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原花色素是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具有非常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以云南地区滇橄榄树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其树皮、树芯、树枝、树叶的原花色素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树枝原花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对树皮原花色素抗氧化能力及与维生素C(vitamin C,V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枝的原花色素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树皮、树叶、芯材。同时,树枝中原花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7,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能达到3.85%。滇橄榄树皮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佳,原花色素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自由基清除率高达88.55%,且抗氧化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水层仍然含有部分抗氧化成分。原花色素和VC以质量比为3∶1,1∶1,1∶3进行复配后的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8.84%,91.27%,91.05%,协同作用强弱顺序为1∶11∶33∶1。  相似文献   

2.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局部梧酰化的聚原翠雀定,具有比原花青定抗氧化活性更强的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水为提取剂,通过强化提取、絮凝沉降、溶剂萃取、吸附分离等手段从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产物,并经花色素反应定性和IR谱图鉴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蒸汽渗透压法(VPO)测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其分布,产物中95%以上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1705(相当于聚合度4-5),其余组分的Mn为798。用化学法测定目标产物分子中C-3的掊酰化度为38%。生物活性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目标产物能明显抑制油脂过氧化;络合Fe^2+金属离子能力为181mg/g;1mg目标产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速率为0.23mg/min,清除率为92%(试验浓度:产物与DPPH质量比为1:1.8),强于马尾松树皮原花色素试样。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杨梅树皮提取物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天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荆。  相似文献   

3.
黑荆树树皮原花色素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黑荆树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以水、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黑荆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进行了探讨,通过测定其总抽出物含量和原花色素粗提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并重点对原花色素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利用MTT比色法对原花色素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了其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黑荆树树皮是一种富含原花色素的植物资源.提取溶剂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不仅可以得到较高提取率的原花色素,而且所得原花色素粗提物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黑荆树树皮原花色素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 70%,提取温度 60 ℃,液料比7∶1.体外癌细胞培养的抑制作用测试结果显示,黑荆树树皮提取得到的原花色素粗产品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有中效,分别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弱效.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黑荆树树皮中原花色素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泡桐(原变种)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70%丙酮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4种苯丙素苷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花苷(1)、异毛蕊花苷(2)、campneosideⅡ(3)和isocampneosideⅡ(4)。化合物1和2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桐(原变种)果实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苷化合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溶及水溶性部分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的结构及安全性,对黑荆树皮原花色素的结构类型、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以及对小鼠肝肾病理学组织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黑荆树皮中的原花色素主要以原刺槐定为主(约占70%),并含有较少原菲瑟定(约占25%),而且黑荆树皮中的原花色素低聚物主要是由二、三聚体组成,单体几乎没有。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的小鼠经口半致死量(wLD50)为3.970 g/kg,95%平均可信限为3.074~4.674g/kg。按照毒理学分级为低毒物质。将死亡小鼠进行解剖,脏器颜色正常,并没发现有肿大、缩小或病变等症状。当一次性服用达一定剂量,10 d后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存活小鼠肝肾组织正常。研究表明,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毒性不高,安全性好,对小鼠代谢的器官并不会造成病变和伤害。  相似文献   

6.
芦丁是从槐米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合成曲克芦丁的原料。我国槐米年产量达7000多吨,折合芦丁1400吨,多以槐米和粗芦丁出口,利润很低。随着药品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均要求以纯芦丁作为合成曲克芦丁的原料。芦丁中的植物性杂质如皂甙、树胶、粘液质、脂肪酸、挥发油等表面活性物质很难除去。精制芦丁一般采用甲醇加热精制,上述杂质可溶于热甲醇。当溶液放冷时,部分杂质随芦丁一起析出。这些杂质在后续合成过程中很难除去,影响到用药安全,如注射给药可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GBE)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作者几年来对银杏叶提取物(GBE)生产和工艺研究,在分析了银杏叶化学成分及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对影响银杏叶提取物产品质量及得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银杏叶质量(包括繁殖方式、枝条年龄、施肥种类、采叶季节、贮存时间及银杏叶贮存含水量等)、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是影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及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文中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8.
原花色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与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花色素是多酚类物质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食物及饲料中占很大比例,对于人和动物体具有不可忽视的生理作用。但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结构复杂,并且具有聚合物的性质,因此关于这类物质的研究远不及其它简单多酚。本文概述比较了儿茶素单体、原花色素二聚或三聚体及原花色素多聚体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及其生物利用,总结了原花色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降解机理,简述了不同聚合度的原花色素及其代谢产物在血液中的存在状态和细胞吸收情况。了解这些有助于阐明原花色素的降解过程、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从毛杨梅、余甘子、落叶松3种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原花色素产物.通过测定3种树皮原花色素产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和抑制油脂过氧化能力,综合评价了3种树皮原花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树皮原花色素均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余甘子树皮原花色...  相似文献   

10.
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华 《沙棘》2008,21(1):16-18
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沙棘及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存在于沙棘果实的不同部位中,沙棘种壳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7.93%),沙棘皮渣中原花青素含量最低(0.75%);小试沙棘籽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5.46%,大生产沙棘籽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4.48%,沙棘籽渣提取物经洗涤后的精制产品原花青素含量为47.14%;沙棘籽CO2超临界脱脂原花青素提取率高于溶剂脱脂原花青素提取率。  相似文献   

