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等氮等脂饲料,通过添加加丽素粉红(含10%虾青素),使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分别为587.46、1 073.29和1 574.57 mg/kg,依次记为低虾青素组、中虾青素组和高虾青素组。然后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的雌雄亲虾各108尾,随机分别分为9个养殖池中,每组3个重复,每池12尾雌虾或雄虾。试验期16周,其中前12周投喂试验饲料,后4周试验饲料和鱿鱼混合投喂。结果表明:1)高虾青素组雌虾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中虾青素组雌虾增重率和末重显著高于高虾青素组(P<0.05),低虾青素组雄虾增重率和末重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3个组亲虾性腺指数、产卵量以及血清性激素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虾青素组雌虾卵巢卵黄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高虾青素组(P<0.05),与低虾青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低虾青素组无节幼体数量和受精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低虾青素组蚤状幼体数量显著低于中虾青素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锌含量对日本沼虾幼虾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组织中锌、铜、铁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日本沼虾幼虾对饲料中锌的需求量。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配制锌含量分别为7.11、17.25、26.15、36.89、55.14、73.98mg/kg的6种试验饲料。选取初体重为(0.12±0.01)g的日本沼虾幼虾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0d。结果表明:饲料中锌含量从7.11mg/kg增加到36.89mg/kg时增重率显著上升(P<0.05),而由36.89mg/kg增加到73.98mg/kg时则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系数以36.89mg/kg组最低,显著低于7.11和17.25mg/kg组(P<0.05)。饲料锌含量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成活率,全虾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以及肌肉锌、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全虾和甲壳锌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肝胰脏锌含量呈上升趋势。饲料中锌含量对全虾、肌肉、甲壳和肝胰脏铁含量以及全虾、甲壳和肝胰脏铜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的锌含量不仅影响日本沼虾幼虾的生长性能,而且影响全虾及组织中锌、铜、铁的含量。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日本沼虾幼虾获得最大生长和甲壳锌沉积量的饲料锌需求量分别为31.90和58.62mg/kg。  相似文献   

3.
不同规格日本沼虾饲料蛋白最适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饲料原料配制成不同蛋白水平的生产性饲料,研究不同规格的日本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9%~40.3%;中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71%~40.3%;成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6.2%~39.15%。为确定该虾的配合饲料营养标准和实用饲料配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幼虾(初均重5.4 mg)饲料中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研究其对幼虾生长、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以及虾青素在对虾体内的含量、虾青素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虾青素的各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没有添加虾青素的对照组(P0.05);虾青素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mg/kg的虾青素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虾的饲料转化率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试验结束后,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虾青素的增加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含虾青素的饲料室温放置3个月后,虾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7.17%、74.38%、79.03%、78.29%。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100~150 mg/kg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生长率、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宪春 《饲料工业》1993,14(4):28-29
<正> 对虾养殖行业目前已遍及全球的40多个国家或地区,产量已达69.9万吨。我国的“养虾热”兴起于80年代,目前全国产量大致在20万吨左右,每年可为国家创汇4亿多美元,是我国沿海地区的致富行业。以对虾为龙头而引发并兴旺的周边产业还有很多,其从业大军已超过300多万。目前配合饲料已取代了鲜活饵料,对虾饲料产量也达30余万吨。我国不仅养虾位居世界第一,对虾配合饲料也是世界第一。过去有人以为日本是养虾的发源地,其实不然,养虾的“始祖”确确实实是中国,是中国台湾省当时的凤山厅打狗盐田,即现在的高雄市。  相似文献   

