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金发 《江西植保》2007,30(1):33-34
东山县是我国南方知名的芦笋主产基地,自1979年引种成功后,迅速发展,栽培面积达2000hm2,常年产量3万t,产值1亿元,出口创汇3千多万美元,2004年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由于采取留母茎采收的连作栽培方式,随着连作年限增长,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导致防治用药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产品农药残留和农田环境污染,直接影响芦笋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为此,我们通过多年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出我县芦笋主要病虫害无害化综合治理措施,可供我国南方芦笋产区推广,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姚国富 《植物保护》1988,14(6):37-37
芦笋茎枯病已成为芦笋生产的一大障碍。作者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发现两种有效的防治措施:1.冬季清国时(2月初),用1°Be石硫合剂浇株,再于发病初期(5月5日)用70%托布津800倍液喷雾;2.春季芦笋发芽后、发病前(4月13日左右),用0.5°Be石硫合剂喷雾,发病初期再喷托布津,两法都能明显地控制该病。1988年7月在200亩示范区抽样调查,未  相似文献   

3.
孙书静 《植物医生》2003,16(1):25-25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严重影响芦笋高产、稳产。生产上 ,如何防治芦笋茎枯病 ,对提高产量、增加笋农经济收入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芦笋茎枯病提出综合防治对策。1 病因芦笋茎枯病由天冬茎点霉菌寄生引起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温度达到 5℃时 ,病菌开始活动 ,15℃时散出孢子 ,侵染刚萌发的芦笋。其发病适温为 2 0~ 30℃ ,最适 2 4℃。分生孢子器随雨水滴溅或空气传播进行再侵染。其发病原因主要与种子品种、气候、土壤、施肥以及栽培方式等因素有关。2 防治对策在防治对策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  相似文献   

4.
对133个小麦品种间杂交组合的观察结果指出,凡有免疫品种为亲本的组合,其 F_1抗病性表现显性的机率都很高,而其机率的高低又与另一亲本抗病性的强弱呈正相关。对24对正反交组合的 F_1代,8对的 F_2代和2对的 F_3代作比较观察的结果表明用免疫品种作父本与母本,对后代抗病性的表现和分离并无不同影响。根据田间调查结果,看出杂种后代中底部叶片轻微发病的植株其抗病性稳定程度和遗传力低于“全株免疫株”;用底部叶片发病,中上部叶片表现免疫的品种作抗病亲本,F_1代的中下部叶片发病比较普遍;而用全株免疫的品种作抗病亲本,F_1代一般没有发病现象。试验结果证明 F_1代和 F_2代中的“少茎病株”(同一植株中多数分蘖免疫,个别或少数分蘖感病),其后代(F_2和 F_3)分离出的免疫株率与全株免疫株差别不明显。感病分蘖与同株免疫分蘖的后代在抗病性的分离上也无显著差别。石特14×胜利组合 F_2免疫株的后代(F_3)中有15.8%的株系全部植株免疫;“0;”型和“1”型 F_3植株分离出的免疫株率各达到80.3%和55.5%,但汉有出现免疫的株系。  相似文献   

5.
芦笋茎枯病是东山县芦笋的1种主要侵染性病害。该病较轻的地块缺株减产,较重的地块,株病率69.2%~76.8%,严重地块株病率可达85.6%以上,死株达28.6%,普遍减产5~6成,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因此,为减轻和杜绝芦笋茎枯病侵害蔓延,减少损失,1997年以来,笔者在东山进行以芦笋茎枯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与综防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症状与病原该病全年发生,但以春季重,秋季和冬季较轻。初发病时,母茎和茎的分枝出现水渍状古铜色或褐色的病斑,中后期病斑中央灰色或褐色,凹陷,…  相似文献   

6.
特谱唑为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病害三大功效,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但是该药的副作用应引起笋农的注意。该药在使用说明中指出对芦笋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而未提到是促进生长,还是抑制生长。我们在做防治芦笋茎枯病药物对比试验过程中发现,用特谱唑1000倍液进行喷雾时,能有效防治芦笋茎枯病,但它对芦笋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喷药10d后就非常明显,使叶成簇,叶色浓绿,植株较矮,停止施用该药3周后,植株基本能够恢复生长。因此,我们建议,芦笋在苗期不宜使用该药。成年芦笋在生长中、后期植株枝叶繁茂以后,可与其他药剂轮换施…  相似文献   

