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热解毒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此类中药种类繁多,临床效果显著。中药在抗病毒方面以其低毒、高效,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作为天然药品的中药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很高。本文从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方面对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整理,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中药抗病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疫病作为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毒药物,而中药因其独特的病毒病防治视角,成为近年来我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病毒性疫病发病机理与近年来抗病毒中药研究成果,对中药的抗病毒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多方位、多靶点、天然低毒兽医临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家禽常用抗病毒中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医学潜力。中药已广泛地应用于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就近年来家禽疾病防治中常用的抗病毒中药单体成分及其作用,抗病毒中药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引起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疫苗免疫是防控PRRS的主要手段,但由于PRRSV毒株高度变异性导致疫苗对该病的效果仍不理想。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活性成分众多,生理活性多样,包括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是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研究证明,中药能以单体或复方的方式对PRRSV产生抑制增殖、阻断吸附和杀灭病毒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影响。关于中药抗PRRSV的机制包括直接抗病毒机制和间接抗病毒机制。直接抗病毒机制即中药有效成分对病毒复制周期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病毒的吸附、内化、复制、大分子组装和释放中的一环,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间接抗病毒机制即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合成、炎症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氧化代谢和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中药中筛选出了大量抗病毒药物,取得了较大进展,抗病毒药已由清热解毒药扩大到具有泻下、祛风湿、止血、活血、补虚等功效的药物。此外,对以前未作药用的天然产物研究也大大加强。笔者等从病毒的致病机理、机体的抗病毒免疫、中药的抗病毒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5种浓度的黄芩苷、氧化苦参碱和三七总皂苷等10种中药成分与鸡新城疫强毒(F48E8)分别以3种方式加入到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中,然后用MTT法测定OD值,以评价各中药成分的抗病毒感染能力。结果黄芩苷、氧化苦参碱、三七总皂苷、菊花总黄酮抑制作用较强。这些单个中药成分为中药抗病毒复方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常用抗病毒中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纳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189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273种。根据各自不同作用,进一步归纳如下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12,(16):28
正抗病毒中药制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中,但是笔者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应用抗病毒中药制剂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现将一些常用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1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不良反应1.1双黄连制剂(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等)  相似文献   

9.
国内尚无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研制抗BVDV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下兽医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证实,中药单体或复方可通过降低BVDV所致的细胞病变、抑制细胞内病毒增殖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等途径实现抗病毒作用,但缺乏关于中药抗病毒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综述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抗BVDV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创新研制高效的抗BVDV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历史悠久,中药源远流长,现有中药品种2万多种,如能合理的开发利用,为畜牧业发展和防治畜禽疾病有广阔的前景,且大有可为。现将目前研究利用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功能的中药阐述如下,希望对养殖业发展有所裨益。一、抗病毒中草药的使用机制本品能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人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植物活性多糖制剂,经国家权威机构药理、药效研究证明,具有激活、增加和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在兽医临床领域应用到了很多中药,各种不同种类的中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真菌、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合适的中药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中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中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药在兽医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多中药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中药以其独特药理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兽医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就近年来中药药理学作用研究与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相结合作一简要概述,对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中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兽医临床中药抗病毒效果显著,应用中药时要注意把握药物成效与不良反应,慎重用药确保疗效。本文对兽医临床抗病毒中药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能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疾病系病毒引起的一类疾病,其预防与治疗是现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分别从中药研究概况、中草药抗病毒感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主要抗病毒中草药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抗病毒中草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探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的抗病毒作用机理,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水萃取法制备抗病毒中药复方流浸膏制剂,以HCLV"C"株为模式病毒,GAPDH、ACTB为内参基因,以FQ-PCR作为检测方法,研究该中药复方制剂在对兔感染HCLV后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病毒增殖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中、低3个中药剂量组在连续5次给药后的24 h,即攻毒后的72、96、120、144 h,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HCLV含量低于对照组,脾脏中144 h病毒含量尤为明显(P<0.05),肠系膜淋巴结中72 h病毒含量尤为明显(P<0.05),说明该中药复方制剂在大剂量连续使用的情况下能明显抑制猪瘟兔化弱毒"C"株在淋巴结和脾脏中的增殖作用,并预示着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动物疾病中沙门杆菌、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和开发抑菌抗病毒、提高抵抗力的药物和疫苗是各国研究的热点[1-3]。千世杨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科学试验及实践成果开发出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提高免疫力、抑菌、抗病毒作用。本试验通过体外抑菌抗病毒试验对中药千世杨进行研究,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1材料1.1药物和主要试剂中药千世杨,由天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7.
黄芩苷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菌、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过敏、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理活性,能够据此研发多种预防与治疗病毒病的新型药物,但目前对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黄芩苷的药理作用、中药抗病毒机理以及黄芩苷的抗病毒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黄芩苷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在前期筛选具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作用的中药研究基础上,选取药效较好的三种中药:穿心莲、芦根和夏枯草。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抗病毒成分,采用MTT 法观察了穿心莲内酯盐、芦根多糖和夏枯草多糖成分对猴肾上皮细胞系(Marc-145) 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阻断、抑制、直接杀灭3种作用方式观察了各成分抗RPPSV感染作用。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盐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为0.16 mg/mL,芦根多糖为0.575 mg/mL,夏枯草多糖为1.125 mg/mL;芦根多糖在三种方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抗PRRSV作用,而穿心莲内酯盐和夏枯草多糖阻断PRRSV作用不明显,抑制和杀灭PRRSV作用明显。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盐、芦根多糖和夏枯草多糖均有抗病毒作用,为抗病毒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中兽医中药学博大精深,近年来中兽医中药发挥了防治非洲猪瘟重要作用。本文就"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兽医辨证施治和"君臣佐使"处方原则,配制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处方。对中药防治疫病特点、抗病毒的成分、作用机理、中药与西药不同点及各地运用中药防治非洲猪瘟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七种中药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板蓝根、黄芪、蒲公英、鱼腥草、连翘和黄芩7种中药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畜禽疾病的药物,其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试验未见系统研究。试验通过鸡胚法研究了7种中药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药物组方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鸡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金银花、板蓝根、黄芪、蒲公英、鱼腥草、连翘、黄芩,均购自哈尔滨市中药材批发市场;9日龄非免疫鸡胚,购自哈尔滨市某种鸡场。2试验方法2.1中药溶液的制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