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香气物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材料,花后1周进行疏果处理,单穗留果量分别为40粒(L40)、60粒(L60)、80粒(L80)。应用GC-MS定量定性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果实中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并应用qRT-PCR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留果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明显,L40处理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 L60处理果粒较小、穗形不紧凑; L80处理果实成熟不一致且杂含大小果。3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L4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在成熟期,C6化合物含量在L60处理果实中较高;而萜烯类物质总含量则在L40处理果实中最高,且单个萜烯物质如芳樟醇、香叶醇等其含量同样明显高于L60和L80处理。另外L40处理较其他处理其果实中各种萜烯物质含量下降更慢,某些萜烯类物质如顺式氧化芳樟醇、香茅醇保留时间更长。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分析表明,葡萄醇脱氢酶基因(VvADH)转录表达与果实中醇类物质含量极显著相关。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VvDXS)转录表达受留果量处理影响明显,且与萜烯物质总量极显著相关。L40处理果实Vv DXS表达整体趋势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单穗留果量为40粒处理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后期香气物质积累及保存,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的合适挂果量和采收期,以9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每2个(F1)、3个(F2)、4个(F3)、5个(F4)新梢留1串果穗的4个处理,以1个新梢留1串果穗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在延迟采收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落叶后的枝条营养储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挂树时间的延长,果实软果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单粒质量、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挂果量的减少,果实软果率和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单粒质量和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减慢,枝干全氮、全磷、全钾和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在果实成熟后63 d,所有处理的软果率达到50%左右。CK、F1、F2、F3、F4的果实单粒质量比成熟期显著降低的时间分别为果实成熟后42、42、49、63、70 d。F2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最高,在果实成熟后77 d达到22.06%。综合果实品质和枝条营养积累情况,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黄河故道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阳光玫瑰葡萄挂树保鲜的适宜采收期为果实成熟后45 d左右(10月中旬),留果量为每3个新梢留1串果穗,即6.25~7.50 t/hm  相似文献   

3.
以4年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处理对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及实际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负载量增大,树高、冠径、新梢长度和干周增长率降低,单果重、果形指数变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变化。负载量越大,落果越严重,实际采果数远低于预期处理,导致总体产量与中等负载量水平相差无几。综合分析认为处理3为较适宜的负载量水平,即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积留果1.50~2.00个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葡萄栽培技术中适宜水肥一体化的配套营养液配方,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营养液中葡萄必需的三大元素不同浓度对葡萄生长情况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萌芽到开花前,施用不同氮素浓度的营养液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葡萄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面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急剧上升,同时,葡萄新梢的成熟时间大大推迟,其中营养液配方处理A_4与A_1相比,新梢成熟期推迟18d。在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施用不同磷、钾素浓度的营养液也会影响葡萄的营养生长、结果及果实内含物含量,以营养液配方处理B_3对葡萄的影响效果较好,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果皮花青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应广东地区及其相近气候地区栽培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2016年对引进的10个葡萄品种成龄树的物候期、生长和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和品质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薄膜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萌芽期为2月中下旬,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7月;夏黑、巨峰等7个品种生长势最旺,其余3个品种长势中等;8611产量最高,其次是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温克、红巴拉多、巨峰,产量达5 644.48 kg/hm~2;10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8%~18.47%,其中以夏黑、红巴拉多、阳光玫瑰、玫瑰香含量最高,口感较好。综合而言,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广东地区设施栽培推广;红巴拉多、温克、东方之星品质良好,能调节果实成熟期,可作为搭配品种适当推广;8611、红富士、泽山一号、玫瑰香品质或产量欠佳,不适宜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适宜负载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树体生长发育、枝叶营养、果实品质和花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处理1(单株留果396个)和处理2(单株留果470个)于周增长量相同外,随着负载量的增大,干周增长量、延长梢长度和粗度均逐渐减小;除处理3(单株留果550个)和处理4(单株留果627个)单株枝量无显著差异外,其它4个处理单株枝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以处理6(单株留果826个)单株枝量最大,处理4单株枝量最小;随着负载量的增大,各类枝占单株枝量的比例、各类枝叶量、单株叶量、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均无明显变化规律,而叶面积系数逐渐减小;枝条和叶片N、P、K、Ca、Mg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枝条和叶片中Fe、Zn含量均以处理1最高,且处理1枝条Z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当666.7m^2负载量在2500~4000kg范围内时,枝条和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着负载量的增大均逐渐增加;随着负载量的增大,果实品质指标变化不尽相同;处理4的枝条成花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处理2、处理3和处理1,处理5和处理6枝条成花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火焰无核葡萄果实负载量的减小,果实的单果粒重量增加,当留果量为20穗时,单穗重量最大,达到0.91kg,单位面积产量最大达到2 