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两种类型土壤大豆施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类型土壤上大豆施用钾肥的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土、白浆土上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钾肥用量有利于大豆叶绿素含量的提高,从而增强光合作用,为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两种土壤上施钾量(x)与产量(y)呈二次回归关系,黑土: =2516.1+6.6307X-0.0242X2 (R2 =0.8475 );白浆土: =2453.1+4.2819X-0.0140X2 (R2=0.9836 )。根据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结合肥料的经济效益,黑土上种植大豆的最高施钾量应控制在140kg/hm2以下,白浆土上最高施钾量不宜超过150kg/hm2。钾肥具有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的趋势。钾能提高大豆的蛋脂总量,本试验黑土处理3、白浆土处理4蛋白质总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5.4%和11.1%,脂肪总量分别提高15.3%和14.7%。  相似文献   

2.
黑土层厚度及心土培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恩俊  刘峰  高中超 《大豆科学》2012,31(2):266-269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典型岗地白浆土土层结构为基础,通过改变黑土层的厚度研究了心土层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并通过混施磷肥和钙肥,研究了心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黑土厚度的增加,大豆株高和产量显著增加,白浆土心土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很低,仅为4.7%;各心土培肥处理比心土混层增产9.7%~18.1%,比白浆土原状土壤增产16.0%~34.1%,土壤施磷后增加了Ca2-P、Ca8-P和Al-P的含量。因此,白浆土心混施钙磷肥对大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PSS及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利用及其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涵盖暗棕壤、草甸土、黑土、棕壤、白浆土、黑钙土、沼泽土、栗钙土、栗褐土等9个土壤类型。耕地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褐土和黑钙土;草甸土、栗褐土、风沙土、棕壤、栗钙土和白浆土的耕地利用率在30%以上。土壤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土壤养分与热量因子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从宏观上分析,黑龙江省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年平均温度、≥10℃有效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指标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结合成土过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可以说明在平均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不利于养分指标的积累,土壤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豆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采用框架剖面法测定了大豆根系干重在草甸黑土和白浆土中的分布特点。大豆根系干重 85 %分布在水平方向的 0~ 12 .7cm ,获得高产的最适宜株行距为 12 .7× 12 .7cm ;大豆根系干重 85 %分布在垂直方向的 0~ 10cm ,呈现T型分布。根系在草甸黑土中水平分布与白浆土相似 ;但垂直方向的 0~ 10cm土层中 ,草甸黑土的根系干重高于白浆土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在正阳县酸性砂姜黑土和清丰县石灰性砂质潮土区,研究了磷肥与不同增效剂(腐殖酸、 复合氨基酸和草酸)配施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5%常规施磷与腐殖酸、氨基酸和草 酸配施对花生产量的作用效果受土壤类型影响,砂姜黑土区,分别比85%常规施磷增产8.82%、4.66%和-1.68%,砂 质潮土区分别比85%常规施磷增产8.40%、3.18%和12.08%,砂姜黑土区和砂质潮土区分别以85%常规施磷+腐植 酸和85%常规施磷+草酸处理对花生生长和增产的促进效果最好。施磷增效剂也提高了花生磷积累量和磷肥利用 率,其原因在于磷增效剂促进了土壤难溶性磷组分转化为活性较高磷组分,与85%常规施磷相比,砂姜黑土区85% 常规施磷+腐植酸和砂质潮土区85%常规施磷+草酸处理的花生磷积累总量分别显著增加26.31%和22.89%,磷肥 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7.74%和4.99%,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5.54 g/kg和5.39 g/kg。因此,酸性砂姜黑土区磷肥减 量15%配施腐殖酸,石灰性砂质潮土区磷肥减量15%配施草酸,可提高磷肥利用率,确保花生不减产,实现磷肥减 量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方法]通过2013—2014年度油菜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探讨常规施肥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结果]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N 10.25个百分点、P2O50.4个百分点、K2O 2.09个百分点。[结论]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以分离自5种不同类型土壤的176株P. sojae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推导法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无毒基因组合和群体致病力均表现出差异性,其中黑土、白浆土和草甸土中的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相对丰富,群体致病力中等偏弱;盐碱土中的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群体致病力相对较强;风沙土中没有分离到P. sojae。聚类分析表明,以0.76为阈值时,可将176株P. sojae划分为6个组,其中黑土和白浆土中的P. sojae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草甸土和盐碱土中的P. sojae遗传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综合分析表明,黑龙江省P. sojae群体无毒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丰富,并与土壤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木薯种植中的不合理施肥容易引起徒长、产量下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减量同步施肥4个处理,以探明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时期对木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木薯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增加木薯的株高、茎粗及生物量;减量施肥、减量同步施肥处理木薯块根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木薯鲜重依次增加28.15%、32.73%,减量同步施肥依次增加15.46%、19.57%;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量施用能提高木薯块根的收获指数;施肥能够提高木薯的淀粉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不会导致木薯块根淀粉含量的下降;化肥减施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减量施肥处理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52、5.01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两者相近,减量同步施肥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2.65、8.09、6.26个百分点,对肥料利用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2个化肥减施的处理块根产量分别为44.93 t/hm2及40.08 t/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2.58 t/hm2,肥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减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构建黑土肥沃耕层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土耕作土壤质地粘重,在长期不合理的耕作中形成的犁底层,是大豆产量提高主要限制因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黑土肥沃耕层的3项技术,即打破"犁底层"并向其中分别施入秸秆、有机肥和化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耕法相比,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能够提高大豆产量的16.9%~45.9%,其中在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向黑土耕作土壤的"犁底层"中施入秸秆和有机肥来达到构建肥沃耕层,提高大豆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赣北植棉区冲积洲地棉花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两种施肥方式下的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取样检测植株中和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测算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方式下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3.47%、10.68%和27.45%,测土配方施肥方式下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1.26%、12.08%和31.4%,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针对克山县大豆盲目施肥严重的现象,研究不同施肥量配比对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克山县黑土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习惯施肥相比较,配方施肥(OPT)增产14.1%;不施氮肥减产14.2%;不施磷肥减产8.8%;不施肥(CK0)减产11.8%。  相似文献   

