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棠 《茶叶》2009,35(4):244-249
中国茶文化史上,有栽种茶树第一人——甘露禅师吴理真之说,或表述为“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是佛教徒种茶的最早记载。”本文依据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考证,认为蒙顶产茶记载于唐代;五代至北宋记载中的蒙顶植茶人具有道教文化的内涵;蒙山甘露禅师出现于北宋;自南宋至清代记载中的蒙顶植茶人具有佛教文化的内涵;吴理真是宋代从岭表至蒙山的僧侣,因有灵异而被南宋孝宗敕封;明代杨慎的记载,进一步确证了“宋甘露禅师行状碑”的真实性,并补充了关于吴理真的生平,吴理真之所以被敕封是因为有灵异,而不是种茶;蒙顶植茶人吴理真是当地农民的观点出现于现代;蒙顶植茶人身份的变化反映的是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茶文化史上“吴理真是西汉时在蒙顶植茶之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茶文化工作者有必要厘正茶史,以免谬论遗于后代。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加工优质蒙顶甘露的茶树品种,以蒙顶山茶区种植的35份茶树品种(资源)的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按统一工艺加工蒙顶甘露茶样,对成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和咖啡碱含量与感官审评总得分、滋味、外形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儿茶素与感官审评总得分、外形极显著负相关,茶多酚含量与感官审评总得分显著负相关;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EGCG、咖啡碱含量间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化学指标以及感官审评的相关性不显著.调查的品种(资源)中,最适宜加工蒙顶甘露茶的茶树品种为中茶602、保靖黄金茶1号和中茶112,适宜的为天府28号、名山311、浙农701、福选9号、蒙山9号、福山早、TRI25、天府1号、三花1951和中茶108,其余22份品种资源不建议作为加工蒙顶甘露茶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刘勤晋 《中国茶叶》2006,28(1):35-37
四、近代藏销边茶的生产与流通 南路边茶主产地雅安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之一。明代的蒙顶甘露寺古碑记载:“西汉有吴氏法名理真,俗奉甘露大师者,自岭表来,挂锡兹土,随携灵茗之种而植于五峰。”《唐国史补》记有:“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证明雅安地区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了人工种茶的记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蒙山茶话     
爱品茗饮茶的人,都知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一说.蜀中大大小小茶馆多张贴此联,以招徕茶客.蒙山,又名蒙顶山,在四川省名山、雅安境内,海拔一千四百五十米,山势巍峨,绝壑飞瀑,重云积雾,雨水丰沛,号称“西蜀漏天”,终年“雨雾蒙沫”,是天造地设的产茶宝地,被誉为“茶界圣山”.蒙山茶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有位叫吴理真的禅师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蒙山五峰之间”,从而开启了蒙山茶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德阳市产茶历史久远,西汉开始种茶,五代时期开始了名茶生产。据宋《东斋记事》卷四载:“蜀茶名者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咪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目,利州之罗村……。”另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有什邡杨村茶产于西山区,设有买茶场。”又据清乾隆版《什邡县志》载:“高景关内三河地产茶,味盛清香。《华阳国志》载:“什邡山间产美  相似文献   

6.
铁罗汉,原为武夷四大名枞之一.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可见铁罗汉茶名出现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其名枞数量之少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可望而不可及.作为市场上大量销售的商品茶铁罗汉,它的创制出现只有近二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6,(6)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的美誉,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叶底嫩绿匀亮,…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6,(3)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的美誉,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叶底嫩绿匀亮,…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06,(8)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的美誉,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叶底嫩绿匀亮,…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真     
《茶世界》2007,(6)
太平猴魁简介: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的美誉,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  相似文献   

11.
协会动态     
《茶世界》2018,(2)
正受邀参加第三届四川茶业经济年会1月26日,第三届四川茶业经济年会在四川邛崃隆重举行。中茶协会长王庆应邀出席,并对中国茶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解读。中茶协标准工作又添新成果1月26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四川省雅安市、犍为县分别在京组织召开《茉莉红茶》行业标准起草工作会和《蒙顶甘露茶》、《雅安藏茶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行业标准审查会。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6,(4)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 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  相似文献   