645.77 kg,而且着色指数为Ⅳ,果品外观较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6.8%,总糖含量也最高,达到14.5%;当留果量最多(30穗)时,有机酸含量也最高,达到18.85%,另外随着负载量的增加,Vc含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说明负载量过多会影响葡萄果实的糖酸比以及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赤酶素(GA3)与塞苯隆(TDZ)组合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和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影响,为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葡萄保果和膨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巨玫瑰葡萄生理落果初期和膨果初期用25.0 mg/L GA3+2.5 mg/L TDZ浸蘸果穗,测定分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基本生理指标及苦涩味物质含量.[结果]25.0 mg/L GA3+2.5 mg/L TDZ处理可明显提高巨玫瑰葡萄果实单粒重和增大果粒纵横径;显著降低成熟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下同),抑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从而抑制果实着色;促进果实苦涩味物质(可溶性单宁、类黄酮和总酚)积累.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指数与苦涩味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苦涩味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巨玫瑰葡萄生理落果初期和膨果初期以25.0 mg/kg GA3+2.5 mg/kg TDZ混合水溶液均匀浸蘸果穗,可提高其果实产量和增大其果粒,但会减缓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实着色,并促进苦涩味物质积累,不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负载量对火焰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4个不同单株的留果数量,研究不同负载量对火焰无核葡萄单穗重、百粒重、产量、果实着色程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糖/酸比、新梢粗度和成熟率等的影响,摸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条件下,生产优质、高产火焰无核葡萄果实所需的最适宜负载量。结果表明,合理降低负载量能提高火焰无核葡萄百粒重、单穗重、着色率和果实的品质,在每株留果15穗(处理1)、25穗(处理2)时,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0.5 kg和14.3 kg,比留果45穗(处理4)分别降低了50.1%和32.5%;虽然单株产量降低,但处理1、处理2的百粒重和单穗重分别比处理4增加32.2%、15.4%和49.81%、21.5%,且处理1、处理2的葡萄着色率、TSS含量和糖酸比极显著高于处理4。可见,火焰无核葡萄单株负载量控制在15~25穗,即每667 m~2产量在1 800~2 400 kg时,不论从外观品质还是内在品质来看,都有良好表现,综合性状与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更新老园品种,节约成本,快速提升葡萄经济效益。以4种不同鲜食品种老园更新嫁接及5BB砧木嫁接阳光玫瑰葡萄为调查对象,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不同嫁接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的物候期、结实能力、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选择现有鲜食品种适宜嫁接阳光玫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鲜食品种嫁接对于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果实性状有不同的影响,火焰无核、夏黑、5BB、辽峰嫁接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势、产量和果实品质均优于自根苗,信浓乐、甬优一号综合表现则差于自根苗,其中以火焰无核和夏黑品种嫁接更利于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以火焰无核品种嫁接阳光玫瑰葡萄具有成熟期偏早、果粒大、产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优点,是6个嫁接中最适宜阳光玫瑰葡萄的组合,其次为夏黑品种。  相似文献   

11.
1控制负载量 巨峰葡萄的亩产以1500~2000千克为宜.结果量过大,会造成结果梢生长不良,果粒变小、大小粒现象严重,着色不良,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调整负载量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幼苗生长势弱、投产树产量过高、果穗过大、同一果穗中果粒之间糖度差异大、果面果锈严重和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不规范等问题,自2012年开始,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句容市华阳镇镇江农科所葡萄试验园,通过连续6年对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创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在分析阳光玫瑰葡萄的品种特性及种植现状的基础上,从产地环境、建园、架式、整形修剪、新梢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对葡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新梢萌发期,用不同浓度的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进行浸果穗处理,能抑制葡萄新梢的生长,提高葡萄果粒质量和产量,且对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用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400倍液(有效成分量为12.5 mg/kg)进行浸果穗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探讨赤霉素(GA3)、氯吡脲(CPPU)、噻苯隆(TDZ)、6-苄氨基腺嘌呤(6-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配比组合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阳光玫瑰葡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处理均能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坐果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果梗粗度,可改变果形指数和果实色彩鲜艳度,GA3、CPPU、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加链霉素(SM)处理果实无核化100%,5 mg·L-1以上CPPU或TDZ使果实空心率提高,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试验结果,较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为:第一次处理在花满开后1~2 d, 12.5 mg·L-1 GA3+2 mg·L-1 CPPU+4 mg·L-1 6-BA+200 mg·L-1 SM花序浸蘸;第二次处理在花满开后12~15 d, 25 mg·L-1 GA3+5 m...