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势对巴什拜羊羔羊早期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对去势和未去势巴什拜羊羔羊进行对比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羔羊的早期去势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且不利于其增重。未去势的羔羊,增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绵羊去势的方法多种,哪种有效,且有利增重,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场于1982年搞了六种去势方法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法1.试验羊群选择当年9个月龄的小公羔羊,同群饲养情况下的,体质健康无病,中等膘情的52只,分六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2.去势方法1组(阉割组):切开阴囊,捻转摘除睾丸,试验羊10只。2组(无血去势组):用意大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利于品种改良,绵羊中的不留种用公羔应早期去势育肥。绵羊公羔的去势育肥,不仅可剪毛利用,而且肉质好,增重快,屠宰率高,亦可避免非种用羊的野交乱配影响羊群的改良效果,绵羊公羔的去势时间以30~40日龄为宜,此时去势,羔羊伤口愈合快,易于恢复健康。去势羔羊可适当进行补饲,以提高其增重。在中等营养水平情况下日增重可达0.2公斤,屠宰率达50%左右,剪毛量可达2.97公斤。一般去势断奶公羔用青干草或混合饲料补饲四个月,当年初生羔羊去势育肥到10月龄时即可屠宰,此时不仅肉质好,而且经济效益也最佳。 (贵州省毕节地区牧科所) 周佳清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及其杂交羔羊育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对滩羊、小尾寒羊、寒滩F1和萨寒F14组(36只)3月龄去势羔羊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全舍饲5个月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萨寒F1各月龄增重、日增重都比其它3组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各组羔羊随着年龄的增加,采食量的增长,相对生长速度都逐渐下降。结论: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选用优良父本杂种羊进行肥育,适时屠宰,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4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_1羔羊与阿勒泰羔羊各21只,在相同的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2个月短期育肥,比较羔羊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6月龄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和阿勒泰羊羔羊体重分别为41.47 kg和38.75 kg;日增重分别为0.25 kg和0.20 kg。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体重和日增重均明显高于阿勒泰羔羊(P0.05),说明德国美利奴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羊的日粮配合精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羊壮宝",饲喂7月龄的萨福克羔羊,研究其对羔羊增重性能的影响。经过4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羊壮宝"的试验组与未加添加剂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试验组羔羊的日增重提高了92%,试验组每只羊比对照组羊只每天多收入1.57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选自青海省乐都区附近羊场购进的小尾寒羊成年羊及寒杂羔羊各10只,分成成年组和羔羊组,每组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实验,成年羊增重效果不明显,而羔羊增重效果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1肉羊育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育肥组群原则凡不作种用的羔羊和淘汰的老、弱、瘦、残羊都可用作育肥。先对它们进行去势、驱虫、灭癣、修蹄,然后按老幼、强弱、公母进行分群和组群。这样,有利于羊的生长发育。但一般而言,幼龄羊比老龄羊增重快,肥育效果好。1~8月龄的羔羊生长速度最快,且主要生长肌肉,选择断奶羔羊作肥育羊,生产出的肥羔肉质好、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肇州县杏山乡杏茂村养羊大户徐德芳,从1986年开始,对公羔羊采取生后去势宰前育肥当年出栏的办法,三年来共生产育肥羔羊156只,平均每只羔羊较常规饲养的同龄羊多增重5千克,增收20元。他的主要做法是: 1.生后去势公羔出生后,立即进行结扎去势。去势方法是:公羔呈侧卧式保定,术者用左手握紧阴囊基部,将睾丸轻轻挤压到阴囊底部,然后在阴囊基部用胶皮筋缠绕结扎。结扎7~10天阴囊下部萎缩、脱落。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去势和未去势小尾寒羊羔羊进行了对比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羔羊的早期去势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且不利于其增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云南黑山羊频密产羔模式下的繁殖效率,开展了云南黑山羊两年三产频密繁殖试验,对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云南黑山羊的胎均产羔数、羔羊断奶成活率、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舍饲条件下胎均产羔数2.34只±0.72只,放牧+补饲条件下胎均产羔数1.90只±0.64只;2舍饲羔羊断奶成活率89.75%,放牧+补饲羔羊断奶成活率91.14%;3不同饲养方式下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选择平均体重为26.6kg的无角多赛特断奶大羔羊22只.平均体重为49.3kg的无角多赛特育成羊48只,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羊只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00mg/kg的茶黄酮,研究茶黄酮对羊只生长和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黄酮可提高羔羊和育成羊的增重效果.和对照组比较羔羊提高增量9.8%(P〉0.05),育成羊提高增重6.1%(P〉0.05);在饲料中添加茶黄酮可使羔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64%,使育成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可有效预防羊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选好羊1.选好品种。首先要选购国外的肉羊良种与本地羊或小尾寒羊杂交的后代,其次要选购我国的一些优良的地方品种,如乌珠穆泌羊、东北细毛羊等,这样的羊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2.选购未去势的公羔。未去势公羔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均高于去势的羔羊,尤其是小尾寒羊更是如此。公羔去势后,生长激素受损,生长缓慢且肉中易积累脂肪,肉质差。3.选购断奶重大的羔羊。羔羊的育肥终重与断奶重有关,一定要选断奶重大的羔羊。  相似文献   

14.
