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1991-1996年以43个综合表现良好的亲本配制的二交、四交、八交、十六交组合为材料,比较了组合后代农艺性状的平均数和变异性表现及选择效果,以探讨不同亲本数杂交对后代的遗传变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亲本数较多的杂交组合后代性状的变异性大于亲本数较少的杂交组合后代相应性状的变异性。这说明,增加杂交组合的亲本数有增加后代变异的趋势。遗传相对简单的性状这种趋势越明显。除二交各性状的平均数较小外,其它不 相似文献
3.
4.
本试验选用东北农学院常规育种圃中F_2代至F_5代的85个组合和453个品系为试材,以明确目测等级与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关系,阐明目测选择的效果,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目测选择经验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6.
开源市农科所从事大豆杂交育种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已选育出十余个大豆品种。其中开育3号、8号、9号、10号、11号等品种,均在大豆生产上发挥了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回顾几十年的育种工作,我们体会到:育种目标正确与否,是决定...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主要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较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在植株形态性状上表现为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的特点,在产量性状上表现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及百粒重小的特点。由于秣食豆种质的导入,植株高大繁茂与小的粒茎比存在相关遗传。大豆主要产量因子,在主要发育阶段存在相互制约现象。大豆各生育阶段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与各生育阶段与油分含量的相关方向始终相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阶段的相关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8.
一、轮选亲本选配问题选用适当亲本,合理配制组合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轮回选择亲本的选配也不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轮回选择所用的亲本较多,既利用分离重组规律,也利用基因加性效应,创造超亲性状的重组体。基础群体是要多亲本通过多年个体间随机互交,将亲本基因尽多地转移到杂种群体中,形成一个贮备优良基因的杂合群体,作为论选的基础材料。轮回选择亲本选配时要借鉴常规竟种的亲本选配原则,考虑目标c。状一一frfy,一般配合力;要考虑到产量等农艺性状的优良,也要考虑抗性和对当地主态条件的适应征。… 相似文献
9.
10.
组合类型、选择地点及选择方法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通过不同类型组合在南北两地分别采用四种选择方法的比较,找到适于北方正常条件下或南繁加代的选择方法及相应的组合类型。以1980年配制的两亲本生育期差异明显与不明显的两个组合后代为材料。15个F_2单株的种子被分成二部份,一部份在海南岛种植F_3代,一部份在公主岭种植F_3代,在南北两地对F_3代均进行如下处理:1)组合内选优株,2)优良系统内选优株,3)组合内随机取株,4)混合摘荚。1984与1985年于吉林公主岭分别种植两地各处理的F_4、F_5品系,每个处理各24个品系。试验结果表明,两亲差异大的组合,除混合选择处理外,其它处理的生育期均出现差异,即在海南岛选择的生育期变幅较大。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处理间差异小。相同选择方法不同地点选择的亦表现出南方选择偏早类型较多,但占优势的中晚熟类型差异不大。两亲差异大的组合,以在海南岛随机选择处理的F_4、F_5代高产品系较多,各品系平均产量及最高产品系的产量也高;其次为在海南岛进行混合选择处理者。亲本差异小的组合则相反,以公主岭优系选择处理的效果为最好。两类组合的在海南岛进行混合或随机选择处理的低产品系也较多。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组合应采取不同的选择方法。在海南岛南育时,对于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应采用全系统随机选择法。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进化程度的三种类型大豆四个品种配制的三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采用系谱法,组合内选优株法和随机选株法在海南岛按相同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以研究大豆南繁加代的选择方法衣相庆的组合类型。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各种选择方法入选材料的生育期,株高,产量性状的实际遗传进度均很小,选择效果不大,而抗倒伏性,炸荚度及种粒大小的遗传进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2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大豆杂种一代籽粒产量、营养体干重及其对双亲一有现的杂种优势、籽粒产量优势和营养优势的比值与后代选择效果的关系。结果指出:F1代营养体干重及其优势均高或无益 氏的组合后代均表现不良,优良组合一般具有中等营养体重和营养体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用对大豆花叶病抗性强度不同的7个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杂种后代采用系谱法、混选法、摘荚法和综合法进行选择,至第5代各选优良单株25株。于1988年播种600个(6个组合×4种选择法×25个单株)株行,从四个方面进行抗病性鉴定,探讨不同杂交组合方式和不同选择方法对抗大豆花叶病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用高抗材料作亲本能使后代分离出较多的抗病材料,高抗×中感的选配方式可能优于中抗×中抗的组合。大豆杂交后代,在抗大豆花叶病方面可能发生正负两个方向的超亲遗传。不同选择方法的效果顺序为:系谱法>综合法>混选法>摘荚法。 相似文献
14.
