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荸荠(Eleacharis tuberosa),俗称"地栗"、"马蹄"、"乌芋",属莎草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取用于地下匍匐球茎,是一种多用途的农产品.除作水果食用外,还可作菜肴、制淀粉、加工罐头及药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荸荠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荸荠已成为镇宁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部份.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493 hm2,平均667 m2产1 450kg,比正常年份减产550kg,减产率27.5%,严重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县财政收入.鉴于镇宁县实际情况,结合气象因子、品种资源、品种布局及耕作制度等综合分析,对2004年荸荠减产原因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20.67%万兴乳油防治荸荠秆枯病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别称马蹄)是贺州市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出口创汇型蔬菜,年播种面积约4000hm^2,年出口清水马蹄灌头4.5万t。荸荠产区主要集中在鹅塘、沙田、贺街、莲塘、公会、望高等乡镇,由于连年连片种植,致使荸荠秆枯病发生呈逐年加重之态势。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约占种植面积的90%,平均秆枯率86.94%,  相似文献   

3.
荸荠枯萎病在我国各个荸荠Eleocharis dulcis产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荸荠产量的重要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于2010—2012年调查了湖北省荸荠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动态,并进行了荸荠品种抗病性评价、室内药剂筛选及药剂处理球茎盆栽和田间试验。3年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荸荠枯萎病于8月中旬开始发生,8下旬—9月上旬温度适宜,病害开始缓慢增长;9月下旬—10月中旬为该病发生的高峰期;病情指数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但各年份的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沙洋荠、肇庆荠、韶关马坝荠、桂林荠-1品种对荸荠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10%苯醚甲环唑、25%多菌灵、40%氟硅唑和25%嘧菌酯4种药剂处理球茎均有利于荸荠出苗。经多菌灵和氟硅唑处理的球茎假植到大田2个月后对荸荠枯萎病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22.3%和27.0%,而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该病基本无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是一种贵重药材。为了发展番红花商品生产,上海从1979、1980两年从日本进口番红花球茎,分别栽种于上海市郊。番红花球茎进口后第一年栽培中,发现在球茎田间放叶阶段,即可见花叶症状;患病植株也比较多。球茎收获后,于第二年栽培,花叶病更加蔓延。  相似文献   

5.
贺州市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又称马蹄,是广西名特优水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贺州市荸荠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种植3500~4000hm2,667m2产1500~2000kg,其加工品“清水马蹄”享誉国内外。荸荠秆枯病俗称马蹄瘟,是为害荸荠的1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2500~3000hm2,秆枯率一般为20%~50%,病情指数8~15。2002年贺州市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发生面积之大,为害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秆枯率低的55.33%,高的100%,平均86.94%,病情指数低的15.53,高的达35.29,平均25.55。9月中、下旬便出现了大量的枯死、倒伏,产量损失4~5成。1发生特…  相似文献   

6.
随着桐梓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格局的变化 ,人们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魔芋在桐梓县的栽培面积已不断扩大。但是 ,发展魔芋生产 ,首先要抓好病害防治 ,现将桐梓县魔芋栽培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如下简述 :1 发病症状1.1 软腐病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球茎。苗期发病后 ,叶柄、种芋发生腐烂 ,叶片展开后染病 ,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 ,有汁液流出使叶柄腐烂 ;球茎染病 ,全株或半株发黄、叶片萎蔫 ,球茎逐点蓝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 ,并发出恶臭味 ,植株基部染病 ,呈软腐倒伏干枯。1.2 白绢…  相似文献   

7.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钟慧敏(浙江省植保总站,310004)荸荠为莎草科水生作物,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浙江为多。80年代后,我省的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其加工品“清水马蹄”罐头是重要出口产品。为适应生产发展,我们于1989~1994年对本省...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周全  张廷义  杜玺 《植物保护》2006,32(2):103-10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成为甘肃省定西市的支柱产业,2004年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2%,总产量500万t,马铃薯贮藏期腐烂病日渐突出,造成损失严重,成为制约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在上海市林业站温室栽种的荷兰引进的唐菖蒲植株上发现一种细菌病害,发病率50%左右,严重者已全株干枯,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对病株进行了实验室分离、鉴定,确定本病是由细菌Pseudomonasmarginata(Mcculloch)Stapp引起的唐菖蒲球茎腐烂病,此病在江苏省和北京市的局部地区有分布,而上海市还未见报道,属危险性病害。 得病球茎表面出现许多褐色下陷的园形斑点,病株易被土壤中的螨类和昆虫感染,最后使整个球茎腐烂,  相似文献   

10.
徐加利 《植物医生》2001,14(1):39-40
玉米是泰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14万hm^2。近年来,由于田间杂草发生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据统计,仅1998年全市发生10.58万hm^2,损失粮食2.27万t。防除杂草已成为玉米田间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9年选用伏草胺、乙氟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除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在本地区已发展成为玉米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生5万~15万亩,占种值面积的25~50%,损失产量2000吨左右,大发生年(1988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70%以上,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70%,病指31.6,发病田损失产量在22%上下。1.症状: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大量菌核掉落田间,部分菌核残留在叶鞘上,来年春季玉米三叶期时便可发芽,产生菌丝,初次侵染植株基部叶鞘,使叶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  相似文献   