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阳光玫瑰葡萄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通过测定粒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空心率、有核率、果梗粗度、总酸含量、硬度等外观和风味品质指标,对不同来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的用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进行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处理时,使用日本产药剂果实品质最佳,同时采用短梢修剪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省力化栽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一年两收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夏果和冬果)无核膨大处理的配方与方法,为广西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一年两收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赤霉素(GA_3)、吡效隆(氯吡脲、CPPU)、噻苯隆(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夏果设置10个组合和浓度处理,冬果设置19个组合和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对一年两收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进行无核化及膨大处理。果实成熟后每处理采取5~10穗正常果穗,分别测量果穗长度、果粒数、果粒纵横径、果梗直径等,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结果]不同处理中GA_3+CPPU和GA_3+噻苯隆均能使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阳光玫瑰夏果和冬果的果粒增大,品质提高,但所有处理中,果粒最大、综合果实品质优良的处理为满花后3 d用25 mg/L GA_3+5 mg/L噻苯隆处理第一次,夏果间隔10 d、冬果间隔7 d后用30 mg/L GA_3+2 mg/L噻苯隆处理第二次,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夏果果实平均单粒重为13.40 g,最重果粒达17.44 g,无核率为84.00%,固/酸为33.51;冬果果实平均单粒重为11.32 g,最重果粒为14.96 g,无核率达96.00%,固/酸为25.57。[结论]一年两收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能使果粒显著增大,增加其单粒重,提高其无核率并提升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大棚红双味葡萄负载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棚红双味葡萄负载量试验结果表明,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为1∶1的处理,疏粒的平均穗重、粒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果穗着色好,果粉浓厚,有一定的品质优势,且产量较高;未疏粒的穗重、产量均最高,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为1∶1的处理,翌年萌芽率及果枝率均最高,而在新梢粗度、节间长度、新梢成熟度等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对不同光质的响应,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夜间对盛花后1周的阳光玫瑰葡萄每天进行6 h补充红光、蓝光和白光处理,至果实转色完成后(共8周)停止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光质对果实生长发育期果实单粒重、横纵径、酒石酸、苹果酸及果实成熟采摘时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结果】补光前期(补光1~4周)红光、蓝光和白光处理单粒重、纵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补光后期(补光5~8周)各补光处理均能促进葡萄果实的单粒重、纵径、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红光处理6~8周对果粒横径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下同),增幅为3.1%~8.1%,补光第7周的增幅最大;蓝光处理4~6周对果粒纵径有显著促进作用,增幅为3.8%~5.1%,最大差异出现在补光第6周。补光能增加酒石酸含量,红光在苹果酸代谢中起到积极作用,在果实转色后期能显著降低苹果酸含量5.1%~23.2%。补光对成熟期果实的糖酸比有促进作用,较对照显著增加7.5%~20.6%。成熟期果实生理和品质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补光后果实的单粒重、横径和纵径与果实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发育期进行夜间补充红光、蓝光和白光对提高果实单粒重、果粒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有促进作用;红光在苹果酸代谢中起积极作用,在转色后期促进苹果酸降解。建议生产上在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发育前期补充蓝光,促进果粒拉长,果实发育后期补充红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苹果酸降解,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喷施赤霉素(GA3)对延后栽培酿酒葡萄西拉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降低酿酒葡萄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延后栽培新梢长至3~5片叶的酿酒葡萄西拉新梢和花穗分别喷施2.0、4.0、6.0、8.0和10.0 mg/L GA3,在相应的生长期测定花序长度、果穗形态、枝叶生长状况,果实成熟收获时测产并测定果穗重、果穗纵横径、单粒重、果粒纵横径、单果平均种子数、果蒂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酸含量等性状.[结果]2.0、4.0、6.0、8.0和10.0 mg/L GA3处理的花序长度分别比对照(CK)提高31.71%、39.83%、49.32%、62.48%和82.48%.2.0和4.0 mg/L GA3处理的产量(11177.76和23111.64 kg/ha)、果穗重(146.20和162.32 g)、单粒重(1.42和1.50 g)、果粒纵径(12.18和13.10mm)、果粒横径(11.14和11.46 mm)、种子数(1.69和2.1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2%和19.40%)及酸含量(5.35和6.15 g/L)等均优于其他处理,而6.0、8.0和10.0 mg/L GA3处理的穗轴表现弯曲、硬化,果粒僵化并出现大小粒现象,进而影响果实的单粒重、种子数、果穗重、果粒纵径和横径等性状,降低产量和品质.[结论]对延后栽培酿酒葡萄西拉长至3~5片叶的新梢和花穗喷施4.0 mg/L GA3可拉长其果穗长度,减少人工蔬果工作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红地球、克瑞森无核葡萄、弗雷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葡萄"厂"字型整形中不同株距对葡萄新稍(含副稍)生长量、果实含糖量、果穗重量、果实成熟期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株距可抑制新梢的旺长,限制新梢及副梢的生长量,减少夏季修剪工作量;可提高葡萄果实含糖量、果穗重量及果实硬度;可促使葡萄成熟期提前。应用"厂"字型株距调整技术对葡萄生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