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冬种辣椒不同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地膜+顶膜0.03 mm防寒栽培模式效果最好,辣椒亩产达3 134.7 kg、净效益15 884.2元,比地膜防寒栽培模式增产45.1%、净增益5 467.2元;比露地栽培模式增产73.8%,净增益7 298.4元。地膜防寒栽培模式比露地栽培模式增产19.8%、净增益1 831.2元。地膜+顶膜0.03 mm防寒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建议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1.栽培模式该模式为甘蓝(或洋葱)、玉米+芹菜(或白菜),茬口安排为:甘蓝11月20日-12月5日播种,次年2月5日在中棚覆地膜定植(2月10日在露地覆地膜定植),4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表现,为解决广西季节性抗旱、提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迪卡008、桂单0810为主处理,以6个不同覆盖物和覆盖方式及增施保水剂为副处理,探讨其对南宁地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迪卡008,秸秆和地膜覆盖加保水剂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茎叶干重,不同处理春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459.13 g)>地膜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完全覆盖>对照(普通栽培,317.0 g),秋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地膜全覆盖(351.29 g)>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秸秆垄背覆盖>地膜垄背覆盖(272.01 g).迪卡008不同处理春、秋季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7.63~9.08和8.42~9.28 t/ha,分别以对照和地膜完全覆盖处理最高(9.08和9.28 t/ha),以秸秆完全覆盖和地膜垄背覆盖处理最低.不同处理中,以地膜和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迪卡008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相对优于对照,以地膜全覆盖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处理;地膜完全覆盖处理的春、秋季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其垄背覆盖处理.对于桂单0810,地膜两种覆盖处理的春、秋玉米茎叶干重相对较高,分别为351.25、304.63和351.20、337.24 g,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和对照处理的春玉米茎叶干重高于秸秆覆盖处理但秋玉米表现相反.桂单0810春、秋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8.39~9.26和8.91~9.43 t/ha,不同处理分别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9.26 t/ha)>地膜完全覆盖>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垄背覆盖>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与地膜完全覆盖(9.43 t/ha)>地膜垄背覆盖>秸秆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对照;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大部分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不如对照,其他处理的大部分穗部性状指标与对照相差较小;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地膜、秸秆处理和对照.[结论]地膜和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秋季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穗部性状和产量影响有所不同;与普通栽培相比,地膜或秸秆覆盖不利于春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但对干旱时期秋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棚芦笋在冬春季选择一种低成本、易操作、保温效果好的栽培方式非常重要,能有效提早芦笋采收上市期,提高芦笋经济效益。通过采用谷壳、干稻草、地膜、小拱棚+地膜4种覆盖栽培方式,分别对芦笋早期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考察比较,结果发现,大棚芦笋冬春季促早覆盖方式以小拱棚+地膜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thomsonii)人工种植技术落后,导致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不高。通过比较黑色地膜垄栽和双色地膜垄栽2种方式下西藏棱子芹的移栽成活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以期获得高产、优质及效益好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的田间管理成本无明显差异;采用双色地膜垄栽的西藏棱子芹的绿原酸含量略高于黑色地膜垄栽培,且含量与栽培年限呈正相关;采用双色地膜垄栽的西藏棱子芹产量明显优于黑色地膜垄栽培。故采用双色地膜垄栽方式生产西藏棱子芹的产量、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置冬种辣椒双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双膜栽培模式防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9 147.0 kg/hm2、净效益112 728元/hm2,地膜+顶膜0.02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7 717.5 kg/hm2、净效益107 910元/hm2;2种顶膜保护处理分别比地膜栽培模式增产7 635.0 kg/hm2、增长24.2%,净增益24 915元/hm2和增产6 205.5 kg/hm2、增长19.7%,净增益20 097元/hm2;分别比露天栽培增产1 204.95 kg/hm2、增长44.5%,净增益41 448元/hm2和增产10620.0kg/hm2、增长39.2%,净增益36 630元/hm2。