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lica)、伽利略罗非鱼(T·galilaea)、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新的养殖对象,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观察到罗非鱼群体中存在着相互残杀的现象,这对其繁苗及成鱼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了解罗非鱼群体自相残杀的现象,1983年我们做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2.
<正> 十几年来,永清县先后引进、繁育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福寿鱼等品种,并完成了越冬保种、单养、混养等项目的试验。在此基础上,1989年5月从沧州中捷农场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品种(以下简称“奥尼”罗非鱼),并进行了试养。一、材料和方法 1.鱼池条件:试验组池塘25个,各池面积3.6—10亩不等,有效水位1.8—3m,总面积120.5亩。增氧机4台、小船3条(投饵消毒用),大多使用机井水。对照组(见表)则以50.8亩的家鱼池混养尼罗罗非鱼夏花。  相似文献   

3.
张艳红   《河北渔业》2003,(3):29-29,34
<正> 红罗非鱼(Red tilapia)是尼罗罗非鱼和体色变异的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由于选育的背景和材料不同,产生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我们试验用的以色列红罗非鱼是2001年9月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以色列桑德养殖场引进的。以色列红罗非鱼除具有优异的生长性状外,还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经试验(试验报道待发),其耐盐性不仅远强于尼罗罗非鱼,而且还强于台湾红罗非鱼。为此我们利用我场丰富的咸海水及地热井水资源,进行了红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寒山区鲤鱼和罗非鱼稻田养殖不同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鲤鱼和罗非鱼分别单养以及不同比例混养模式的产量、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养殖模式,A组(鲤鱼350尾/亩,15亩=1 hm~2,下同)的总收入为1 228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25;B组(罗非鱼350尾/亩)总收入为1 332元/亩,产出投入比为1.72。采用混养模式,E组(每亩放养罗非鱼200尾+鲤鱼150尾)的总收入为2 013元/亩,利润为1 632元/亩,产出投入比为4.28,是所有组别中最高的;F组(每亩放养罗非鱼250尾+鲤鱼100尾)的总收入为1 666元/亩,利润为1 257元/亩,产出投入比为3.07;D组(每亩放养罗非鱼150尾+鲤鱼200尾),总收入为1 760元/亩,利润为1 308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89;C组(每亩放养罗非鱼100尾+鲤鱼250尾)总收入在混养组中最低,为1 507元/亩,利润为1 084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56。在所有试验组中,产出投入比最低的是单养罗非鱼组(1.72),最高的是混养E组(4.28),产出投入比从高到低依次为E组F组D组C组A组B组。  相似文献   

5.
5种杂交F1罗非鱼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4种杂交F1尼奥罗非鱼(不同尼罗罗非鱼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Ⅳ与莫荷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绝对增重率(g/d)为莫荷鱼>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Ⅳ(P<0.01);②五种杂交F1罗非鱼雄性率为莫荷鱼>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Ⅳ(P<0.05),成活率彼此间无差异(P>0.05);③肥满度(K)为莫荷鱼>尼奥Ⅰ>尼奥Ⅲ>尼奥Ⅱ>尼奥Ⅳ(P<0.01)。以上结果表明,莫荷鱼生长性能较好,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1983年10月我县引进罗非鱼进行越冬保种试验,并进行池塘养殖。目前罗非鱼养殖面积已达420亩,亩平均净产417公斤,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罗非鱼的越冬保种 1.保种地点选择在我县上冶镇玉泉观,该泉是一处恒温泉,常年水温18℃。水质清新,氧气充足(7.5毫克/升),流量  相似文献   

7.
<正>据统计,2013年南宁市罗非鱼养殖面积超10万亩(含混养部分),总产量5.6万吨,在罗非鱼养殖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近几年冻灾及病害多发不断打击罗非鱼养殖从业者的养殖信心,饲料、塘租及人工不断上涨侵蚀从业者有限的养殖利润,2010年~2012年三塘主产区及2013年坛洛、金陵主产区的病害轮番  相似文献   

8.
钱超 《福建水产》1997,(4):27-30
三明地区推广罗非鱼养殖已经多年,但苗种供应不足一直是困扰罗非鱼在山区大力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过去通常是从闽南沿海调入,但罗非鱼种经长途运输后(12小时以上),体质下降,成活率低,导致其养殖效益不明显。为解决山区罗非鱼种的供应问题,从1993年5月开始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在沙县后底建立罗非鱼越冬基地,利用一口4.29亩的池塘(常年出地下水23℃,日出水量700吨)开展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经过四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1996年5月—1997年4月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越冬技术,在冬季池塘最低水温14℃(最低气温-1℃)时,单性罗非鱼仍能安全越冬,出塘单性罗非鱼种83.4万尾(6890公斤),越冬成活率由1995年的80%提高到90%。本文以1996—1997年的研究成果,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 据记载,罗非鱼类(Tilapias)在非洲有近百种(包括亚种),其中已作为养殖的种类,常见有18种。我国自七十年代以来,已先后从国外引进数种。但对各种鱼的分类阶元(属),以及中文名称,所见资料不一致。这里就特华瓦斯(E.Trewavas,1983)新近对罗非鱼类的分类意见,作一简介,以供国内书写这一类鱼的名称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水库水温对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影响及网箱养殖罗非鱼高产技术试验.通过在水库中连续3年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按4.5~6 kg/m3放养量投放鱼种(平均规格65~95 g/尾),饲养100天左右.结果表明:罗非鱼平均规格达到374~439 g/尾,产量达27.0~32.6 kg/m3,饲料系数分别为1.3、1.32、1.7...  相似文献   

