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素芹 《齐鲁渔业》2002,19(12):30-30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窒息死亡降低成活率。因此,冬季鱼池要及时补充氧分。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 一、生物增氧 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是越冬水体氧量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每亩可以各施0.5~1kg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封冻前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殖,降低后期水体含氧量。  相似文献   

2.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1):31-31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窒息死亡降低成活率。因此,冬季鱼池要及时补充溶氧。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1生物增氧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是越冬水体含氧量的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每667米2可以各施0.5~1千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封冻前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  相似文献   

3.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类窒息死亡,降低养殖成活率。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1.生物增氧 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放出氧气,是越冬水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向越冬池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可以施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kg/亩~1.0kg/亩,提高水体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封冰前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殖,降低越冬后期水体的溶解氧含量。2.注水补氧 …  相似文献   

4.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窒息死亡造成损失。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类窒息死亡,降低养殖成活率.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冬季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底层栖息,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类窒息死亡,影响越冬成活率。下面介绍几种越冬鱼池的补氧措施:  相似文献   

7.
蟹虾池应用纳米微孔管底层增氧系统高产高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微孔管底层增氧系统具有曝气功能,它原先应用于污水的处理。由于这一系统增氧的独特性,它能及时增加虾蟹池水中溶氧,特别是底层溶氧,有效解决虾蟹鱼养殖过程中的缺氧问题,降低养殖水体有毒气体的含量、减轻池底淤积层的形成、改善池底土壤性状等,适合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需要,对改善养殖鱼类品质、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单产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冬季,如发现越冬池出现溶氧量突然下降,鱼类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大批死亡。越冬池应急增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增氧。  相似文献   

10.
<正> 越冬是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冬季冰封期内,如何保证冰下水体足够的溶氧量以满足鱼类的需要,是越冬问题的焦点。为使不缺氧,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打冰眼、注新水、原水循环、注入空气或氧气等方法,但这些措施存在增氧效果差,耗费人力物力或降低水温等缺点,未能很好地解决鱼类安全越冬的问题。对于越冬水体的生态环境,鱼类生理适应以及管理技术问题,过去国内有关科研、教学部门做了不少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可是,一般研究工作对冰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增氧效果都注意不够。1979~1981年春,  相似文献   

11.
一、鱼类越冬过程中的关键技术1.原池越冬前的底质处理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单单是合适的水温,还有适宜的水质条件和溶氧水平。由于越冬阶段,鱼类的投喂量极少,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残饵对水质的影响也有限,对水体底层水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池塘的底质。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2.6亿元。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功率,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问题。一、越冬前的准备1、清理淤泥和杂物过厚大量淤泥会消耗水体氧气,有时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应在鱼类越冬前进行清理。同时除掉池坡上的杂草,以防杂草在越冬期间腐烂,耗氧恶化水质。  相似文献   

13.
侯仕营 《齐鲁渔业》2011,(11):43-43
1强降雨对海水养殖业造成危害的原因 1.1大量淡水进入池塘,使得池水上部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截了水体上、下溶氧的流动,导致养殖水体严重分层。 1.2大量杂藻腐烂变质沉积池底,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增加了有机耗氧量,使底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海参缺氧窒息死亡。 1.3强降雨导致外海表层水盐度大大降低,限制了池水的交换量,导致养殖池塘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在2012年年底,我县的越冬水体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越冬户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全力抢救。经过全省水产专家和一线生产者的长期不懈探索,已经总结出了许多冬季增氧办法,在此予以列举,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增氧机的增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氧机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 ,而且可以增加池水溶氧 ,改善水质 ,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 ,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 ,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 ,促进生长 ,使亩产大幅度提高。1增氧方式的比较增氧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充气式增氧、机械表面增氧、射流式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等。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比较常用的是鼓风充气增氧、机械表面增氧、射流式增氧这三种方式。1 .1 充气式增氧它的操作过程是使压缩空气或纯氧通过扩散器将氧传递到水中。当压缩空气或纯氧加压后通过水底安…  相似文献   

16.
梁贺 《科学养鱼》2002,(12):46-46
一、越冬期间鱼类死亡的原因1.越冬池水中缺氧水中缺氧是造成鱼类冬季死亡的原因之一。缺氧的因素一是由于池水清瘦,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太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消耗。二是越冬池选择不当,鱼池面积过小,池内有机物、水草、杂鱼过多,这些常会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三是池水太浅,放养鱼的密度大,加之天气冷,冰层厚导致水中缺氧。四是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或产生有害气体,造成鱼塘溶氧不足。2.鱼体消瘦鱼在冬季身体消耗量大,长时间越冬,鱼的体重会减轻10%~15%,加之越冬前培育不好,在冬季体内积累的养分和脂肪不够…  相似文献   

17.
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水质指标的管理。1 PH值 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pH值要求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生产实践表明,管理不善,越冬鱼种池水体pH值一般偏低。对此,可采取以下两项管理措施:(1)挂石灰袋。在日常管理监测中,倘若发现pH值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8.
冰下增氧是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好或措施不当,会造成全池鱼类缺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北方采用的鱼类越冬技术主要是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以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提高鱼类越冬的密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增氧技术,使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输气管道。其缺点是造价高于一般增氧机械,但优点也很明显,由于输气管道密布微小出气孔且气孔直径小,能够形成细微的气泡,充分增加了气液交换面积,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更丰富,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夏季池塘缺氧的情况;输气管位于池塘底部,能增加底部有机质的曝气,从而使池塘水质得到有效提升。微孔增氧技术可用于鱼、虾、蟹类的养殖,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氧,二是低温。越冬期,越冬鱼类会受到水体环境、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采用越冬前水质调控技术、越冬期间生物增氧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机械增氧技术、化学增氧技术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综合的方法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