7.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8.
永济市自1987年开始种植芦笋,目前已发展到0.7万hm2,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过去几乎查不到的木蠹蛾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面积已达0.4万hm2。尤其是在1~3年生的新笋田以及留母茎的老笋田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偏重发生面积达1300hm2,毁种面积6.7hm2。被害株率轻者1%~5%,重者20%~30%,有的甚至达60%,造成毁种,直接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确保芦笋产业的正常发展,我们通过调查、观察,摸索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并制定出综合防治措施。芦笋木蠹蛾(IsocerassibiricaAlpheraky)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为地…  相似文献   

9.
露地支架冬瓜在福建省上杭县栽培历史悠久。冬瓜枯萎病是冬瓜产区主要病害之一 ,呈逐年加重趋势 ,常年在 4~ 5月春雨至梅雨季节发病 ,给瓜农造成巨大损失。1 症状从幼苗到生长后期都能发病 ,以结瓜期最为严重。幼苗发病 ,幼茎基部变褐缢缩 ,后子叶萎蔫下垂。成株发病茎基部缢缩 ,后茎基纵裂 ,常流出胶状物 ,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在发病初期 ,白天植株萎蔫 ,早晚恢复 ,叶色变淡 ,反复几天后植株萎蔫致死。有的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条斑 ,叶片从下而上变黄干枯 ,横剖病茎 ,可见维管束变褐色。2 病原及为害规律病害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  相似文献   

10.
1 缺硼症硼肥能促进蔬菜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对糖的合成和运输具有促进作用。蔬菜缺硼 ,表现为根系不发达 ,新形成的叶芽和叶柄色浅、质脆、畸形 ,叶片弯曲 ,产生叶烧症状 ,茎顶簇生小叶 ;长期缺乏 ,生长点坏死 ,花发育不全 ,果实畸形。土壤缺硼 ,可基施硼砂 0 .2 5~ 0 .5kg;播种前 ,可用 0 .0 1 %~ 0 .0 5%的硼砂液浸种 4~ 6h,捞出晾干后播种 ;也可于蔬菜生长期根外追肥 ,667m2 喷0 .0 5%~ 0 .2 %硼酸液 50 kg,隔 1 0~ 1 5d再喷 1次 ,尤以苗期、花期、采收初期喷施为宜。2 缺钼症豌豆等豆类蔬菜缺钼时 ,植株生长不良 ,叶色黄绿 ,老…  相似文献   

11.
印度梨形孢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及诱导提高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旱敏感型陆地棉栽培种沙洋505-3A为材料,二叶期接种印度梨形孢,20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棉花幼苗的促进生长作用。在自然干旱和15%、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测定株高、茎粗、根系生长参数、叶片温度、叶片反射率和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后,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显著提高32.4%、15.8%、20.5%;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了29.1%、55.9%、20.1%和51.1%;干旱处理后,接种印度梨形孢植株的株高、茎粗分别降低14.1%和5.3%;不接菌植株分别降低23.3%和8.7%。接菌植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增加9.6%、9.9%、3.8%和21.3%;不接菌植株分别增加11%、27.7%、12.2%,根尖数降低5.2%;接菌植株叶温和MDA含量分别上升0.34℃和9.9%,不接菌植株分别上升0.97℃和19.1%。说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可以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并且通过调节植株根系形态和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来诱导提高棉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木瓜 (CaricapapayaL .)是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 ,从播种到采收只需 9个月 ,可周年结实 ,味美且富含VA 和VC,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亲睐。 2 0 0 2年 6月 ,在海南省乐东一木瓜生产基地发现一种木瓜新病害 ,发病率高达 5 0 % ,严重影响木瓜产量。经初步鉴定认为是一种由瓜果腐霉引起的木瓜茎腐病。1 症状木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发病初期 ,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水渍状斑 ,并流出白色胶状物 ,后组织崩解、缢缩折倒 ,整株萎蔫。湿度大时 ,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即为病菌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2 病原菌菌丝发达 …  相似文献   