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露天栽培产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缓释肥与地膜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正大999、三宁复合肥、西洋复合肥及白色和黑色两种地膜为研究材料。设置6个(A-白膜+51%三宁复合肥;B-白膜+40%西洋复合肥;C-白膜+45%三宁复合肥;D-黑膜+51%三宁复合肥;E-黑膜+40%西洋复合肥;F-黑膜+45%三宁复合肥)处理,研究缓释肥与地膜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栽培使用地膜覆盖和缓释肥施用增产效果明显,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何种地膜(白膜和黑膜)效果差异不明显,在本试验中,处理5(A2+B2) 黑膜+40%西洋复合肥 (18:10:12)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到871.43 kg/667m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较快,但由于使用高压聚乙烯薄膜(高压膜),其厚度一般为0.015mm,每亩地膜成本需38元左右,成本较高。因此,降低地膜成本,成了地膜覆盖栽培推广中的重要问题。去年我县试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低压膜,武汉产),厚度为0.008mm,在李店乡险峰村和长山乡朱庙村进行了试验。结果,每亩只用低压膜4.9公斤,按市场价计算,比用高压膜省18.5元。增温、增产效果仍很显著。我认为,采用低压膜可以明显的降低地膜覆盖成本,很有推广价值。不过在使用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地膜用量的确定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每亩用量(公斤)=6667000cm~2×膜厚cm×地膜比重(g/cm~3)÷1000g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地膜及残留量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以绿洲灰漠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土柱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种类地膜及其残留量添加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添加地膜(T0)、添加0.1g/kg可降解地膜(T1)、添加0.9g/kg可降解地膜(T2)、添加0.1g/kg聚乙烯地膜(T3)、添加0.9g/kg聚乙烯地膜(T4),采用Li-8100监测土壤呼吸速率,并实时测定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地膜残留处理相比,聚乙烯地膜处理抑制土壤CO_2排放,而可降解地膜处理对土壤CO_2排放无显著影响(P0.05)。聚乙烯地膜处理土壤呼吸速率随残留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可降解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对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可降解地膜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高于聚乙烯地膜处理。随可降解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_(10))升高;而随着聚乙烯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_(10))降低。聚乙烯地膜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CO_2累积排放量均低于可降解地膜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oil-ridge substrate-embedded cultivation,SSC)对夏季蔬菜栽培根区温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土壤栽培垄+银色反光地膜为对照(SR处理),分别设置SSC(垄高15 cm,宽度20 cm)+银色反光地膜(SSC处理),SSC(垄高10 cm、宽度20 cm)...  相似文献   

11.
综合比较了6个品种和4种栽培方式对春大白菜抽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抽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强春、良庆的耐抽薹性最强,未熟抽薹率都为0;对照品种丰抗80的耐抽薹性最差,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3.33%。“春大将”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温州春季栽培。在4种栽培方式中,露地直播+不盖地膜的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7.46%;育苗移栽+覆盖地膜、育苗移栽+不盖地膜的无发生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缓释肥与地膜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正大999、三宁复合肥、西洋复合肥及白色、黑色2种地膜为研究材料,设置6个处理,研究缓释肥与地膜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栽培使用地膜覆盖和施用缓释肥增产效果明显,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何种地膜(白膜和黑膜)效果差异不明显;本试验中,黑膜+40%西洋复合肥(18-10-12)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达到13 071.43 kg/hm~2。  相似文献   

13.
正生姜是秦皇岛市抚宁区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多年来抚宁区姜农一直以地膜或地膜加小拱作为主要栽培模式,浇水方式采用顺沟大水漫灌,肥料使用比较单一,且化肥施用量偏大,每亩在300公斤以上。传统的地膜或地膜加小拱方式生姜栽培生长期短、水肥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生姜干物质含量少、不易储存。为了使生姜栽培能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并改善土壤地力,2017年我局与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创新栽培模式,在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采用"6米跨度大棚+滴灌水肥  相似文献   

14.