13.
顾渚,地名也。紫笋茶,以其色紫而形似笋得名。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已成为有名的贡品茶。据唐朝陆羽著的《茶经》(公元780年)中提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唐朝时由陆羽等人的推崇,成为皇朝的贡品。元代《牟(山献)陵阳集》中有旬“唐中叶以后,顾渚茶岁造万八千斤,谓之贡焙”。可见当时顾渚茶不仅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早在三国(公元220~280年)《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陆羽(公元733~804年)在所著《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数十尺……”。宋子安(公元1130~1200年)《记东溪茶树》也说:“柑叶茶树高丈余径七八寸”。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可  相似文献   

15.
武都买茶析     
关于王褒《僮约》“买茶”一句,宋代不同版本说法不同:一说“武都买茶”(《太平御览》宋·太平兴国(977年)李昉撰),一说“武阳买茶”(《古文苑》·淳熙六年(1179年)韩元吉辑本)。近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引证《僮约》为“武都买茶”(《中国历史》第二册)。而茶叶界多数史考者发表专论阐述,认为“武都”是“武阳”之误。武阳今彭山双江镇,川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秦汉时其泯江上下流域  相似文献   

16.
正茶史专家朱自振最早提出"西汉甘露大师手植蒙顶茶"纯属子虚乌有2011年,笔者对近年来大肆宣传的所谓"西汉茶祖"吴理真其人其事作了考证溯源,先后在多家报刊、网站发表,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2012年,笔者看到著名茶史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朱自振早在1996年出版的《茶史初探》已明确指出:"有人可能会引‘西汉僧人甘露师'植茶蒙山,来说明佛教与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08,(10)
太平猴魁简介: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创制的时间虽不长,其茶树却是一个古老的原生品种一一柿大茶。柿大茶承云天之甘露,黄山之灵秀,加以传统的植茶之法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成太平猴魁。《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的徽茶分南北二路,南茶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  相似文献   

18.
“蒙頂茶”产于四川的蒙山。蒙山是四川的胜地之一,与峨嵋、青城齐名。山跨雅安、名山兩县。上有天盖寺、永兴寺、靜居庵等古刹,蒼林紅宇、絕壑飞泉、风景极佳。山頂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峯、其中以上清峯最高,俯视峨嵋诸山。相傳在西汉时,有甘露普慧禪师,亲手植茶七株在五峯之間。这七株茶树的植株高度在一尺上下,二千多年来不枯不長,  相似文献   

19.
(二)采摘方面 从陆羽《茶经》来看,唐代采茶要求在天气晴朗的清晨“凌露采焉”,所选采对象是“中枝颖拔者”,此外并无更多的要求。而宋代贡焙中,则更进一步提出“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上露唏,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出耗于内,茶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为防茶汁蒸发,采摘时间上明确了要在日出之前,这是继承了《茶经》所说的“凌露采焉”的方法,并特别提出了“以甲不以指”的采摘手法,这对保证鲜叶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为较长时间地保持芽叶的鲜洁度,更有“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宋·赵佶《大观茶论》)之说。鲜叶采下后,要经过挑选,剔去“乌蒂”(红梗)“白合”(鳞片),进而“再四清洗,取令洁净,然后入甑”(宋·赵汝励《北苑别录》)。在净化芽叶的同时,还要进行分级处理,取其中最嫩者如雀舌、鹰爪,名为小芽,其次一芽一叶者为中芽等等。另有一种水芽者,“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宣和北苑贡茶录》),故又称之为“银线水芽”。宋人熊蕃曾评论当时的芽叶之精:“郡人黄儒撰《品茶要录》,极称当时灵芽之富,渭使陆羽数子见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谓使  相似文献   

20.
林建志 《茶报》2004,(2):43-44
唐陆羽《茶经》之出:“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方山露芽”茶在闽县方山。那方山在哪里?现全国多书载方山(五虎山附近),也有书指方山是在闽候县尚干的五虎山,如:《三山志》《闽书》《闽都别记》等志书载在闽县清廉里。《三山志》是宋淳熙九年(1182年)成书,因福州曾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