6.
周兴华  向枭  陈建 《中国饲料》2002,(19):19-21
虾类肉嫩味美 ,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吸收 ,是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我国养虾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已成为养虾大国 ,在虾类的营养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 蛋白质和氨基酸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 ,虾类对可消化蛋白质需求量多少依次为 :对虾 >罗氏沼虾 >青虾。而同一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又为 :虾苗 >仔虾 >亲虾 >成虾。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问题 ,由于研究工作者所用饲料源、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不同 ,其结果相差很大。M .B .New报道 ,对虾饲料的适宜蛋白质含量为 2 7%~ 3 5 %,但有报道认为 40 %~ 6 0 %较适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商业虾饲料中,鱼粉是传统饲料的首要蛋白来源。然而由于鱼粉的供应量有限以及价格不断上涨,水产行业越来越倾向于可持续的植物蛋白型饲料。以植物蛋白源代替鱼粉并保证虾的最佳性能需要平衡日粮中全部的必需营养素。在大豆型的虾饲料中,蛋氨酸(Met)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必须添加蛋氨酸。DL-甲硫氨酰基-DL-蛋氨酸,简称"Met-Met"(AQUAVI~?Met-Met),为二肽DL-蛋氨酸,它是虾料中有效的蛋氨酸来源(Fox等,2012;Lemme等,2012;Facanha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长、饲料效率、全虾体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日本沼虾的适宜蛋氨酸需求量。以酪蛋白、明胶、鱼粉、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了6组蛋白质水平为36.07%、能量为18.09 kJ/g的等氮等能的半纯和饲料,各组蛋氨酸实际含量分别为0.38%、0.47%、0.56%、0.64%、0.75%和0.88%。以初始体质量为0.30 g的日本沼虾为试验对象,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养殖在规格为0.6 m×0.6 m×0.6 m的网箱中,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由0.38%升高至0.88%时,日本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蛋氨酸水平为0.64%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进一步升高,三者均呈下降趋势。当饲料蛋氨酸水平为0.64%时,全虾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0.38%组(P0.05)。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全虾的水分、灰分、脂肪和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日本沼虾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的蛋氨酸需求量为0.70%,占饲料蛋白的1.94%。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粗脂肪水平对2种规格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粗脂肪水平分别为4.02%、5.98%、7.86%、10.13%、11.29%和13.99%的6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58±0.01)(幼虾组)和(7.93±0.03)g(大规格组)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周期分别为8(试验一)和6周(试验二).结果表明:试验一,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幼虾组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 (P<0.05),摄食饲料粗脂肪水平5.98%的幼虾组WG、SGR、PER有最大值,FCR有最小值;饲料粗脂肪水平对幼虾组成活率(SR),全虾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幼虾组的肝体比(HSI)、肥满度(CF)和肌肉粗灰分含量(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幼虾组的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P<0.05),但对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二,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大规格组对虾的WG、SGR、PER和FCR(P<0.05),摄食饲料粗脂肪水平5.98%的大规格组WG、SGR、PER有最大值,FCR有最小值;饲料粗脂肪水平对大规格组的SR、CF、HSI,全虾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干物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全虾干物质含量及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对虾血清SOD、PO、AST及ALT活性(P<0.05).综上并结合SGR与饲料粗脂肪水平拟合折线模型后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大规格阶段粗脂肪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4.83% ~5.98%和5.57% ~ 7.86%.  相似文献   

10.
小龙虾的饲料选择与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虾种之一,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养殖品种.在小龙虾养殖中,饲料占养殖总成本70%左右,饲料的质量关系到商品虾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因此,养殖小龙虾必须了解其对营养要求,选用价廉物美的饲料,进行科学投喂,才能达到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观察生物饲料(biological feed)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0.02±0.01)g的罗氏沼虾28 800尾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 400尾虾。分别投喂100%基础饲料(A组)、90%基础饲料+10%生物饲料(B组)、80%基础饲料+20%生物饲料(C组)、70%基础饲料+30%生物饲料(D组),饲养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C、D组罗氏沼虾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各组罗氏沼虾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肌肉营养指标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B、C、D组罗氏沼虾胰蛋白酶的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C、D组罗氏沼虾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C组罗氏沼虾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罗氏沼虾脂肪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基础饲料中添加生物饲料能显著提高罗氏沼虾的增重率,增强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肌醇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本试验共挑选1 120尾、均重(0.65±0.01) g、健康且均匀的幼虾,随机平均分为7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0、300、600、900、1 200、2 000 mg/kg肌醇的7种等氮等脂饲料,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养殖时长为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肌醇后,凡纳滨对虾幼虾蛋白质效率(PE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1 200 mg/kg组增重率(WGR)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当肌醇添加量为150 mg/kg时,饲料系数达到最低值1.46,其他各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随着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上升,凡纳滨对虾幼虾全虾粗脂肪(EE)含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600、900、1 200和2 000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1 200 mg/kg时达到最低值。3)随着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上升,血清中甘油三酯(T...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粮食部门的重点饲料科研项目之一罗氏沼虾饲料配方研究,最近由常州市饲料公司研制成功,于3月3日在常州通过省级鉴定,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罗氏沼虾俗称对虾,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可与江南河虾媲美。但在生长阶段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常州市饲料公司科技人员根据罗氏沼虾的生长特点及营养物质的需要,经多次筛选配方,160天饲喂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最佳饲料配方新品.  相似文献   