科研     
地膜藕节水高产技术获成功 一种地膜莲藕厢作节水增温高产栽培技术最近在湖北省十堰市获得成功。采用这项技术比常规露田灌水栽培技术亩(1亩=1/15公顷)增产31.5%,莲藕栽培通过地膜增温,比露地栽培排藕种时间提早20天,地膜藕比常规种植区海拔可提高300米,通过莲藕栽培全生育期所需水量试验,地膜栽培用水量仅为常规栽培的1/6;莲藕覆膜厢作有利于杀灭杂草;通过地膜增温可使藕苗地上部分早生快发,更有利于地下部分健壮生长,使莲藕提早25天成熟采挖;平均亩产2121公斤,比常规藕增产576公斤。甘肃研制成功新型纳米保鲜果蜡 甘肃省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露地直播)和5个处理(大棚直播、地膜直播、露地移栽、大棚移栽、地膜移栽),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移栽处理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对应的直播处理,且地膜移栽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和a/b值均最大。四棱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以露地移栽处理值最大;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体上以露地移栽处理最大,地膜移栽次之。总之,与其他处理相比,露地移栽更有利于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及不同节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其次是地膜移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可降解膜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天野(全生物降解地膜)、弘睿(全生物降解地膜)、PED(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和CK,进行地膜栽培玉米对比试验。【结果】弘睿降解地膜的降解强度较其它2种降解地膜有优势,弘睿降解地膜和天野处理比天壮处理早10 d进入了2级降解并最终在玉米收获期都进入了崩裂期;天野和天壮处理与CK处理相比减产7.1%和12.44%,弘睿处理与CK处理在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弘睿可降解地膜较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玉米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马铃薯-棉花连作栽培模式中分别使用黑色地膜、黑色地膜+稻草、白色地膜、白色地膜+稻草4个不同覆盖材料组合进行试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覆盖材料组合对马铃薯和棉花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综合分析不同覆盖材料组合薯-棉连作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黑色地膜+稻草覆盖材料组合在改善马铃薯生长环境,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种植马铃薯后改善棉花种植土壤理化指标,提高棉花纤维品质,提高棉花产量方面,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半膜覆盖栽培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烤烟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塑料地膜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半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膜覆盖栽培能提高植株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半膜全生育期地膜覆盖(T1)与对照(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半膜覆盖栽培能促进植株根系直径增粗、根层下移和植株地上部生长势,移栽后90 d,半膜覆盖栽培平均根系直径比对照增加0.22 mm,与对照呈显著差异(P0.05),根系下扎深度增加0.05 m,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6.57 g·plant-1。同时,减少50.00%地膜使用量,降低50.00%的地膜成本,促进作物增产246.01 kg·hm-2,综合实现节本增效4 481.94元·hm-2。半膜覆盖栽培作为新的种植模式,在实现优质烟叶丰产同时,可提高生产效益,减轻地膜对环境污染,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烤烟覆盖栽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m×0.010mm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烤烟覆盖栽培的效果最好,产量和产值分别达2 162.70kg/hm~2和50 426.70元/hm~2,分别比PE膜覆盖栽培(2 098.20kg/hm~2和4 8651.90元/hm~2)增加64.50kg/hm~2和1 774.80元/hm~2,增长3.07%和3.65%;上中等烟率增加3.58百分点,节约成本199.20元/hm~2,且烟叶的物理结构适中、化学成分协调;在覆膜135d时,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率达63%,比PE膜(3.5%)增加59.5百分点,有效解决了环境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北地区双季茭白中的夏茭不同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对茭白生产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使茭白生育期提前,其中大棚+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模式可提早一个月采收。5种模式下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利润差异显著,大棚+地膜、大棚、小拱棚、地膜模式比露地模式产量分别提高35.2%、32.7%、28.0%和12.8%;产值分别提高111.5%、76.1%、29.1%、16.2%;利润分别提高149.8%、102.7%、42.9%、34.5%,因此设施栽培条件越好,相应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