12.
1991年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稻区生态环境趋向复杂化,二化螟已成为我市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1991年全市二化螟发生面积达到1.4万hm^2,防治面积达到2万hm^2次以上。经大力防治后,当年挽回稻谷损失1.5万t,但损失仍有0.5万t。  相似文献   

13.
菠萝黑腐病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1,14(3):39-39
“农民要致富 :一种胡椒二种菠萝”。这是当地农民顺口溜。海南省为菠萝生产大省之一 ,但由于菠萝黑腐病对发展生产有一定影响。此病在广东等地菠萝产区也有发生。有的产区发病率高达30 %~40 % ,影响市场供应和加工生产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还危害甘蔗、芒果、椰子等。1.症状。该病在菠萝的果实、茎、叶等不同的部位所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1)果腐 :未成熟果和成熟果均有受害 ,但多发生于成熟果。通常在田间症状不明显 ,但收获后堆放期间果实则迅速腐烂。病菌从果柄和顶芽切口处侵入感染 ,先沿果心呈“V”字形 ,纵向扩展 ,果…  相似文献   

14.
半夏块茎腐烂病近年在赫章县发生严重,造成半夏减产。通过调查半夏腐烂病在田间的发病症状和发生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荸荠茎点霉秆枯病菌侵染过程的超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荸荠(Eleocharis dulcis),又称马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水生蔬菜。近年来,随着荸荠在我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荸荠茎点霉秆枯病是2009年在湖北省荸荠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Phoma bellidis侵染引起,该病在湖北省团风地区发生尤为严重,对荸荠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一般在8~12月发生,发病初期在荸荠茎秆上产生圆形或梭形红褐色小斑,随后病斑沿茎  相似文献   

16.
腐烂茎线虫种内不同群体形态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国内的13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荷兰的鳞球茎茎线虫群体进行了ITS1区的扩增和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Ⅰ、HaeⅢ、MspⅠ、HinfⅠ、AluⅠ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发现13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存在2种不同的酶切图谱,2种图谱在RsaⅠ、HaeⅢ、HinfⅠ和AluⅠ4种酶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而鳞球茎茎线虫群体的RFLP图谱与腐烂茎线虫的RFLP图谱相比则在全部的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根据RFLP酶切图谱的差异,可以将腐烂茎线虫的13个群体分为A、B2种基因型。A基因型包括DeSD1、DeSD2、DeSD3和DeJS14个群体,B基因型包括DeAH1、DeAH2、DeHB1、DeHB2、DeJS2、DeSX、DeSD4、DeTJ1和DeTJ29个群体。对ITS1区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A基因型4个群体的差异在1%~4%之间,B基因型9个群体的差异在0~1%之间,鳞球茎茎线虫与腐烂茎线虫种间的差异在39%~48%之间。对4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鳞球茎茎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学上的测量,发现腐烂茎线虫群体的2个基因型间除在4个形态测计值c值、尾长、V值和V'值存在显著差别外,在其它形态测计值上并无显著差异。ITS1区的RFLP图谱和序列比对以及形态测计数据都表明中国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存在2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1背景近年来,本市年种植荸荠233.3hm2。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产量损失常年达30%~40%,品质变劣,加上农户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使本市荸荠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为此,我们在1999~2000年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根据本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参照浙江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制定了本市荸荠无害化生产技术,2000年示范面积6.7hm2,产量比常规生产田增加6.9t/hm2,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鲜果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兰溪市荸荠病虫…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山东省临清市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郾33万hm2。由于2003年棉花价格回升,2004年播种面积增加到2郾33万hm2,95%以上为地膜覆盖。然而,该年本市绝大部分地膜棉田出现棉苗严重受害现象,造成棉花减产10%左右,而且附近县、市也出现类似情况。1发生为害情况棉苗受害主要表现2种症状。一是烧苗。覆膜棉田放苗后0郾5~1d就出现茎的近叶处缢缩、干枯,叶片发黑、枯焦,重者棉苗枯死。二是由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引起的苗病。主要表现为子叶上产生不规则或圆形病斑,茎部有的缢缩,有的产生梭形病斑,根部变黑腐烂。2004年全市95%左右的…  相似文献   

19.
正荸荠又叫荠米、马蹄等,属莎草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都有栽培,仅湖南省安乡县每年就有200 hm~2左右的种植面积,是该县的主要特色水生蔬菜之一。荸荠利用地下茎发芽长出新植株进行繁殖,其育苗方法有高密度育苗和稀植育苗两种。1高密度育苗1)特点。用种量大,苗龄短,苗期管理方便,苗床可利用空坪隙地,不需占用稻田。2)方法。荸荠高密度育苗一般在移栽前20~25 d进行,苗龄最多不超过30 d,具体育苗时间依  相似文献   

20.
球茎腐烂病是严重影响藏红花球茎品质和柱头产量的病害。为鉴定引起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菌及筛选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特征、rDNA-ITS和TEF-1α序列分析,对青海省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引起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病原菌。室内药剂试验表明70%甲基硫菌灵WP、 50%咯菌腈WP、 50%苯醚甲环唑SC和25%硅唑·咪鲜胺EW对两种镰刀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在0.574 0~1.808 6 mg/L之间,64%噁霜·锰锌WP、 30%噁霉灵AS和45%石硫合剂WP对2种镰刀菌的抑菌作用较差,EC50在2.134 4~7.915 3 mg/L之间。试验结果为生产上合理选用杀菌剂防治藏红花球茎腐烂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