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溶肥、复混肥和钙镁磷肥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天委  颜军 《浙江农业科学》2014,(5):753-754,758
比较2种方法测定3类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结果,提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3种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可行性,以及一种更便捷提取出复混肥料和钙镁磷肥中有效磷的浸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提复混肥料中的有效磷时,可直接称取试样于容量瓶中,无需如国标法要求称取试样用滤纸包裹后塞入容量瓶中;浸提钙镁磷肥中有效磷时,直接称样于容量瓶后,以180 r·min-1的频率在28~30℃下振荡1 h,可替代国标法中的浸提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同一肥料采取不同浸提剂提取有效磷含量的对比实验,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选择了以磷胺类为主要原料的复混(合)肥料用EDTA溶液浸提,不仅准确可靠,而且经济实用,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
磷素肥料中有效磷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素肥料中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包括水溶性磷及枸溶性磷两大类。在磷素肥料的品质分析鉴定过程中,比较一致的检测方法是国标法,其要点是水溶性磷用水溶解浸提,枸溶性磷针对磷素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浸提剂(过磷酸钙、氨化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磷肥、浓缩法磷酸一、二铵等用中性柠檬酸浸提剂;而料浆法磷酸一、二铵,硝酸铵等用8%的EDTA二钠盐浸提剂;钙镁磷肥、骨粉、鱼粉等用2%的柠檬酸浸提剂)浸提,浸提液中的磷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国际……  相似文献   

4.
土壤有效磷的浸提与温度关系密切,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助于土壤有效磷的浸提。本文通过实验室条件下酸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温度的有效控制,包括显色温度、浸提温度(浸提液及浸提环境温度的控制),采用氟化铵-盐酸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明确准确测定酸性土壤有效磷的适宜温度范围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效磷浸提剂分类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土壤供磷能力的大小,了解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对指导磷肥施用有重要意义。不同性质的土壤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的浸提方法,本文从浸提剂的分类、成分以及浸提机理等方面对土壤有效磷的浸提剂进行综述,供测试人员参考,也为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土壤有效磷浸提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畜禽废水沼气发酵液为磷回收对象,采用曝气沉淀结晶法磷回收工艺,对回收产物进行水溶性磷连续浸提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考察畜禽废水磷回收产物的磷素动态释放情况、玉米盆栽的肥效以及磷素利用情况.浸提试验表明,磷回收产物经6次浸提,水溶性磷的释放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第6次与第1次相比只下降了1.42%,总释放量占总磷的57.97%,证明磷回收产物(RPP)具有良好的缓释性,作为肥料使用时不易被水淋失.盆栽试验表明,用RPP以不同比例代替磷酸一铵作为肥料对玉米均能起到显著的增产作用,最佳的质量替代比例为40%;RPP较磷酸一铵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磷素利用率分别高出19.14%和2.50%,显示其具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因此,从畜禽废水沼气发酵液中回收得到的磷回收产物具有较高的肥效价值,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缓解磷资源危机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7.
