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对流免疫电泳(CI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梭形住肉孢子虫和巨型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壁、包囊液、缓殖子及全色囊抗原的免疫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缓殖子抗原对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对采自湖南水牛的利文住肉孢子虫包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原囊壁向表面皱折形成倾斜的长绒毛状突起,突起壁呈波浪形起伏,突起内含有弥散的致密颗粒和纤丝,该纤丝是由8个亚单位构成的管状物;基质层衬在原囊壁之下,并向内伸入形成隔,将囊腔分隔成若干小室。包囊内缓殖子的微线有400左右,核位于身体的后部,包囊的体积为2.4mm×0.2mm,大于原作者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用大理、昆明、文山等地收集到的含猪住肉孢子虫包囊的生猪肉分别喂给实验猴、猫、犬,感染后第11天、第7天和第10天在猴、猫和犬的粪便中出现孢子囊。3种孢子囊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3.50μm×10.25μm,11.75μm×9.25μm,13.25μm×10.75μm。从实验猴、猫、犬的粪便中分离收集孢子囊,分别接种给3头断奶仔猪。75天后剖检,在猪的心肌和骨骼肌中发现各种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包囊呈梭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并分隔成许多隔室,室中充满新月形缓殖子和卵圆形的母细胞,缓殖子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0.86μm×5.24μm,10.04μm×4.84μm,11.14μm×5.74μm。结果表明云南有3种猪住肉孢子虫,即猪人住肉孢子虫,猪猫住肉孢子虫和米氏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6个/mL,腹腔注射昆明小鼠,死亡小鼠的组织直接涂片检测肺脏及肠系膜淋巴结速殖子或大脑组织中弓形虫包囊数量,肺脏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及IHC染色,统计涂片和MAT方法的结果分析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并统计小鼠的感染率和生存率。【结果】0-60 DPI,死亡小鼠组织涂片显微镜检查和MA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结果显示,10~0、10~0、10~1及≥10~2速殖子浓度组小鼠的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0、20%、60%及100%。10~4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3只分别在12、16、19 DPI死亡;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11 DPI死亡,1只在8 DPI死亡;10~6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9 DPI死亡,在7、8、10 DPI各死亡1只,感染弓形虫的小鼠生存率为62.07%(18/29)。对死亡小鼠的肺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可见弓形虫速殖子;H.E及IHC染色,肺脏可以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及弓形虫抗原。对10~0、10~0、10~1及10~2处死小鼠的大脑组织研磨镜检,结果显示10~0和10~0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均为0;10~1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分别为60、100和0;10~2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量分别为20、40、40、60和0。60-600 DPI,10~3速殖子浓度组小鼠在184、435和569 DPI各有1只死亡,大脑中未检测到弓形虫包囊;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1只在188 DPI死亡,大脑包囊数量为20,其余小鼠存活时间为590 DPI。【结论】本研究探讨了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10~2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感染,10~6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死亡,小鼠死亡的时间为7-19 DPI,感染小鼠生存率为62.07%(18/29),大脑包囊成囊率为53.85%(7/13),平均包囊量为0-53个包囊/小鼠大脑,最长存活时间590 DPI。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较弱,大脑可见弓形虫包囊,高浓度速殖子可引起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5.