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早期世代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三个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组合为材料,通过对其自交及回交后代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的分析,为半矮秆大豆后代的选择和品种选育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美半矮秆大豆品种间其性状特别是分枝性状的明显差异,加之地理远缘等原因,其F1代多数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自交及回交后代分枝性状有着超常幅度的变异;除了与通常杂交组合中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等表现较大的遗传力相同外,此种组合后代的分枝性状也表现了较高的遗传力。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后代所有分枝性状变异广泛,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大,且与目标性状产量相关值较大,决定了在此组合早代选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大豆抗SCN3、SMV1基因聚合选择方法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SCN3和SMV1互交,F1-F5采用5种不同选择方法,产量LSD0.05测定处理间表现为A、B、C三个等级;不同选择方法的6个产量性状变异系数差距大。SCN3和SMV1双抗性基因RsVRhg互作对产量累加增产效应于8-35.9%范围。品系产量和品系抗性基因聚合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2^**,不同选择方法F5RsvRhg出现率0-100%。双接种法或交叉接种法F5RsvRhg100%,株系间变异性大,能结合异季南繁加代,是较好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早世代选择效果及其对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个大豆杂交组合研究了F_2或F_3代根据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高、中、低分組选择的选择效果及其对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分析了蛋白质、产量、脂肪及蛋白十脂肪总量之间的遗传相关及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早世代蛋白质含量分组选择的效果不同。F_2或F_3分组选择的F_3或F_4组间蛋白质含量有一定重叠,但一般高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组或低组;(2)早世代蛋白质含量分组选择对脂肪含量影响较大,对产量则无显著影响;(3)蛋白+脂肪总量与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和产量负相关不显著。以选择蛋白+脂肪总量估计的蛋白质含量相关遗传进度与直接选择的遗传进度相似;产量和脂肪的相关遗传进度有正有负但绝对值均很小。综上结果认为,早世代根据蛋白+脂肪总量进行选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选用9个栽培红花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含油率选择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诸性状中,对含油率的影响以种壳率最大,其次是分枝高和株高。通过种壳率进行间接选择,可有效提高含油率。这3性状综合选择,对提高含油率的效果大于单性状相关选择的作用。采用分枝高、百粒体积、始花开花天数、种壳率4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含油率进行选择时的效果最好。用该选择指数对9个参试品种评审结果表明,油酸李德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最佳油用型品种,夫里奥和AC—1次之。UC—26和张掖无刺是综合性状最差的低含油率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血缘组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用系谱分析法研究了东北地区168个杂交育成大豆品种与其祖先品种间的亲缘系数,估计了各祖先品种对辽,吉、黑三省大豆基因库的相对遗传贡献。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满仓金,紫花4号,丰地黄,元宝金,荆山朴,铁荚四粒黄,克山四粒黄,金元1号,十胜长叶和黄宝珠10个祖先品种对东北大豆杂交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总贡献为57.7%。因满仓金,元宝金是金元×黄宝珠的后代,而荆山朴是由满仓金系选而来,因此,金元和黄宝珠约贡献了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约28.7%的遗传物质。三省比较,黑龙江省杂交育成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辽宁次之。为了保证持续稳定的育种进展,有必要加强对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使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多样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