11.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局部棓酰化的聚原翠雀定,具有比原花青定抗氧化活性更强的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水为提取剂,通过强化提取、絮凝沉降、溶剂萃取、吸附分离等手段从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产物,并经花色素反应定性和IR谱图鉴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蒸汽渗透压法(VPO)测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其分布,产物中95%以上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1 705(相当于聚合度4~5),其余组分的Mn为798.用化学法测定目标产物分子中C-3的棓酰化度为38%.生物活性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目标产物能明显抑制油脂过氧化;络合Fe2 金属离子能力为181 mg/g;1 mg目标产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速率为0.23 mg/min,清除率为92%(试验浓度:产物与DPPH质量比为1:1.8),强于马尾松树皮原花色素试样.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杨梅树皮提取物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天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树皮提取物的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4种木麻黄树皮水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绝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了不同树种和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溶剂对木麻黄树皮提取物组成、绝对分子质量分布影响较大.盐酸-丙酮-水溶液(HAW,1.0%盐酸与丙酮溶液质量比7∶3)作提取溶剂可大幅提高提取物的总固形物和多酚含量.应用激光散射-凝胶渗透色谱(SEC)技术测得山地木麻黄树皮HAW提取物的绝对分子质量为5×102~2×105.木麻黄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高,质量浓度为2g/L的山地木麻黄树皮HAW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1.6%.提取物的组成影响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3.
原花色素的提取通常采取用传统外加热方式的溶剂浸渍法,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等缺点,而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提取时间短和提取率高等优点,成为传统提取技术的一种替代方式。笔者以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常规水浴浸渍法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对原花色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树皮提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和常规浸渍法相比,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原花色素的提取得率,并且不会引起原花色素结构的破坏。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微波辅助提取适宜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提取时间10 min,温度60℃,溶剂为50%乙醇,溶剂和树皮的体积与质量比(mL∶g)为10∶1。在此条件下,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得率分别为239%和278%。两者树皮中的原花色素均以原花青素结构为主,仅含有少量原翠雀素。相同条件下,兴安落叶松树皮比日本落叶松树皮的原花色素提取得率稍低。微波辅助提取法适用于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黑荆树原花色素二聚体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荆树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原花色素,并利用溶剂萃取法得到低聚原花色素含量较高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和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分离纯化制备黑荆树原花色素二聚体,并采用HPLC-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原花色素的粗提物得率高达50.21%,其中含原花色素为40.75%,乙酸乙酯萃取物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可得液相纯度约为60%的组分I(得率约为5%);组分I经FPLC分离,水-甲醇为流动相,得到纯度为91.72%的原花色素二聚体(得率约为13%);HPLC-MS分析表明,原花色素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78,可能是由原花青定的C-4键与原刺槐定的C-8键相连。黑荆树原花色素二聚体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表明:原花色素二聚体的抗氧化活性总体高于儿茶素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标样,当二聚体浓度为60μmol/L时对DPPH清除率大于80%,高于EGCG(约为68%)和儿茶素(约为50%)。  相似文献   

15.
树莓中含有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用溶剂法提取悬钩子中生物活性物质,并测定总多酚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的树莓中总多酚,用福林酚法测定其含量为708.54mg/100g鲜果。通过测定树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树莓中的多酚含量有关。因此,悬钩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用于抗癌活性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以丙酮、乙醇及水作溶剂,研究了黄花蒿全株干粉的3种溶剂提取物及其提取物不同浓度对菜蚜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蚜虫都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浓度升高杀虫时间缩短。LD50结果说明丙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乙醇提取物次之,最次是水提取物。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触杀效果和胃毒效果,表明黄花蒿各提取物均是触杀效果高于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糠醛连续精制技术的系列报告之一。本研究所采用的流程系在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流程,具有第二代连续精制流程的性质。研究属中间试验性质,在生产规模下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新流程的可行性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测定及论证。新流程的主要特点是:①从脱水塔顶馏份水层脱去低沸点杂质并回收糠醛;②连续回收精制塔釜液所含糠醛;③从中和前粗醛水层中回收糠醛;④利用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时精制塔精馏过程可以省略。测试结果表明新流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较原流程可节约设备投资20.0%及金属材料11.9%。产品质量符合工业糠醛国家标准GB 1926-80所规定的优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花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素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它赋予各种花朵、水果和蔬菜五彩缤纷颜色,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对近年来关于花色素分离、提取及纯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竹醋液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62,自引:10,他引:6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竹醋液原液及简单蒸馏的精制竹醋液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竹醋液是一种成分不稳定的混合物,随旋转时间及精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其组分中约80%是水,其它还有有机酸、酚类、酮类、醇类、醛类等80多种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20.
用70%乙醇从大血藤中提取原花色素,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和分离,采用香草醛-盐酸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原花色素含量,并测定各样品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粗提物(CE)、石油醚萃取物(PE)、乙酸乙酯与水两相不溶物(EIF)、乙酸乙酯萃取物(EF)、正丁醇萃取物(BF)和水相留余物(WR)中含原花色素分别为(36.03±0.40)%、(1.19±0.11)%、(57.99±0.22)%、(32.40±0.07)%、(25.03±0.08)%和(41.32±0.37)%。大血藤乙醇粗提物经葡聚糖凝胶LH-20纯化后,含原花色素(98.35±0.72)%,约为粗提物的2.73倍;大血藤纯化物(PT)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70.70±1.38)mg/L,是L-抗坏血酸的1.12倍;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4.37±0.17)mg/L是阿卡波糖的120.71倍。说明大血藤含有丰富的原花色素,大血藤原花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