11.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1):24-24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就不能继续生长。实际上罗非鱼养殖池只能利用半年(5~10月)。鳜鱼则不同,到了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能持续生长,只是摄良减少,生长速度减慢。利用罗非鱼养殖池空闲期养鳜鱼,此阶段苗种便宜,饲料鱼丰富,鳜鱼养至翌年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盐都县义丰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利用罗非鱼池轮养鳜鱼的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每0.067公顷(1亩)效益比单一养殖罗非鱼或鳜鱼增加3%以上。其具体技术如下。鳜鱼种放养罗非鱼养至8~9月份,大部分已达到上市规格(每尾400克左右),可以捕捞上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1988,(1):19-19
由王楚松编著的《罗非鱼的养殖》一书,农业出版社将于1988年4月出版(修订第二版)。一本书论述罗非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详细介绍罗非鱼的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以及越冬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这一属鱼原产于非洲热带水域中。罗非鱼生活力强,耐高温,耐低氧,易运输,易繁殖。罗非鱼为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或更高些,可耐最低温度为12-13℃,除某些种类以外(带条罗非鱼为8℃),有许多种类是广盐性的,能耐咸水,例如越南鱼(非洲鲫鱼)和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4.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罗非鱼属中较为优良的品种之一。原产地在非洲尼罗河水系。主要特点是个体大、成长快、肉厚、质嫩、味美。在国际上颇受重视,被誉为淡水养殖的高产鱼类。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重要来源的奇迹鱼。我国(除台湾以外)自1978年引种试养,在同样条件下,比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增产30~50%。因此,领导部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刘兴国  刘建业 《淡水渔业》1991,(4):29-31,46
机械化网箱养鱼总面积1.08亩,其中成鱼网箱0.81亩(主养杂交鲤、罗非鱼、鳊),鱼种网箱0.27亩(主养杂交鲤)。共产成鱼63348千克,其中鲤40121千克,折合亩产106186.4千克;产大鱼种5184千克,总利税59515元。  相似文献   

16.
对虾池不同综合养殖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吉桥 《水产学报》1999,23(1):45-52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下各种养殖对象对N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鲈鱼-对虾-罗非鱼(30.91%)>对虾-海湾扇贝(21.0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20.12%)>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7.81%)>对虾-缢蛏(16.93%)>单养对虾(11.52%);对P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缢蛏(16.08%)>鲈鱼-对虾-罗非鱼(12.83%)>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2.63%)>单养对虾(10.88%)>对虾-海湾扇贝(6.01%)>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4.04%);其产出投入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9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1.98)>对虾-海湾扇贝(1.53)>单养对虾(1.38)>鲈鱼-对虾-罗非鱼(1.30)>对虾-缢蛏(1.23)。  相似文献   

17.
周所众知,罗非鱼(Tilapia)是隶属于鲈形目(Percilormes),鲈形亚目(Percoidei)、鲡鱼科(Cichlidae)。根有关记载,罗非属共有60种,若包括亚种在内即有100种以上,福寿鱼就是以罗非属中的尼罗罗非鱼(T.nilotica)为父本(简称T.n♂)和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ea)为母本(简称T.m♀),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对跑道式流水槽养殖、池塘高密度养殖、池塘低密度养殖和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等4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踪检测。试验结果:4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的溶解氧为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跑道式流水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跑道式流水槽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果表明,在池塘高密度养殖吉富罗非鱼时,采用罗非鱼-水浮莲共生模式能显著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9.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7,24(8):21-24
近年来,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4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了优良品系——吉诺玛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Khoo和Tan,1980),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最为普遍。各种类型的稻田养殖方法,如在稻田中培育鱼苗和鱼种,生产成鱼等方法已被采用(Chapman,1992;Li和Pan。1992;Yunus等1992)。Costa-Pierce(1992)指出,在印度尼西亚,在稻田中培育鱼种比养成鱼获利更高,因为稻田水浅,可能更适于培育鱼苗和鱼种。在越南,已发现鲤鱼可以在稻田里自然繁殖生长,但是以前还没有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罗非鱼的先例。本文简单介绍1995—1996年在越南太平省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