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省检疫性斑潜蝇寄生天敌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5年发现检疫性斑潜蝇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省9个地州市。随着斑潜蝇的发生,其天敌数量随之上升。1996年一些地区在室内饲育南美斑潜蝇时,发现一种蛹寄生蜂,经专家鉴定为潜蝇茧蜂(Opius spp.),为摸清天敌种类和寄生率,在有关县进行饲育,结果发现全省斑潜蝇的寄生天敌资源丰富,种类多,寄生率高。全省共寄30余批次天敌给中国农科院专家鉴定,目前已知种类4种,以潜蝇茧蜂为主,姬小蜂类为次。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寄生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影响寄生蝇寄主选择性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蝇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害虫种群动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分析了多年来国内外对寄生蝇寄主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影响寄生蝇对寄主的选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明确了影响寄主选择性的因素较多,共分为5大类。其中寄主的运动、表皮的物理因素、龄期、信息化合物及寄生蝇的学习能力和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寄生蝇对寄主选择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草地螟寄生蝇寄生规律及控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康保县草地螟的寄生蝇主要有伞裙追寄蝇、双斑截尾寄蝇等5种。草地螟寄生蝇一般只寄生幼虫,未见寄生其他虫态。寄生率随草地螟幼虫密度增大、虫龄增长而迅速升高。多年发生资料分析,寄生蝇寄生率高的年份,下年草地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寄生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栋  王维新 《植物检疫》1998,12(5):272-272
通过调查鉴定,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的寄生天敌共有4种。1天敌种类1.1潜蝇茧蜂该种是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天敌,占天敌总量的71.5%,年寄生率为73.5%。该天敌属膜翅目姬蜂总科茧蜂科。主要形态特征:触角鞭状长于身...  相似文献   

5.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uitripennis是外栖性有害蝇类的重要天敌,可寄生于13种蝇蛹,对丽蝇科种类,尤其是绿蝇的虫口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蜂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技术,以发挥其防制蝇类的作用,作者于1984年对其某些行为学做了初步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篇笔者已将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所属自、科,作了简介,本文拟再就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情况,加以概述,这样在农林害虫的综防中,对那些昆虫应予保护利用,就可了解得较全面了。现分下列几项内容来谈:一、那些目、科昆虫中有寄生性天敌膜翅目中包含寄生性天敌最丰富,防效亦较明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赤眼蜂,次有姬蜂,茧蜂、蚜茧蜂、蚜小蜂、黑卵蜂、姬小蜂、跳小蜂、金小蜂、肿腿蜂、螫蜂、长尾小蜂、平腹小蜂等科,其中多数科全部种均属寄生性,有些科以寄生性为主或各占一定比重,前者如长尾小蜂,后者如广肩小蜂,也有个别科寄生性…  相似文献   

7.
射阳县玉米螟寄生天敌及寄生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情况下,玉米螟卵期、幼虫期寄生性天敌有4科6种,即: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nae Pang et Chen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es)玉米螟厉害蝇Lydella grisescens Robin-eau-Desvoidy玉米螟厚唇姬蜂Phaeogenesegushii Uchide黄眶离缘姬蜂Trathalaflavo-orbitalis(Cameron)棉铃虫唇齿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  相似文献   

8.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是鞘翅目(Coleoptera)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类群,已知近三万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区。隐翅虫的栖境复杂,食性多样,许多是腐食性的,有些则为植食性,生活于蕈类中的成为蘑菇害虫之一。成虫和幼虫有相当多的种类是肉食性的,常捕食叶蝉、飞虱、螟虫、蝇蛆以及红蜘蛛等害虫而甚有益,还有寄生于蝇类围  相似文献   

9.
福建柳杉毛虫的七种寄生蝇形态记述和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杉毛虫是一种严重为害柳杉的食叶害虫,探明柳杉毛虫的寄生蝇种类,将为该虫优势天敌的筛选提供更多的选择。本研究从野外采集柳杉毛虫幼虫并带回室内饲养,出蛆化蛹,羽化获得不同种类的寄生蝇。对获得的寄生蝇进行分类、鉴定,并描述其系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寄主。调查发现,柳杉毛虫的寄生蝇由多到少依次为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Walker),瘦钩鬃麻蝇Sarcophaga(Sarcorohdendorfia)gracilior(Chen),黑角狭颊寄蝇Carcelia(s.str.)nigrantennata Chao et Liang,松毛虫狭颊寄蝇C.(s.str.)matsukarehae(Shima),星毛虫狭颊寄蝇C.(s.str.)illiberisi Chao et Liang,拟庸赘寄蝇Drino(Palexorista)inconspicuoides(Baranov),羚足鬃麻蝇S.(Sarcorohdendorfia)antilope B#x00F6;ttcher,共7种,其中蚕饰腹寄蝇、瘦钩鬃麻蝇、黑角狭颊寄蝇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多,寄生率较高,分别为7.44%、7.37%、5.48%,被认为是优势种;且拟庸赘寄蝇为福建新分布记录;柳杉毛虫是黑角狭颊寄蝇、星毛虫狭颊寄蝇、拟庸赘寄蝇的新寄主;还发现2种重寄生蜂寄生于寄生蝇。记述柳杉毛虫的7种寄生蝇形态特征,有助于今后识别其天敌昆虫,研究害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评价寄生蝇种群对维护柳杉林分生态系统稳定和防控柳杉毛虫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潜叶蝇是幼虫潜入作物叶肉或叶梗组织里活动、取食并完成生长发育的一大类群昆虫的通称,它们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目前,世界上潜蝇科已知种类有2450种,斑潜蝇属已记载的超过300种以上。绝大多数种类潜蝇具高度的寄主...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CPV、B.t.林间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松毛虫CPV和B.t.进行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试验表阴:药后18d两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B.t.达86.98%,CPV与B.t.的混合使用防效达85.04%。  相似文献   