12.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寒冷地区进行不同肥料对大豆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其目的是为筛选适应寒冷地区绿色大豆生产的较佳肥料.结果如下:黑农科有机无机复混肥(简称黑农科肥)对大豆品种绥农14产量正向效应>三元素复合肥>惠满丰>有机肥>双绿肥>生物钾肥,其增产原因主要是开花期单株叶面积、根容量和根瘤数的增加,进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导致增加了单株荚数和粒数;施用黑农科肥土壤有机质含量5.95%,略低于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6%),而其土壤容重与有机肥相同均为0.82 g/cm3.全氮为0.45%,全磷为0.16%,表明其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在寒冷地区每公顷施375kg黑农科肥有利于绿色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3.
于2008~2009年利用大豆品种合丰55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锰溶液浸种配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锰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种或叶面喷施均使株高、主茎节数表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底荚高度随浸种浓度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分枝数不施锰的处理最多.一粒荚、四粒荚、瘪荚和百粒重随浸种浓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粒数随锰...  相似文献   

14.
钾肥对玉米的增产增收效果与利用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钾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以施用K2O 50~100kg/hm2可以获得最大产量和最高收益。钾肥在风沙土上增产、增收效果好于淡黑钙土和黑土,在黑钙土上好于黑土。施钾量与玉米产量关系式为y=a+bx+cx2。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最大增产量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y=3491.5-23.00x。玉米施钾可提高植株和子粒含钾量和干物质产量,因而明显提高吸钾量。在中肥力黑土上施用100kg/hm2钾(K2O)的利用率为37.56%。  相似文献   

15.
北疆春大豆中黄35公顷产量超6吨的栽培技术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10年连续3 a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以高产高油早熟大豆新品种"中黄35"为载体,采用大豆覆膜滴灌结合水肥同步的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小面积产量超6 000 kg.hm-2,大面积产量超4 500 kg.hm-2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通过将肥料精确地随水滴入大豆根系区域,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将水产比提高至1∶1.25~1∶1.32;氮肥利用率提高至20%~25%,磷肥利用率提高至5%~10%,实现了大豆田水肥藕合关键技术的突破;另外,通过化学调控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光、热、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该项技术对提高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聚磷酸铵溶液在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设置聚磷酸铵新型液体氮磷复合肥溶液的不同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及农田磷素盈余状况的影响,明确聚磷酸铵溶液在玉米施用上的最佳施用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磷养分投入量在75 kg/hm2时,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及磷素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两年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5.0%和24.5%;当...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施用磷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施用磷肥的技术,其研究结果如下: 1.相关性和校验研究表明,Olsen—P是反映土壤供磷力的理想指标。其供磷力低、中、高、极高的临界点(ppm)分别在2、5、12、40。与小麦的肥力指标并不相同。 2.马铃薯磷肥利用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24.7-5.691nx,r=-0.567(n=20)。因土施磷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决定性措施,经过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个估产测土确定磷肥用量的便查表。 3.磷作基肥(种肥)优于追肥。其利用率提高10%,产量提高13~17%,每亩纯收益增长17元。 4.施肥部位以全层集中穴施(或条施)效果最优,全面撒施效果最差,利用率相差7%,每亩纯收益相差26.9元。 5.氨磷配合,腐磷混施分别可提高利用率8%、3%。氮磷配合的相互作用因土壤而异。低肥力土壤有每亩93公斤的正连应效果,中肥力土壤无连应,高肥力土壤出现负连应。腐磷混施有每亩40~45公斤的正连应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尿素、磷酸二铵为试材,探讨肥料对黑土区甜菜株高、出叶速度、叶面积、根重、含糖率、净光合生产率的影响,为指导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对甜菜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重等影响较大,磷酸二铵对其影响较小;尿素对根产量的增产作用约是磷酸二铵的2 倍;尿素、磷酸二铵配合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