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板仓粳糯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晚稻中熟常规粳型糯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该品种具有糯性强、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低温能力强等特性,理论产量为8 731.5 kg/hm~2,按照八五折计算,实际产量约7 422.0 kg/hm~2。最后,从适时播种、严格种子消毒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粳晚糯是由二晚品种鹰优晚一号的一株不同类型的粳稻糯性单株,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粳糯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早、产量高、结实率高、耐寒性强,最高产量7530kg/hm2,平均产量5707.5kg/hm2。可作二晚种植或作救灾品种种植。此外,还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辽粳41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9年以辽星15/盐粳456为母本,以中间材料W205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685.4 kg/667m~2,比对照增产6.3%;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适宜在沈阳及其以南的中晚熟稻区种植。201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是我所通过多年选育而成的晚稻早熟类型的粳糯新品种,经过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生育期短、米质好、糯性强、易脱粒等多种优良特性,并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2):14-15
宁粳6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50;具有抗性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等优点;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国家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48.8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2.7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24.6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47%;生产中应注意培育壮秧、适期移栽、科学肥水运筹、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6.
盐糯17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的中熟中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盐糯1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武运粳29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以2013年丰产方资料为依据,研究、探明了"武运粳29号"目标产量7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浙粳99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5)。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较粗,穗型较大,落粒性较好,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推广种植。1产量表现经2013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每667 m~2  相似文献   

9.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嘉粳1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2002年在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27.8kg/667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同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69kg/667m^2,较对照增产3.4%。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寒地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本文对龙粳2305的选育经过、亲缘关系、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的栽培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龙粳2305的母本为高产资源龙粳39,父本为优异材料龙盾204,通过人工杂交手段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龙粳2305在2020年获得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27。2017-2018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产量达9 281.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7.9%;2019年生产试验多点平均产量为8 563.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8.2%。该品种为主茎11片叶早熟粳稻品种,全生育期日数130 d左右,适合种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有效活动积温2 400℃以上的地区,该品种在多年多点鉴定中丰产性突出,株型紧凑,不早衰,抗倒、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1.
镇糯19号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2016年和2017年试验示范表明,镇糯19号在桐城市作单季粳稻种植为中熟品种,产量较高,糯性好,具有穗粒并重型经济性状、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转色佳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镇糯19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粳42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丰11848为母本,系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46.6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85.1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优质、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辽粳401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58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秧苗深绿色,叶片直立向上,抗性较强,插秧后缓苗较快,分蘖力中等偏上,高抗稻瘟病。连续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6.3 kg/667m2,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合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稻200505。该品种2006年被江苏省确定为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华粳5号在我省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等特点。泗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694.5kg/hm2;2005年特殊的自然灾害(秧田期灰飞虱大发生,拔节孕穗后低温连阴雨)平均产量8275.5kg/hm2,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0%。1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886kg/hm2,与对照镇稻88相当;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487.5kg/hm2,比…  相似文献   

15.
辽粳132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粳132米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米质指标综合评价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90.3kg/667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1%。辽粳132抗病性较好,中抗穗颈瘟,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文早糯1号是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鑫盛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常规早籼中熟糯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作为特种稻审定品种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该品种熟期适中,分蘖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糯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泉糯669是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粳糯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较当粳8号早熟8.5 d,解决了沿淮地区稻麦茬口紧张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晚粳糯春江糯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春江糯2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新品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糯性好,酿制的绍兴黄酒品质优良。其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适宜在浙江省单、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稻200505.该品种2006年被江苏省确定为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华粳5号在我省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等特点.泗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 694.5kg/hm2;2005年特殊的自然灾害(秧田期灰飞虱大发生,拔节孕穗后低温连阴雨)平均产量8 275.5kg/hm2,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0%.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糯玉米鲜食市场的需求,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用Qw200为母本,Qw21为父本组配,经多年杂交选育,获得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黔糯868。黔糯868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3年贵州省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14个点次黔糯868平均产量854.3kg/667m~2,较对照增产4.3%。该品种适宜在贵州省中上等肥力土壤及重庆市海拔800m以下区域作鲜食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