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该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马属动物贫血、消瘦、出血和水肿为主。一旦发生,能给马、骡、驴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马传贫的综合预防和控制,及时有效地扑灭疫情,为马属动物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成为防治马传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特征是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以及临床反复发作,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1日,法国中部Barjouville地区的一个农场暴发了马传染性贫血,病马1匹,22匹疑似。  相似文献   

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传染性贫血防制工作的流行病学、防制措施及其效果,对新疆养马业带来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曾给呼伦贝尔地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几十年来,由于陆续采取了检疫、隔离、扑杀、消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同时应用ID、ELISA、和斑点试验(DB)等血清学检测方法,1976~2002年共进行马传贫检疫566581匹,扑杀12461匹,检疫阳性率由1965年的9.1%下降至2002年的0.64%,使呼伦贝尔地区马传贫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马传染性贫血的老疫区,新疆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全疆马传贫防治工作。先后经历了疫情的确认、综合性诊断结合药物治疗、免疫、检疫净化、达标考核验收等5个阶段。本文对新疆防治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按照国家防治规划的要求和新疆的防治现状,对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引起马属动物以贫血,持续感染,反复发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重要成员,二者在基因组结构,复制方式和相似的蛋白种类及功能,传播方式和致病机理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近年来,随着HIV研究的展开带动了EIAV分子生物研究的发展,EIAV是慢病毒系统中结构最为精确的病毒,为研究人艾滋病提供了绝好的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以马的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该病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我市多次发生和流行,严重地影响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及省局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严格检疫、监测、预防注射、扑杀病畜和阳性畜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到80年代中期,马传贫疫情得到控制,并于1995年通过农业部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11.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equine infectious anemia,EIA)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缩写EIAV)引起的马、骡、驴的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普洱市自1977年以来开展的马传贫普查工作进行了回顾,详细介绍了普洱市历年来马传贫检疫、净化、免疫情况、流行病学概况及特点。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得出通过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淘汰、无害化处理、免疫注射、加强流通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是马传贫防控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普洱市自1999年开始至2016年检测结果全为阴性,从1997年停止注射疫苗至今已有20年。对照农业部标准,普洱市马传贫已达消灭标准,并于2016年11月通过考核验收。  相似文献   

13.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以反复发作、贫血和持续病毒血症为特征.武宣县为马传染性贫血疫区县,20 世纪60 年代,曾多次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病例,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几十年来,武宣县按照农业部要求,坚持"以防为主"方针,采取检疫、监测、扑杀等综合...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是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其基因组结构与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nn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Ⅰ)相似。马传染性贫血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慢性感染,以发热、贫血为特征,耐过马呈隐性感染并终身带毒。20世纪70年代初期,Coggins博士建立了检测感染马血清抗体的琼脂扩散试验(AGID),成为检测EIA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是继传染性法氏囊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就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多发生于4周龄以内的雏鸡,其中1~2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可导致贫血、出血、免疫抑制,并且能加剧同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危害性非常大,易给广大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传染性贫血是马、驴、骡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我国多次发生和流行。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一下马传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是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主要是以发热(稽留热或间歇热)为主的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特征.在发作期(有热期)症状明显;在间歇期(无热期)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马传贫病毒是RNA性病毒,但在增殖的初期(12h以内),尚有一段时间依赖于DNA.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20℃时,可保持病毒力6个月到2年,日光照射经1~4h死亡.2%-4%氢氧化钠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均可在5min内杀死,煮沸立即死亡.在动物中只有马属动物对马传贫具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20.
马传染性贫血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病毒病。1971年传入平顶山地区,1978年达到流行高峰,疫情曾波及当地四县两市,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市积极开展群防群制活动,采取了清群、扑杀、消毒、免疫等综合防制措施,历经25年的不懈努力,达到了国家农业部部颁该病考核验收的最高档次-稳定控制区标准,创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综合防制家畜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