在延边黄牛肉孢子虫病的调查中用直接压片法检查了201头健康牛肉孢子虫包囊(微囊)的感染情况,并将含包囊的肉分别对犬、猫进行感染试验。结果:1.直接压片法的检出率为94.53%;2.肉孢子虫的感染率有随着牛的年龄增大而增高的倾向;3.病理组织标本中检出的包囊壁都薄,是 Sarcocystisbovicanis。在新鲜肉压片法检出的包囊也具有此种特征;4.随着包囊的增大,缓殖子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多;5.用直接压片法检出的包囊肉对终宿主进行感染,确定了其种类。此文在延边首次成效。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镜下包囊的超微结构从绵羊鉴别出3种住肉孢子虫,它们是巨型住肉孢子虫、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羯犬住肉孢子虫。巨型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壁由次生壁和原囊壁组成,原囊壁形成的突起呈花椰菜样,突起内含有管状纤丝和致密颗粒。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的原囊壁向表面形成栅栏样的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和致密颗粒。羯犬住肉孢子的原囊壁向表面皱褶形成条带状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含少量致密颗粒。在绵羊体内还发现一待定种,其原囊壁向表面形成指形突起,突起内不含纤丝和致密颗粒。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镜下包囊的超微结构从绵羊鉴别了3种住肉孢子虫,它们是巨型住肉孢子虫,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羯犬住肉孢子虫。巨型信两 孢子虫的包囊壁由次生壁和原囊壁组成,原囊壁形成的突起中于花椰菜样,突起内含有管状纤丝和致密颗粒。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的原囊壁向表面形成栅栏样的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和致密颗粒。羯犬住肉孢子的原囊壁向表面皱褶形成条带状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含少量致密颗粒。在绵羊体 内还发现一特定种,其原囊壁向表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中国湖南水牛食道肌内大小不同的包囊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描述。透射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大包囊(9.3mm×3.4mm)的超微结构与已报道的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S. arcocystis justprmis一致,包囊壁表面形成带有分支的菜椰花样的突起,突起内含纤丝和基质,基质层向腔内形成隔,细胞排列疏松;小包囊的一种(2.4mm×0.2mm)与已报道的水牛利文往肉孢子虫S.levtnei的一致,包囊壁表现形成倾斜的长绒毛样的突起,突起内含纤丝,致密颗粒和基质,有隔,细胞排列不甚紧密,而另一种小包囊(0.94mm×0.17mm)则与黄牛的枯氏住肉孢子虫cruzi的一致,包囊壁表面形成倒伏的指状突起,突起内不含纤丝和致密颗粒,有隔,细胞排列紧密。这一观察表明,我国水牛存在三种住肉孢于虫,即梭形住肉孢子虫、利文住肉孢子虫和枯氏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猫是弓形虫病的终末宿主,在其体内进行繁殖,随粪便排出卵囊。人和多种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和包囊,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当弓形虫的感染性卵囊或速殖子和包囊一旦侵入中间宿主体内皆可引起弓形虫病或隐性感染。猪对弓形虫的感染率较高。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养猪场及养猪户中爆发此病,死亡率可高达60%。对养猪事业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14年3月21日,某猪场饲养员来微山县畜牧局门诊部说有猪发生死亡,请求兽医前往该场进行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0.
依据电镜下包囊的超微结构从黄牛肌肉中鉴别出3种住肉孢子虫:枯氏住内孢子虫、毛形住肉孢子虫和人住肉孢子虫。估氏住内孢子虫超微结构的特点是,原囊壁向表面突出形成倒伏的指形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微管和致密颗粒。毛形住内孢子虫与人住内孢子虫的年轻包囊很难区别,其包囊突起均为栅栏样构造,突起内有纤丝,而老包囊在毛形住肉孢子虫与人住内孢子虫之间有明显区别,前者突起的壁平滑,突起内有纤丝,而后者突起壁呈波浪形,突起内有微管和致密颗粒。  相似文献   

11.
用真菌毒素处理玉米叶片的方法,研究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结果证实,大斑病菌毒素对玉米叶片有很强的毒性,造成叶组织细胞膜损伤,损伤程度与玉米品种的抗性程度有关。不具Ht基因型的感病品种的叶组织细胞膜损伤程度随着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但抗病品种叶组织细胞膜的损伤程度不明显。Ht基因型的玉米品种叶组织细胞膜对真菌毒素的敏感性高于不具Ht基因型的品种,其叶组织在毒素作用下很快枯萎,限制了体内菌丝体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对大斑病产生高抗。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抗病害扩展,而不是抗病菌侵入。抗病品种的特点是病害自侵染点向邻近小穗扩展速度慢,穗轴受害轻或不受害,病小穗数少;在感病品种上,病害扩展速度快,可导致全穗枯萎。