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2.
高产高收获指数型水稻新品种粤香占的主要特性及其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粤香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1996、1997年,粤香占参加广东省早季优质稻区试,产量均名列第一,平均单产分别为6583.5和6646.5kg/hm~2,分别比对照七山占增产13.00%和14·22%,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为6615km/hm’。其产量之高,增产幅度之大,年份间增产幅度差异之小,是近年来本省优质稻区试中罕见的。1997年,该品种参加南方稻区华南早融组区试(4个省10个试点),平均单产为6628.3kg/hm’,比对照汕优桂99增产690%,名列常规稻首位,且早熟3.3天。粤香占在大田生产上表现为高产、…  相似文献   

3.
汕优047是四川省农科院用珍汕97A×成恢04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1993年寿宁县从四川省大邑县种子公司引进,1994年全县种植面积400hm2,1995年全县种植面积1000hm2该组合通过3年来的试种、示范和推广表明,是个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性较好、高产稳产的新组合,可在寿宁县中低山区作单季中稻大面积推广。一、产量1993年参加县单季稻新组合区试,在9个参试组合中产量居首位,平均93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g975kg/hm2,增产11.6%,经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4年和1995年再次参加本县单季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9150…  相似文献   

4.
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质籼核新资源不育系K17A与湖南省安江农技育成的早熟恢复系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6年4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于1994年引进观察,1995、1996两年参加市杂交早稻区域试验,并进行生产示范,1996年全市共示范600Ohm’,表现高产、抗病、米质及综合性状优良,是目前较好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早杂组八qo(-)产量表现1994年本市观察试验平均产量7.99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5.9%;1995、1996两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产量6.88和6.56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IO.2…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乐优94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乐优94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乐丰A与恢9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6.94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69%,稻米品质11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级标准,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一、选育经过冈优90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针对汕优63抗性逐渐衰退、剑叶早衰、产量下降等性状的改进为核心,选用丰产性好,熟期较早,性状优良的中籼品种特青早为父本与明恢63配组,按“密、小、满”的原则,采用集团选择和单株选择,结合海南加代,选育出的中籼迟熟新组合。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产量表现1994年冈优906参加四川省市(地、州)农科所水稻联试,平均产量867t/hm2,比汕优63增产7.2%,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48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8%。同期在四川内江、自…  相似文献   

7.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中双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双六号具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含油量高等特点。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2613.7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75%;在全国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94.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33%。熟期比对照中油821早3d;含油量42.5%。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9.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秦优8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8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中早熟杂交种。陕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3036.5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45.7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20%。2002年参加黄淮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542.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27%~0.44%,硫甙含量21.41~24.64μmol/g,含油率39.9%~40.9%。  相似文献   

10.
仙游县于1983年开始引入早杂威优35,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早稻杂优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至1998年全县早稻杂优面积达1.03万hm2,占早稻总面积的88%。全县早稻平均单产由1984年的6.42t/hm2提高到1990年的6.93t/hm2(6a增长0.51t/hm2);但此后的增产速度就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11.
李玉玲 《玉米科学》1997,5(3):030-030
豫玉20(原名豫单15)是由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1990年以自选系S22作母本,外引系47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竖叶大穗型杂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为豫玉20。该杂交种高产潜力大,稳产性能高,1993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各列第一,11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单产8095.5kg/hm2,比对照豫玉5号增产13.7%,达极显著水平。1994年省区试全部试点增产,平均单产7797.0kg/hm2,比对照1(豫玉5号)增产14.3%,比对照Ⅱ(豫玉12)增产20.1%,又达极显著水平。比掖单19增产9.10%。两年区试累计18个试点全部…  相似文献   

12.
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137”是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根据舢粳杂交稳定的“非F1优势”的理论,以舢粳杂交材料复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其组合是矮窄/姬糯//C98/玉米稻///434大穗/FR1037。全生育期130d左右。1997年通过省区试。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好,增产潜力较大的突出优点。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7500~8250kg/hm2,高产田单产11100kg/hm2。1994年进行品比试验单产7425kg/hm2,比对照种荆糯6号增产11.4%,比78130增产16.5%。1995年参加品比试验,比满仓515增产6.8%,比荆糯6号…  相似文献   

13.
岗优151,系江油市种子公司与四川省种子站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8501.I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4%,均名列第一。199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中舢迟熟组区试,平均单产8822.I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3.l%,这显著,居参试杂交水稻品种的第一位。目前已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次当家品种更换的首推品种,今年组织全省示范8万hm’以上。同时,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南方稻区第三次更换当家品种汕优63的首选品种,已在云、贵、鄂、渝、皖、湘、闽、桂、…  相似文献   

14.
金优028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金23A不育系与南恢028配组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产量467.36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6.5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l位,增产点率为78.57%。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492.67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4.7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根据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在福建省中试基地建瓯市小松湖头点种植.  相似文献   

15.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1997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浙农921:系浙江农业大学选用高产早舢中浙1号与优质舢稻K125-3杂交后代为母本,再与中渐1号多次回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75cm,青秆黄熟,无芒。每德总粒10o粒左右,结实率70%~80%,千粒重27.5g。1994、1995年在浙江省早稻区试中,平均单产分别为6144和5500.5kg/hm‘,比对照渐852分别增产5.2%和9.3%;199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10kg/hm’,比斯852增产282%。该品种分自中等,丰产性好,较抗猪瘟病,中抗纹枯病,米质中等,全生育期比浙852长1.5~2天,为110天,属中熟早舢稻。适宜在浙江省中部、南部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冈优12     
冈优1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冈46A的保持系来源于二九矮7号/V41//珍汕97/雅矮早;其不育胞质为西非栽培稻Cam—bikakakwm。1产量表现该组合1990年通过四川省级区试;同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区试中稻组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57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第1位,1991年续试,21个试点平均亩产545.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达显著水平,居7个组合之首。两年全国区试平均亩产比汕优63增产2.65%,日产量增0…  相似文献   

19.
《作物研究》2005,19(2):F002-F002
亚科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亚36A与恢复系H7-1配制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2001~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2296.5kg/hm^2,比对照湘油13号增产9.2%。2003~2004年度在安乡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805kg/hm^2,比对照增产15.4%;在津市点2580kg/hm^2,比对照增产25.1%;  相似文献   

20.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