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将专用网架、育黄菌种等植入南阳黄牛胆囊内,达到快速成黄、提高产量的目的;育黄术对南阳黄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使役等无明显影响,育黄期12、18、24、36个月每头平均产黄量为6.44、10.93、16.72、28.32g,其质量与天然牛黄相似;统计分析表明:牛黄产量与育黄期之间有强的正相关,每头平均产黄量对育黄期的回归方程为:y1=-2.27+0.7819x,每头月均产黄量对育黄期的回归方程为:y2=0.4074+0.011x;据此可进行产黄量的理论推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新勤  郭文忠  陆强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67-169
通过对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行粒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到极显著,回归方程为y=-6.50+1.02x;穗行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回归方程为y=1.56+0.53x;穗长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植物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邻网格法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六个不同红树林群落中共布设六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测得454株海莲、129株无瓣海桑、112株海桑、198株秋茄树高与胸径,利用SAS9.0研究了树高(y)与胸径(x1)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出了适用于海莲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1.40334 0.49758x1 0.00399x12,适用于无瓣海桑、海桑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1732 1.10089/x1、y/1=0.01664 1.24603/x1,适用于秋茄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1.8165 x1 0.5230和lny=0.54906 0.54559lnx1。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估计精度较高,均在93%以上,所建方程可用于计算各红树植物树高及其林分平均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养分配施对‘云烟87’叶绿素与SPA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N、P、K、S配施对烤烟叶绿素和SPAD的影响,以福建优质烤烟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对SPAD值与叶绿素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对SPAD值与叶绿素的影响差异明显,无氮处理在整个生育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多氮处理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未达最大值。从团棵期到旺长期,随烤烟生长和叶片展开,叶中处SPAD值与均值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除处理13、17外),因此推荐测定SPAD的最佳部位为叶中处。用SPAD快速诊断烤烟叶片的叶绿素是可行的,但不同时期SPAD值与叶绿素相关性不同,团棵期SPAD值与叶绿素具有较好的二项式相关关系,叶绿素总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85x2+0.6803x-10.911 (r=0.7483),旺长期SPAD与叶绿素具有较好的乘幂相关关系,叶绿素总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4x1.7371 (r=0.8514)。  相似文献   

5.
硝基苯对黑龙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的方法探讨了硝基苯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24、48、72 h蝌蚪的死亡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2x+1.523、y=0.246x+1.786、y=0.414x+1.889,证明黑龙江林蛙蝌蚪的死亡率与一定范围的硝基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24、48、7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5.84、58.60、31.62 uL?L-1,安全浓度(SC)为13.63 uL?L-1;在安全浓度下,硝基苯对黑龙江林蛙蝌蚪的头长、体长和体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导致蝌蚪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6.
以无核白葡萄为材料,对其果实直径和环境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葡萄果实直径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有效辐射、液流、叶片温度和矿质土壤水分;葡萄果实直径的回归方程为:y=9.300+7.806x4-0.069x5-0.092x8,可见影响葡萄果实直径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液流、叶片温度和矿质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7.
荞麦植株氮磷含量与施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荞麦产量与植株幼苗期氮、磷最适合量的关系,提出了氮、磷化肥的诊断施肥指标与失调、失控指标。结果表明,在荞麦出苗后10天,幼苗期植株含氮量最适范围为2.73~2.84%,产量与含氮量呈抛物线模式,y=-402.3+354.2x-62.35x~2;边际含氮量2.84%;低于2.73%时为氮素失调区,氮素供应不足,应补施氮肥。植株全磷含量最适范围为0.43~0.57%,产量与苗期植株含磷量的回归方程y=67.96+100.49x-88.68x~2;边际含磷量0.567%,低于0.43%时为磷失调区,磷素供应不足,应补施磷。施用尿素可以提高苗期含氮量;y=2.476+0.0498x,即亩增施1kg尿素可以提高植株含氮量0.0498%,施用三料磷可提高苗期含磷量,y=0.313+0.0378x,即亩增施三料磷肥1kg,植株苗期含磷量提高0.0378%。上述资料可作为调控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婧 《种子科技》2002,20(5):287-288
采用红四唑染色法对13人麦品种的27份样品进行生活力测定,求得小麦种子生活力(x)与发芽率(y)回归方程为:y=0.065 0.888x,说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有较好的相关性,一致性,具有可靠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邦发  周俊儒 《种子》1997,(6):27-30
对87个试验点的资料分析,绵阳26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1084.3321+5.265x1 9.0142x2+5.2486x3+8.3796x4+6.3627x5。经偏回归和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有效穗对绵阳26的产量贡献和影响最大(b'4=1.2769.b'2=1.1272,R2y0=0.7287,R4y0=005689);而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之间为负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在本资料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稳定千粒重,主攻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发挥绵阳26高产潜力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NOAA/AVHRR卫星数据的淮北地区干旱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2001-2006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旬土壤墒情资料,同时根据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点,利用距平植被指数与20cm土壤墒情建立了干旱监测模型,分别为y春=0.221x+54.375, y冬=0.4474x+81.447;各指数值反演土壤墒情分布,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距平植被指数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玉米‘隆平206’在淮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良种配套良法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种植密度在30000-75000株/hm2范围,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最高;75000-120000株/hm2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60000株/hm2、90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与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玉米产量和密度方程为y=0.31036xe(-0.000012182x)(r=0.994**),由方程可得,该试验的最高单株生产力不超过310.36 g,玉米最高产量的密度为82085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9372.4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倒伏率、空秆率显著增大;双穗率显著减少;穗长显著变短;行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降低。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的密度为60652株/hm2。  相似文献   

