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
3.
4.
锯齿盲走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齿盲走螨是南宁市主要果树上的捕食螨优势种之一,1986年始研究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包括:分布、栖息植物、食性、个体发育、交配与生殖特性、自然因素(温度、湿度、水分和食物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常用农药的敏感履以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等。研究结果表明,锯齿盲走螨具有在生物防治上可利用的潜在品质。是广西南宁市主要果树上的一种有效的捕食螨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6.
1988~1989年,在兰州市农科所和榆中县园艺场对1983年以来释放过西方盲走螨的苹果园及其周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螨已在兰州地区自然越冬,建立种群。1983~1987年先后重复释放面积为9亩,1988年自然发生面积21亩,1989年达41亩,对李始叶螨发挥良好的控制效果,年施药次数可减少2~3次。在地下土缝、地表覆盖物和枯枝落叶丛中越冬的西方盲走螨,是兰州地区自然发生的主要虫源。西方盲走螨越冬成功与否,与越冬前和出蛰期的食料条件,及其活动期使用化学药剂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毛竹叶螨的重要天敌竹盲走螨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报道了毛竹害螨一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 Yuan和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的重要天敌竹盲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的研究:在22~30℃室温下以南京裂爪螨为食料,卵期1.7天,幼螨期1.7天,Ⅰ若螨期0.8天,Ⅱ若螨期0.8天,产卵前期3.2天。林间雌:雄为2.78:1,总产卵量35~40粒。毛竹换叶、降雨量是影响林间竹盲走螨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猎物的质量、数量是影响竹盲走螨存活的重要因素。最后对竹盲走螨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虚伪钝绥螨对湿度适应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伪钝绥螨是新近引进的一种抗有机磷杀虫剂的捕食性螨。经室内观察表明:湿度是影响该螨成活的重要因素,特别对卵的孵化影响更为明显。在恒温26℃,相对湿度43%条件下,卵的孵化率仅5.4%,而幼螨成活率达58.8%。观察还证明:湿度对卵孵化的影响,主要在于卵临近孵化期,如整个卵期处于低湿(43%)条件下,只要卵临近孵化期遇有适宜湿度,即可达到较高的孵化率。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和虚伪钝绥螨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作者认为我国主要苹果栽培区,可能适于该螨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棉盲蝽发生为害规律和近年来测报调查工作经验,对棉盲蝽田问调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田问调查以若虫和成虫为主,采用拍打法、目测法和灯光诱测相结合.制定了棉田内外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并结合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预测预报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斯氏小盲绥螨[Typhlodromips swirskii (Athias Henriot)]取食3种不同花粉和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 (Troupeau)]的发育和繁殖,为斯氏小盲绥螨人工大量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在光照L∥D=10 h∥14 h、相对湿度85%,温度(25±1) ℃的条件下, 研究斯氏小盲绥螨取食向日葵花粉、丝瓜花粉、玉米花粉和椭圆食粉螨的生物学特性,并组建其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斯氏小盲绥螨取食向日葵花粉、丝瓜花粉、玉米花粉和椭圆食粉螨均能从卵发育至成螨并繁殖后代,雌螨发育历期分别为10.42、8.32、9.18、14.43 d;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1.20、65.30、40.17、9.62粒;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4 3、0.150 2、0.144 9、0.089 5;取食丝瓜花粉的净增殖率(R0=45.057 0)、内禀增长率(rm=0.150 2)和周限增长率 (λ=1.162 0)都最大;取食玉米花粉的雌雄性比最大(2.27∶1);取食椭圆食粉螨的雌雄性比(0.91∶1)、净增殖率(4.578 8)和内禀增长率(0.089 5)都最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