12.
1984~1985年在四川西昌泸山德昌松毛虫严重为害的云南松林区,按每隔40~50米距离,挂放人工巢箱一个。检查400个巢箱的结果:益鸟招引率达70.2~80.7%,招引的鸟种主要有山麻雀、大山雀,绿背山雀和戴胜。挂箱后林内食虫鸟数较对照区增加64.3~75.0%,松毛虫密度下降83.3~96.4%。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赤眼蜂不同放蜂密度对松毛虫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松毛虫赤眼蜂不同放蜂密度分别于7月30日和8月10日两次放蜂防治松毛虫,第二次放蜂后10d分别调查卵寄生率和虫口密度。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块剂50、60、70块/667m2三种放蜂密度防治松毛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卵寄生率分别为78.8%、75.3%、90.1%,虫口防效达89.1%、84.6%9、1.6%。从经济成本预算,每亩放蜂50块,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包为民  何国锋 《昆虫天敌》1995,17(3):111-115
室内试验和林间调查结果表明,灭幼脲Ⅱ号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除具有速效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迟效作用,表现为取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易感染白僵菌致死等,进而影响蛹和成虫的存活和发育,从而导致当代和后代种群数量的极大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效果的研究。揭示了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增加了松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松林的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脂肪酶及其与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12株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水平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酯酶产生水平(E)、脂肪酶产生水平(L)及豆蔻酸百分含量(X)等与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LT50)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T50=2.0931/(lgE-5.1165)+0.4091;LT50=-6.68L^2+31.9886L;LT50=13.5192-8.7042X。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和菌体活性测定三种微生物杀虫油烟剂成烟后菌体的活性,结果表明:使用烟雾机分别施放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三种微生物杀虫油烟剂,其成烟后,三种菌体能保持原来的形态和活性,白僵菌孢子能正常萌发,苏云金杆菌芽孢在营养琼脂上能形成晶体,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能有效地感染松毛虫,为进一步研究常规和应急防治松毛虫的简单易行、高效的使用方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丁质酶在虫生真菌穿透寄主体壁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其与真菌毒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几丁质酶基因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的超表达以及超表达菌株的毒力变化研究了该基因与毒力的关系。将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通过芽生孢子转入野生型球孢白僵菌中,获得多拷贝的转化子;转化菌株在胶体几丁质诱导培养基中酶活最大值高于出发株4.2倍,表明该几丁质酶基因在转化菌株中得到超表达。毒力测定发现转化子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致死中浓度比出发株降低84.5%,在2.5×107孢子/ml浓度下的致死中量减少84.5%,致死中时缩短0.7d,因此毒力大大提高。第2~9d感病死虫数与转化子第1~8d酶活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出发株不相关(P〉0.05)。这些证据表明,几丁质酶与毒力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分泌达到一定阈值后与毒力才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马尾松林重要害虫。林间应用超轻型飞机大面积喷洒溴氰菊酯超低容量喷雾、白僵菌纯孢子油剂、菌药混合液超低容量喷雾以及喷洒白僵菌菌粉,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6.5%、85.7%、95.6%、86.5%。上述的防治措施可作为单独的措施或综合防控中的配套措施使用,同时应用飞机防治解决了树高、林密、水源缺乏、劳力工资昂贵等条件给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是一种适应林区林业生产整体水平而又快速、高效、经济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于释放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否会导致或加重家蚕白僵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并同时影响真菌杀虫剂的应用。为科学评价球孢白僵菌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风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共使用南方8省(区)的64株松毛虫分离株和4省(区)的12株家蚕分离株对3龄家蚕进行了3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其中1株松毛虫分离株外,不管是松毛虫分离株还是家蚕分离株,对家蚕都有一定致病性,但差异较大。在3×107孢子/mL 的浓度下,30株松毛虫分离株的平均侵染率10.2%极显著低于8株家蚕分离株的89.6%;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34株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平均侵染率36.4%极显著低于6株家蚕分离株的90.6%;松毛虫分离株在1.5×108孢子/mL浓度下的侵染率极显著高于3×107孢子/mL下的侵染率,而家蚕分离株在两种浓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4株对家蚕致病力较强的松毛虫分离株的LT50为7.45~8.20 d,平均7.83 d,比6株家蚕分离株LT50(3.43~3.72 d)的平均数3.62 d多4.21 d。根据毒力较强的家蚕分离株B1和B5与毒力最弱和最强的松毛虫分离株D26和D22的致死浓度的比较,家蚕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132~15733倍;根据他们的致死剂量的比较,家蚕分离株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43~2201倍。这一对比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不同的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不同,但所有的松毛虫分离株都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南方使用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在家蚕中诱发流行病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