不同抗性品种对真菌毒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抗病品种耐毒力强,细胞膜损伤程度轻,胞内电解质外漏量少;这种电解质外漏量间的差异,可采用电导仪测定组织侵出液的电导率而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叶鞘接种法研究稻瘟病菌侵染初期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在亲和或不亲和组合中,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无差异;但由孢子侵染产生的五种病理反应类型所占比例迥然不同,且发生病理反应的时间早迟不一。水稻叶鞘细胞颗粒化的出现。质壁分离能力的丧失和18小时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96小时叶鞘细胞内菌丝伸长度平均值与叶片接种、苗期和穗期接种的抗性分级呈显著负相关。籼、粳稻在稻瘟病菌侵入后,细胞的反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用氨气敏电极测定土壤全氮,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操作安全,无需蒸馏和滴定。按照本文拟定的方法:首先在消解的溶液中加入10M 的 NaOH,使溶液近中性,以免测定时因待测液中加大量浓 NaOH 而引起液温剧烈变化。我们所制备的电极内充液可以减小电极薄膜内外两边溶液的渗透压差别。因此,所述方法测定土壤全氮要比一般氨气敏电极法更为准确。用所述氨气敏电极法和常用的开氏蒸馏法对17个含氮范围很广的土样测定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因而所述方法适宜于批量土样全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五例大猫熊胰的大体解剖学观察,本文对胰的外形、分叶、位置关系,胰的门静脉环、主胰管和副胰管均给以系统描述。大猫熊胰的脉管比较复杂,供应胰的动脉有:肝总动脉分出的胃右动脉的胰支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胰支;脾动脉的胰支以及肠系膜前动脉的胰支一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后者仅分布于胰,可称为胰右叶后动脉。胰的静脉有:胰右叶后静脉,左叶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前静脉。  相似文献   

16.
黑穗醋栗叶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等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子叶和初生叶的叶柄各组成部分较简单;成长叶和成熟叶的叶柄组成较复杂,其表面除一层表皮细胞外,还有一层下皮;邻接下皮处有数层厚角细胞;薄壁组织中分布3个分离(近轴端)或连合(远轴端)的维管束;每个维管束的韧皮部外面有数层厚壁细胞,增加叶柄的机械支持作用。在同一叶柄的不同水平切面上,维管束的数目和排列不尽相同。但在同一品种的成熟叶叶柄远轴端与叶片基部相接处的结构特征和维管束排列形状常相同,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把一个植株看成是由几个隔室组成的动态系统,并对各隔室的光合产率和化学反应速率作出合理的假设,就可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对此系统建立一个以隔室体积 V_i 和糖浓度 C_i为因变量的动力学方程式组。用欧拉法对此方程式组进行数值积分,就可以一举而模拟出植株生长、蔗糖输运、蔗糖浓度分布和干物质分配等随时间而变化的历程。试算结果说明,只要适当地调整方程式中的参数值,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生长出合理的株型和果穗,其它各方面的情况也与实际情况定性地符合。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螫虾大颚器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克氏原螫虾的卵巢发育周期中,大颚器的组织结构呈现周期性变化:大颚器逐渐增大,颜色由白色透明变为淡土黄色;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直径和细胞间隙增大;基膜逐渐形成并增厚;颗粒血细胞逐渐增多。到卵黄发生期,大颚器的这些形态结构变化到达顶峰。产卵后大颚器细胞解体;随着卵巢的重新发育,大颚器也重新发育。同时,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卵黄发生期大颚器细胞直径与卵母细胞直径的线性关系最为显著,相关系数最大,r=0.926;大颚器细胞直径也最大,与其它时期相比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克氏原螫虾的卵巢发育周期中,大颚器的组织结构呈现周期性变化:大颚器逐渐增大,颜色由白色透明变为淡土黄色;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直径和细胞间隙增大;基膜逐渐形成并增厚;颗粒血细胞逐渐增多。到卵黄发生期,大颚器的这些形态结构变化到达顶峰。产卵后大颚器细胞解体;随着卵巢的重新发育,大颚器也重新发育。同时,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卵黄发生期大颚器细胞直径与卵母细胞直径的线性关系最为显著,相关系数最大,r=0.926;大颚器细胞直径也最大,与其它时期相比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毒素用减压浓缩,丙酮和正丁醇与氯仿等量混合液萃取的方法,制成棕色粘稠状的粗制品。经生物测定,粗制品与真菌培养滤液和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叶片具有同等致病力。真菌毒素对寄主小麦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造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速度和植株体鲜重下降,并使根活力降低,损伤寄主组织细胞膜,造成胞内电解质外漏。真菌毒素对小麦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毒害作用,降低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率,阻碍愈伤组织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