13.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勇 《湖北植保》2001,1(1):37-37
1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死殃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生普遍 ,感病率高 ,毁灭性强。一般减产 30 %~ 50 % ,重者绝收。幼苗期感病 ,茎基部变褐缢缩 ,严重时倒伏死亡 ;成株期发病 ,茎基部纵裂 ,潮湿时病部呈水浸状腐烂 ,并长出白色、粉红色霉状物 ,干缩后呈麻状。感病初期 ,植株中午萎蔫 ,早、晚、夜间恢复正常 ,反复几日后整株死亡。将病株茎蔓、根纵劈 ,可见维管束变褐 ,这是鉴别枯萎病的感观依据之一。2 防治方法防治黄瓜枯萎病 ,应以抗病品种为主 ,合理轮作倒茬 ,清除病株残体 ,培育无病壮苗 ,并辅之以药物防治。( 1 )轮…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白茎>贮藏根。而幼虫对芦笋根、茎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排序为白茎>青茎>贮藏根。在白笋和青笋的食料组合中,幼虫对白笋存在负转换行为(Si=-0.31),对青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28)。在白笋和贮藏根的食料组合中,该虫对白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03),而对贮藏根存在负转换行为(Si=-0.09)。在室温30℃空气相对湿度(RH)为100%、76%、50%、32%和0的处理中,均以0~1日龄蛹的净失水量最高,分别为0.43%、0.88%、1.11%、1.84%和5.81%。随着蛹龄的增高,其失水率缓慢增长。蛹羽化前,高湿(RH100%)和中湿(RH76%,RH50%,RH32%)处理中蛹的累计失水率依次为4.27%,12.4%,17.8%和19.9%,而低湿(RH0%)处理中...  相似文献   

15.
亚麻枯萎病又称亚麻萎蔫病,在云南省亚麻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滇东南部湿度较大的地区发病较重。文山州的西畴、马关、麻栗坡及文山等地重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的高达 50%以上。 1症状   本病以幼苗受害严重。其症状是幼苗植株萎蔫倒伏,根部有时细缢,叶上无病斑。成株期自茎顶端萎蔫,植株顶部初呈黄绿色,后变黄褐色,茎秆维管束变褐色,从而导致整株枯死,但茎仍直立。植株根部受病菌侵染后,根系受破坏变褐色,易自土中拔出。在潮湿生态环境条件下,茎基部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病原   亚麻枯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芦笋种植面积的加大,芦笋茎枯病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芦笋的生产。为了更好的防治芦笋茎枯病,2017年田间评价了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供试药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67mg~333mg/kg (即商品用药量稀释1500倍~1875倍)时,对芦笋茎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该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芦笋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的研究Ⅲ——病原菌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茎枯病菌(Phoma asponaqi Sacc)侵染芦笋幼茎、嫩梢而造成的危害,在全国各芦笋产地都有了报道。在防治技术上,以清除病残株,集中一段时间留母茎结合化学药剂保护法,在生产上进行应用,起到有效的防病作用,并得到暂时控制病害之目的的。原则上,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即在  相似文献   

18.
自 1 997年以来 ,缙云县单季稻区恶苗病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 ,发病株率不断上升。 1 998年发病面积为50 0hm2 ,占全县单季稻总面积的 1 0 %左右 ,一般田块病株率为 3 %~ 5%,1 999年发病面积扩大到 2 0 0 0hm2 ,占总面积的 50 %以上 ,发病株率一般为 1 0 %~2 5%,严重的高达 3 0 %~ 50 %,甚至出现毁种 ,重播常规稻 ,已严重威胁到单季稻产量的提高。为此 ,我们于1 998~ 1 999年开展了单季稻恶苗病发病因子与防治对策的专题调查和试验研究 ,现将主要结果综述如下。1 重发原因分析1 .1 品种感病性 不同水稻类型 ,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性存…  相似文献   

19.
丰硕 《湖北植保》2002,(3):15-16
蔬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棚栽黄瓜、番茄、茄子和韭菜等 ,容易发病 ,轻者减产 2 0 %~ 30 % ,重者损失 5 0 %以上。因此 ,棚室蔬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1 发病症状1 1 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 ,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 2 0~ 2 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瓜蔓折断 ,引起…  相似文献   

20.
西瓜苗期病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勇 《湖北植保》2001,1(1):36-36
西瓜苗期病害主要指猝倒病和立枯病 ,这两种病害对培育西瓜壮苗及至产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减产 1 0 %~ 2 0 % ,重者达 50 %。发病症状 :猝倒病侵染西瓜幼苗以后 ,初在幼茎接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病斑 ,接着病部迅速绕茎1周 ,渐变为黄褐色 ,使幼茎干枯收缩呈线状 ,不能直立而猝倒 ;立枯病侵染幼苗以后 ,茎基部先出现椭圆形暗褐色斑 ,植株地上部分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正常 ,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斑绕茎 1周 ,整个茎基部干枯收缩 ,幼苗稍大时 ,茎基木质化 ,虽然感病但幼苗直立不倒 ,俗称“立枯”。立枯病突出的特点是 :小苗病部长出白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