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95%乙醇提取灰灰菜中的抑菌成分,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醇提法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灰灰菜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0;体外抑菌试验分析表明,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青霉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佳提取工艺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波提取与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2种方法对芦荟进行有效成分提取,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探讨芦荟的微波提取物与葡萄糖,NaCl混合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在萃取剂为乙醇-水体系,乙醇体积分数为90%,萃取时间为8 min及微波功率为600 W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芦荟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物成分破坏少、提取率高及溶剂用量少等特点。芦荟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与糖、盐协同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柞树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柞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柞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4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柞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为50%的乙醇溶液,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06%。提取物在体外对4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4种供试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结论]柞树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其提取物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草莓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草莓多酚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草莓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20 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乙醇浓度50%,各因素对多酚得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草莓多酚得率为2.448 mg/g;所提多酚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达0.6、0.8、0.9 mg/m L,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抑菌能力与多酚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仙人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尤其是仙人掌醇溶物在食品防腐和抑菌上的应用,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仙人掌醇溶物,通过正交试验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仙人掌醇溶物的最佳工艺为粉碎度60~80目,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0,超声波提取时间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仙人掌醇溶物得率为15.63%;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仙人掌醇溶物对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黄曲霉)和酵母菌(鲁氏酵母)等常见食品腐败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红菊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红菊苣提取物对几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20 m L,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0%;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白假丝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见,红菊苣含有丰富的总黄酮,具有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98-1701
为了探讨微波法提取马铃薯皮渣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通过正交设计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以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马铃薯皮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剂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25(g/m L)、微波功率50 W、微波时间40 s,多酚提取量为3.02 mg/g;抑菌效果分析显示,从马铃薯皮渣中提取得到的多酚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的最低质量浓度均为10 mg/m L,在这3种菌中,大肠杆菌对其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天然抑菌剂,对野生酸浆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酸浆根茎叶和宿萼两种不同提取物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浆根茎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30;酸浆宿萼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30;在最优条件下,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长裙竹荪抑菌物质的提取量和抑菌效果为指标,研究乙醇提取的长裙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工艺的最优参数由回归方程分析确定。结果表明,长裙竹荪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us au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agaterium、鸡瘟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rilis均有抑菌效果,其中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各因子对竹荪抑菌物提取效果的影响作用为温度时间液固比,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72℃、液固比25∶1。研究结果为竹荪抑菌物质工业化开发为食品天然防腐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草药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煎法、半仿生法、乙醇回流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微波萃取法、水提醇沉法6种方法制备五倍子、多梅、生地榆、生黄芪、大黄等6种中草药原液,以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为试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不同提取方法对不同中草药抑菌作用的影响不同,其中,五倍子、诃子以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P<0.01),水提醇沉法次之(P<0.05);乌梅以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P<0.01),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及微波萃取法次之(P<0.05);黄芩、大黄各提取液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6种方法无明显的区别;地榆各提取液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微波萃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水提醇沉法和乙醇回流法等方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水煎法和半仿生法.说明乙醇回流法对6种中草药抗菌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试管分项提取预试法、系统提取预试法和圆形纸层析预试法,进行了九里明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利用硅胶G薄板层析法,Ehrlich试剂喷雾显色,对九里明全草及其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九里明全草含有黄酮及其甙类、蒽醌及其甙类、酚类、强心甙、氨基酸、鞣质、皂甙、有机酸和生物碱,不含氰甙、多肽、蛋白质、内酯、油脂和挥发油;九里明全草含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但九里明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则未检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2.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pH值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将饲用纳豆菌经24h与48h培养,提取上清液,采用药敏试纸法进行不同pH值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与酵母菌的抑菌实验。结果发现,不同pH值的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与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酸性环境有利于纳豆菌提取液中活性物质发挥抗菌活性。研究揭示,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发挥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并与提取液pH值相关,该结果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用作饲用天然抗菌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波技术应用于香椿叶片黄酮浸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椿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技术在香椿黄酮浸提中的应用.试验通过改变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香椿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传统浸提法、微波法、微波结合浸提法三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香椿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波预处理提取辣椒碱工艺及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雅婷  陈秋萍  李天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76-20478
[目的]对微波预处理法提取辣椒碱工艺及辣椒碱的抑菌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常规溶剂浸提法的基础上,在浸提之前加入微波预处理过程;参照GB 10783—2008方法,采用FAO紫外双比色法测定辣椒碱含量;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提取所得辣椒碱的抑菌效果。[结果]提取辣椒碱的适宜工艺为:浸润剂为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10,微波功率200 W,微波预处理时间2 min,浸取温度40~50℃,浸取时间2 h,浸提次数3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对裂殖酵母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细菌抑菌效果最弱。[结论]微波预处理法显著提高了辣椒碱提取速度以及提取效率;辣椒碱提取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4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6种不同的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的醇溶蛋白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水稻种子的醇溶蛋白。通过比较SDS—PAGE电泳图谱发现:单一组分提取剂中100%乙二醇效果最好,用此提取剂提取的醇溶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图谱中带型清晰,分辨率高,条带位置准确,是水稻醇溶蛋白理想的提取剂;5%2-巯基乙醇提取效果最差。此外,还用得出的最佳提取剂提取了另外36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比较分析了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和组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系在醇溶蛋白总量、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等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玉米胚乳DNA提取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提取液,以高温和常温2种方法提取玉米胚乳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0.8%水平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检测法比较了2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高温法所提玉米胚乳DNA浓度和纯度均达到分子生物学要求,而常温法所提DNA的纯度未达到分子生物学的要求。电泳检测表明,高温法提取的DNA均未降解,DNA条带整齐度较好,而用常温法提取的DNA都出现了降解。PCR检测结果表明,用高温法提取的DNA作模板的PCR所得条带清晰,明亮,而用常温法提取的DNA作模板的PCR条带不清晰。最佳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的浓度确定为玉米籽粒重的6%~10%。[结论]高温法更适宜用作玉米胚乳DNA提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续随子种子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挥发油测定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从续随子种子中提取续随子油,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取产品甲酯化和续随子种子油甲酯化后的脂肪酸产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挥发油测定法的最高产率为0.45%,索氏提取法45.46%,超声提取法47.20%,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09%、85.28%、85.72%,表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GC-MS分析表明,续随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达到总脂肪酸90%以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结论]超声提取法是最佳的提取方法,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8.
苦豆子胶热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豆子种子为原料,采用沸水浸提法提取苦豆子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浸提温度及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6 h,液料比22.5,该条件下苦豆子胶提取率为94.50±0.46%。  相似文献   

19.
花椒精油杀虫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花椒精油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及杀虫活性、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精油不仅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原木花菇与袋栽花菇中香菇多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原木花菇和袋栽花菇的香菇多糖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的差异,从原木花菇和袋栽花菇的子实体中提取香菇多糖,并对其含量、清除活性氧及抑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木花菇的香菇多糖含量高于袋栽花菇;提取的香菇多糖在体外均具有较强的活性氧和NO_2~-的清除能力,且原木花菇的香菇多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也均优于袋栽花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