-40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山东省财政厅支持的农业事业单位重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2003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花生学报》2007,36(4):17-17
2007年9月6~7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检查调度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主持,山东花生研究所、山东、辽宁、河南、安徽、河北5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邯郸市农业局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邯郸市农业局刘庆仁局长、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段玲玲站长到会致欢迎词,项目首席专家、山东花生研究所禹山林所长就花生“948”项目‘十一五’期间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报告,山东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传达了农业部。948”项目会议精神,5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汇报交流了2007年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落实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农业部“出口创汇花生种质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引进一948”项目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河北省从2005年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本项目针对出口创汇花生存在的品质不高、农残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影响出口的关键问题,推广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花生综合栽培技术,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省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的花生产量和品质,增强了花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出口创汇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0.
《花生学报》2009,38(2):34-34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花生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09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针对黄淮海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以及农药残留等影响花生质量和安全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完善以“合理运筹肥水”为核心内容的花生黄曲霉和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以“病虫害优化控制”为核心内容的花生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其中,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农业生产主推技术。该项目近5年累计推广2026.6khm^2,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科技带头户1.3万人次,增效32.4亿元。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93年获5项花生科研成果奖1993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共获5项花生科研成果,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为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2.
《花生学报》2005,34(3):25-25
2005年7月28~31日,UNDP项目“中国种子产业改革”2005年工作会议在吉林省农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吉带省农科院玉米所、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油菜办公室和山西天元种业有限公司五个项目承担单位,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毅处长主持。  相似文献   

13.
《花生学报》2006,35(3):9-9
2006年5月18日,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948“出口创汇型花生种质及安全生产技术引进”项目在济南顺利通过阶段性验收,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合同约定的种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请进派出多人次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验收组对项目实施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为“十一五”项目滚动支持与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花生学报》2008,37(3)
2008年5月17日,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和教育处张景林处长到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视察工作。石燕泉副司长和张处长参观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并听取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禹山林所长的工作汇报。介绍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发展历史,重点汇报了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下一步的主要科研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庆利 《花生学报》2006,35(2):40-40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担的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利用花生油下脚料和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的研究”,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经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花生学报》2008,37(2):27
2008年4月10日,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长生中科水产饲料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花生粕无公害免疫防病水产饲料的研究与开发”通过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实施三年来(2004-2007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花生粕的营养特点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研究设计了符合水产养殖营养需要的饲料配方,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和工艺过程及饲料成分配比,有效消除了花生粕等副产品营养含量不均、抗营养因子等不利于养殖对象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花生学报》2008,37(2):21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完成的“花生菌核病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获得2007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主要成效和创新点是:(1)在国内首次发现花生菌核病,系统研究了该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消长规律、危害特点,明确了病原分类地位,并于国内外首次将其鉴定到菌丝融合群类别,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出口品种选育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山东省花生所更加紧密地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展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1993年又育成了一个已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的大花生出口新品...  相似文献   

19.
《花生学报》2009,38(3):5-5
2009年8月31日,由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主办的“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暨山东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省农科院、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作物学会花生学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办的“新千年国际花生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9月 4日至 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美国、阿根廷、南非、日本、越南、泰国及中国的 1 0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玺 ,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 ,副市长于冲 ,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省政协原主席、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总团团长陆懋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