14.
国际市场虾需求量的增长导致了养虾业的发展。由于虾是主要依赖配合饲料的一种人工养殖动物,所以养虾业的发展引起了市场上商品饲料的激增。养虾者对商品饲料的季节利用性和价格波动较为关注,但对饲料质量和所购饲料是否潜藏有害影响则注意不够。这种潜在有害影响,主要因配合或贮存不当所致。饲料在相对高湿度(65%以上)和不卫生条件下贮存(存在有昆虫)可以引起黄曲霉毒素的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生长(Smith和Moss,1985)。Wiseman等(1982)报道,黄曲霉毒素(AFL)可以在贮存不当的对虾饲料中自行产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饲料中不同蛋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营养成分、血液指标、氨基酸代谢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而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蛋氨酸需要量,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含粗蛋白质41.0%,粗脂肪7.5%),饲料中蛋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15%、0.30%、0.45%、0.60%和0.75%,实测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59%、0.69%、0.86%、0.99%、1.10%和1.25%。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34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以及蛋白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0.86%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1.25%组(P<0.05)。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成活率、蛋白质沉积率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影响(P>0.05)。各组间全虾营养成分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肌肉粗脂肪含量表现为0.86%和0.99%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与特定生长率呈正相关关系。0.86%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对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而对精氨酸酶活力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蛋氨酸需要量为0.89%(占饲料蛋白质的2.16%)。  相似文献   

16.
幼虾和成虾都是水底慢食动物,根据这种特性设计了一系列生产既能下沉,又能在水中保持一段时间完整性对虾饲料的造粒和膨化机械设备。近来膨化工艺的发展提高了配合饲料韧性、颗粒质量、保持水质及降低了成本。典型的鱼虾膨化饲料(extruded feed)直径范围为1.5~10毫米,而虾饲料为4毫米或更小。一些厂家是将虾饲料破碎变小。虾饲料中含有大量豆饼粉或鱼粉或两者混合物,还含有一些液体成分如水生及陆地动物副产品(其比例取决于含水量)。原料混合物中有时还加12%的鱼油或动物脂肪。虾饲料生产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钙和磷水平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0%、1.00%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40%、0.80%、1.20%、1.60%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和磷水平的试验饲料。将1 800尾初始重为(0.38±0.01)g的对虾随机分为15组,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每组3重复,每重复40尾虾。养殖8周。结果表明:1)饲料钙添加水平及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存活率(SR)(P<0.01)。2)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粗蛋白质(CP)、粗脂肪(CL)、粗灰分(Ash)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CL、Ash的含量(P<0.05);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P、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3)饲料钙添加水平和磷添加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和磷水平(P<0.01)。4)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酚氧化酶(PO)活性,钙离子(Ca2+)含量(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的影响对虾血清ALP、PO的活性,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无机磷(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Ca2+的含量(P<0.05);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LP活性,Ca2+、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TG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GR为判断依据,通过二次回归曲线模型分析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00%和1.26%。  相似文献   

18.
<正> 日本日配虾饲料公司生产的虾配合饵料,有种苗用虾饵料、幼虾用饵料、成虾用饵料三大类,另外还生产高水温用维生素强化饵料和低水温半湿颗粒饵料(见表1、2、3和各表附图)。  相似文献   

19.
虾的饲料与营养封伟贤编译广西彼得汉预混饲料有限公司530023由于对海虾营养知识的缺乏。很有必要继续对持续发展、检验和应用新的营养概念进行研究。在特定养殖方法下供给虾场的饲料,须满足营养方面的需要,且经济实惠。早在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了对海虾的营养研究,...  相似文献   

20.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23):30-31
水产饲料颗粒的水稳定度指标(WaterStabilityIndex,WSI)现已用于虾饲料的质量管理。因为虾是缓慢而间歇取食的,所以要求虾饲料物理性质稳定,粘合牢固,能在水中停留不散的时间比大多数鱼饲料更长。高度耐水饲料能减少养分流失并使颗粒保持合格的物理状态,从而减少水污染并改进饲料转化率(Meyers等,1972)。为使虾饲料能在水中停留数小时,必须让饲料原料牢固粘合。通常使用的粘合剂诸如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纤维素衍生物、二十四磺酸盐,以改善用于家畜和鱼的颗粒饲料质量,但都不足以获得WSI合格的虾颗粒饲料(Akiyama等,1992),而且对于虾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