肥田萝卜根分泌物对活化酸性土壤中低品位磷矿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肥田萝卜分别置于全磷、低磷、无磷的营养液中生长10d后,收集根洗液并加入已培养60d的酸性土壤样品中浸提。测定结果表明,不论土壤中是否加入磷矿粉,低磷营养液中培养的肥田萝卜的根洗液(含根分泌物)浸提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最高,高于用无磷及全磷根洗液浸提的,也高于用去离子水浸提的。土壤加入磷矿粉培养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效磷的浸提量,其中用低磷根洗液浸提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增加最明显。用低磷根洗液浸提的酸性土壤有效铁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8.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测定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群英  段立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61-862,864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这种方法的精密度,拟定了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分级标准.结果表明:M3法与常规法土壤有效磷、钾测定结果呈极显著相关,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精密度高,可以联合提取土壤养分进行测定.M3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2-P、Ca8-P和Al-P.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土壤肥力测定中,碱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步骤较为烦琐,涉及的影响因素复杂。通过磷标准曲线、浸提剂pH值、土壤浸提液体积与浸提瓶体积关系、活性炭添加、浸提温度等5方面的试验,得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温度、活性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分光光度法在土壤有效磷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高效、大规模的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采用碳酸氢钠浸提ICP-AES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益元素中的有效磷含量,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样品稳定时间等因素对浸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试验优选仪器参数和分析谱线,在选定波长为213.618nm测定,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检出限为0.18 mg·kg~(-1),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6.38%~103.3%。该法操作简单、快捷、无污染,能使有效磷的分析趋于自动化,使得高效、大规模的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分析成为现实,可成功地适用于石灰性土壤样品中有效磷的测定,值得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大迅捷创造、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独创联合浸提剂和速测分析方法。●4项发明专利。同时浸提速效氮磷钾,速度快。●经农业部组织的多省土肥检测中心验证,功能多、测试项目齐全。●土壤养分: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pH、水分等;中微量元素:硼、锰、铁、铜、钙、镁、硫、氯、硅、锌(酸性土)等十项。●肥料养分:单质化肥和复(混)合肥等中的氮、磷、钾及尿素中缩二脲;有机肥中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盆栽苹果施用不同浓度有机液肥,研究了盆栽苹果基质和叶片主要营养成分(N、P、K)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①肥料中N、P、K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浸提液1>浸提液2>浸提液3;②浸提液1能够极显著的提高基质和叶片中主要矿质营养成分(N、P、K)的含量,浸提液2效果次之,浸提液3效果最差;③施用有机液肥只对基质和叶片中氮、磷、钾含量高低有影响,而不改变其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获得快速测定育苗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P2O5)、速效钾(K2O)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土壤养分速测仪,筛选育苗基质测定的适宜浸提剂用量、固液(基质与水)浸提比例和浸提时间以及仪器读取数据与常规法测得的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换算方法.[结果]土壤养分速测仪水解性氮测定值略高于常规法,速效钾测定值接近常规法,有效磷测定值低于常规法.[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测定育苗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了解螯合剂等肥料增效物质对不同磷源磷素释放效果的影响,可为全面认识螯合剂对磷素释放后在液相中的赋存形态提供依据。