以天祝藏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为试验对象,探讨高寒牧区羔羊的最优育肥模式。采用全舍饲方式进行羔羊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育肥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并分析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藏羊与细毛羊的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细毛羊增重显著高于藏羊(P0.05)。藏羊在饲喂量为0.25kg/d时,增重效果最优,经济收益达到38.7元/只;细毛羊在饲喂量为0.3kg/d时,增重效果最佳,经济收益达到180.6元/只。说明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育肥品种,以0.3kg/d的饲喂量是高寒牧区最优的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小尾寒羊公羔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18.12±2.86)kg的3月龄小尾寒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去势组,每组12只,2个处理组分栏饲养,去势组公羔手术摘除睾丸。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记录羔羊初始体重、末重以及日采食量。正试期结束时每组随机选择4只羔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择6只屠宰,检测去势对公羔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势使羔羊日增重降低26.9%(P0.05),耗料增重比增加50.5%(P0.05),对羔羊末重及日干物质采食量无影响(P0.05);去势对公羔能量代谢、氮代谢及其他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去势对公羔屠宰性能、内脏重及消化器官重量无影响(P0.05);去势对公羔肉pH24h、肉色、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以及粗灰分无影响(P0.05);去势显著降低了公羔肌肉中亚油酸、二十一碳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三碳酸、二十四碳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P0.05),对其他18种脂肪酸含量无影响(P0.05);去势对公羔肌肉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无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小尾寒羊公羔3月龄去势降低了羔羊生长性能,改变了羊肉中部分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饲料配方对80只12月龄放牧藏羔羊(其中40只纯藏羔羊,40只含75%藏羊血液藏陶杂交羊)进行90 d全舍饲育肥,两组试验羊每天供给相同量精粗料,试验结果表明,藏羔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末增重分别为12.78 kg和8.85 kg,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提高3.93 kg;试验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142 g和98 g,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44g,差异显著(P0.05)。藏陶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总增重分别为14.36 kg和13 kg,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提高1.36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159.56g和144.44 g,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15.12 g。同时,试验Ⅰ组羊育肥经济效果高于试验Ⅱ组。表明试验Ⅰ组饲料配方更适于本地藏羔羊育肥生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择健康无病的3月龄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羔羊36只,按照单因子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含不同氨基酸水平的补饲料,研究氨基酸对羔羊生长和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含0.5%赖氨酸和蛋氨酸预混料羔羊组(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216.89 g,含0.25%赖氨酸和蛋氨酸预混料羔羊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199.78 g,均高于不含氨基酸的羔羊组(对照组175.56g)(P<0.05)。2组羔羊只均获利分别比对照组高21.76元和11.6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4种羔羊料对云南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47日龄黑山羊羔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沿喂商品羔羊颗粒料(A),试验组饲喂断奶前、后两阶段羔羊粉料(B、C、D),粗、青补料相同,自由采食,试验期66 d,断奶前23 d,断奶后43 d。结果表明:①试验羊全群断奶前后日增重分别为164.25 g和173.10 g,超过和达到NY/T816—2004相应较高指标;②试验羊全群断奶前后日干物质采食量0.15~0.19 kg和0.59~0.66 kg,未达到NY/T816—2004相应水平;③C、D、B组断奶后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A高16.41%、9.02%、1.42%,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④公母羔羊断奶前日增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断奶后日增重性别间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后较断奶前分别增加16.43%和-16.86%。结论:羔羊料有利于羔羊生长性能的发挥,断奶前后两阶段料比单一料饲喂效果更好,公母羔羊生长性能差异在断奶后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缩短公羔饲养时间,提高绵羊出栏和出肉率,提高养羊经济效益,以促进养羊业大发展,特进行本试验,以期通过试验使每只羔羊当年多增重5公斤左右,出肉率提高5%以上,并使肉质更鲜嫩、肥美,适合各种深加工。一、试验内容(一) 公羔宰前育肥试验(二) 影响羔羊育肥有关因素试验1.羔羊去势对育肥效果的影响。2.不同育肥季节对羔羊增产效果的影响。3.母羊妊娠后期补料对羔羊初生重的影响。4.羔羊离乳前补料对离乳重的影响。二、试验方法1.试验时间试验从1984年10月开始至1985年12月结束。84年进行宰前育肥试验。85年进行影响育肥有关因素试验。试验点选在万宝乡中华村养羊专业户徐井田家。2.供试羊的选择与分组选择品种、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羊做供试羊。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在思南、桐梓、金沙等9个县(市)实施牛羊寄生虫病防治程序以来,我们对9县(市)牛羊因寄生虫病所致的死亡率,增重、出栏、繁殖等生产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1995年死亡耕牛6057头、羊7803只,较1994年减少死亡牛942头、羊1709只;1996年死牛5321头,羊6677只,较1995年减少死牛736头,羊1126只,驱虫牛较未驱虫牛平均只增重多9.7kg、羊多增7.6kg.1995年出栏牛51683头、羊133029只,较1994年多出栏年2100头、羊25461只,1996年又比1995年多出栏牛7649头,羊299093只,1995年产犊152874头,羔羊248318只,较1994年多产犊830头,羔羊1939只,1996年又比1995年多产犊2084头,羔羊2414只,年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10.5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