12.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在高产田条件下, 选用中穗型冬小麦品种泰876161, 在留有70 cm间套行条件下, 研究了带状种植小麦的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 主要结果是: (1) 带状小麦同常规方式, 在精量播种下获得高产。 大播量、 大群体栽培减产。 (2) 带状小麦实播面积下降, 最优群体产量较常规方式最优产量减产。 带型愈窄, 实播面积愈  相似文献   

13.
摘 要:为充分挖掘湘早籼46号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对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6个试验点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早籼46号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金优402;抗倒伏、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在产量结构分析中,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且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4923.7+27.6x1+39.5x2+173.4x3+215.8x4。在栽培管理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协调好穗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小麦慢叶锈品种具有侵染率低、潜伏期长、孢子堆小、产孢量少、严重度低、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小和病害虽流行但产量损失不显著等特点.潜伏期和扬花期平均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测定某一小麦品种的潜伏期(x_1)和平均病害严重度(x_2)(田间感病对照品种发病达50%或95%时),可以作为衡量该品种慢(快)叶锈性的两个指标和选种的依据.用y=94.67-3.10x_1+0.51x_2估测由叶锈造成的小区产量损失(y)有一定可靠性(R=0.96).用聚类分析法把供试品种分为慢锈、中慢、中快和快锈品种类型.苗期和成株期慢叶锈性有一定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玛咖主要农艺性状与块根鲜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云南玛咖产根鲜重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给玛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同一株系在11 个区域内的田间表现为研究对象,对各农艺性状与块根鲜重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鲜重(y)与覆盖面积(x1)、茎粗(x2)、膨大根粗(x4)和叶宽(x1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24.584 0.003x1-10.313x2 18.011x4-0.738x5-0.957x6 0.964x7 1.192x10-1.803x11 9.14x12;膨大根粗、叶宽、覆盖面积、根数和叶柄长对根鲜重有正的通径系数,对根鲜重直接正效应,主根长、叶长、茎粗和膨大根长对根鲜重有负的通径系数,对根鲜重有直接负效应。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以实现根鲜重增加的目的,地下部分应着力培植膨大根粗,地上部分应促成叶宽生长。  相似文献   

16.
健宝(Jumbo)生长及营养成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宝是近年来引入我国适于农田种植的新型牧草。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种植株高可达350cm-360cm,株高增长速率最大达5.50cm/d,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值为5.3g/d,最大LAI达14.72,LAI>5的持续日数长达90d之多。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9894),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cm)线性回归方程为:y=21.9853-0.0543x;粗纤维含量与株高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9765),粗纤维含量(%)与株高(cm)线性回归方程为:y=16.1915+0.0404x。生长季内干草产量持续增加 ,鲜草产量及粗蛋白质产量后期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包含11个早熟自交系的共24个自交系及由它们配成的含有正、反交组合的116个单交组合(1991年)和122个单交组合(1992年)为材料,研究了玉米早熟性及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性、早熟性的遗传特点。结果为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小区产量呈正相关,但也有个别组合表现既早熟又较高产的,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株高、单株叶数均呈正相关,单交组合单株籽粒产量与株高、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穗行数基本无相关;杂交组合生育期多数介于双亲生育期之间,并稍偏晚熟亲本,早熟的显性度为0.22(1991年)和0.37(1992年),杂交组合F_1生育期与双亲生育期平均敷(x)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9 1.17x;早熟性的正、反交组合之间不存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安丘大姜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量元素肥料对大姜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最佳的施肥水平,在安丘大姜上安排了锌、硼、铁三种微量元素3414试验(三个肥料因素、四个施肥量水平、十四个试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姜增施Zn、B、Fe微量元素肥料对其生育性状有不同程度促进影响,同时产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幅达0.5%-15.6%。通过回归方程分析,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硫酸锌40.1kg/ hm2,硼砂25.4kg/ hm2,硫酸亚铁600.8 kg/ hm2,产量可达84851 kg/ hm2。最佳施肥每公顷增加产量5988.5 kg,增产7.6%,每公顷增加产值11977元,投入产出比为1︰27.64,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