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和五种磷酸盐矿物[磷酸氢二钙(DCP)、磷酸八钙(OCP)、羟基磷灰石(FA)、铝磷(Al-P)、铁磷(Fe-P)]作为磷源,通过实验室化学浸提试验,研究了螯合剂(EDTA-2Na)对不同磷源的磷素释放率和释放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螯合剂对不同磷源磷素的释放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同磷源的磷素释放率均随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值均显著下降,DCP、OCP、FA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例则显著增加,而Al-P和Fe-P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例变化不大;(3)浸提液中的磷只有极少量以游离态磷酸根的形态存在,3.00 g·L~(-1)的DETA-2Na处理下,DCP、Al-P和Fe-P浸提液中游离态的磷酸根占总磷含量的比例分别仅为0.43%、1.12%、0.63%;(4)螯合剂对不同磷源磷素释放后,溶液中总磷与相应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正> 用奥尔逊法测定石灰性和中性土壤有效磷,是较好的方法.这个以"HCO_3~-"为基础的浸提液,受温度影响很大.为了提高分析质量,我们初步开展了此项工作的研究.用0.5N NaHCO_3(奥尔逊液),分别在温度10、15、20、25、30℃条件下,浸提六个土样(每个土样均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在室温20℃左右显色测定;以20℃浸提土壤有效磷为对照,对其它温度的有效磷进行单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将影响ASI浸提剂提取无土栽培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因素固液比(基质质量∶ASI浸提剂体积)和振荡时间进行L9(3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和有效钾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 g∶20 mL,ASI浸提液50 mL,振荡时间15 min。将7种代表性基质分别用改进的ASI法和常规方法(Olsen法和1 mol/L中性NH4OAc法)测定有效磷、有效钾,结果表明,虽然改进的ASI法与Olsen法在有效磷测定中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相关方程为PASI=2.141 3POlsen-8.238 6(r=0.839 4);改进的ASI法与1 mol/L中性NH4OAc法在有效钾测定中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可用改进的ASI法来同时测定无土栽培基质中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选出森林土壤有效磷测定过程中最优的脱色剂,比较了无磷活性炭粉、分子量为1200万的聚丙烯酰胺以及DM301大孔树脂3种材料对5种森林土壤碳酸氢钠(pH=8.5)浸提液中的有机质进行吸附分离的效果,采用直接比色法测定了浸提液中腐殖酸的浓度.并比较了这3种材料自身的含磷量、对可溶性有机质(腐殖酸溶液)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浸提液中磷吸附性的差异.结果 表明,聚丙烯酰胺对配制的腐殖酸溶液吸附效果最佳,滤液呈无色透明状,而无磷活性炭对土壤浸提液的有机质去除效果最好,大孔树脂吸附效果最差.因此,在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过程中,无磷活性炭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酸度的氟化铵溶液对酸性粘土中的有效磷进行了浸提,并对其进行测试。着重研究了测试过程中胶体溶液的形成条件以及溶胶凝絮后对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为避免胶体溶液的形成,对此类酸性粘土可采用0.045mol/L HCl-0.03mol/L NH4F浸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稻土中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与磷酸盐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种不同来源(吉林永吉、黑龙江东宁、天津宝坻、天津塘沽、四川邛崃和江西南昌)的水稻土为材料,对水稻土浸提液和泥浆进行厌氧培养试验,向培养体系中添加磷酸盐后,使土壤浸提液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30.97,61.94,123.88,247.66和371.64mg/L,泥浆培养体系中最终磷含量分别为52,103,206,413和619mg/kg,均以不添加磷酸盐为对照,测定培养期间土壤浸提液和泥浆中Fe(Ⅱ)、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土壤浸提液培养试验中,添加30.97mg/L的磷酸盐对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371.64mg/L)磷酸盐对Fe(Ⅲ)还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采自江西南昌和四川邛崃的水稻土浸提液中Fe(Ⅲ)还原比较迅速,而采自吉林永吉和天津塘沽的土壤浸提液中Fe(Ⅲ)还原较为缓慢;采自天津宝坻和四川邛崃的土壤浸提液中Fe(Ⅲ)还原微生物对磷酸盐质量浓度的适应范围较大,采自江西南昌、吉林永吉、黑龙江东宁的酸性水稻土浸提液中Fe(Ⅲ)还原微生物对磷酸盐质量浓度变化比较敏感;有效磷质量浓度在不同pH值的土样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采自江西南昌、吉林永吉、黑龙江东宁的酸性土壤浸提液体系中有效磷质量浓度没有明显改变,而采自天津宝坻、四川邛崃、天津塘沽的石灰性土壤浸提液体系中有效磷质量浓度在培养初期呈降低趋势。在泥浆厌氧培养试验中,磷酸盐对Fe(Ⅲ)还原的影响程度与土壤浸提液的培养试验相比明显减弱,通过Fe(Ⅲ)还原特征参数可以看出,不同磷酸盐处理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被固持的有效磷随Fe(Ⅲ)还原过程的进行被不断释放,有效磷的增加幅度与Fe(Ⅲ)还原能力的排序一致;在碱性水稻土中,加入的磷酸盐在培养前期被大量固定,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厌氧环境中的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与磷酸盐质量浓度相互影响,高质量浓度磷酸盐对Fe(Ⅲ)还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磷酸盐对Fe(Ⅲ)还原的影响与pH值有关,在酸性条件下,随着Fe(Ⅲ)被微生物还原成Fe(Ⅱ),被吸附的磷得以释放,有效磷质量浓度增加;在碱性条件下,有效磷质量浓度随Fe(Ⅲ)被还原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