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科学地选择产业经营的组织模式,是我国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春瑶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0):58-58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连锁经营成为风靡全球的热点,并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第3次商业革命,在欧、美、 相似文献
3.
阐述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农机合作组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为促进我国农机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机专业户是指以农机作业为生产手段,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或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的专业户。农机专业户在农业机械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农机专业户通过承包大片土地,改变了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方式,使土地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农机专业户通过优质的农机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农机能使农民从繁重的农务劳作中得到解放,加强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在我国农机推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存在与市场脱离、推广队伍不稳定、投入不足等问题,亟待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着手,就如何加强农机推广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从现代农业及其经营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的变迁、经营模式创新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及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类型、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机构、牵头单位或主导要素民农户的联结方式进行了分析,划分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类型、组织模式。并根据各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 相似文献
9.
10.
陈荣球 《新农村(黑龙江)》2010,(10):93-94
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共同商定的章程,建立起来的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对内提供服务的合作型经济共同体。发展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对于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铜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市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耀州区西部山区和中北
部塬区、宜君县西部山区和中部塬区、川道,印台区的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塬区,王益区中部丘陵
区,2017 年种植面积52.48 万亩,约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5.83%,玉米总产量15.72 万吨,占全
市粮食总产的65.17%。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能够有效推进铜川现代农业发展。机械化生
产不但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减生产成本,而且能够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充分发挥
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同时对实现玉米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铜川全市玉米机械化生产总体情况、耕种模式及收获模式等进行分析,指
出了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
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04年出台的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支农政策。为对购机补贴政策做出系统性评价,从政策背景、目标和手段着手,对购机补贴及其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剖析政策的经济学基础,讨论WTO框架下的政策属性及其与关联性政策的协调性,重点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评价,结果表明:购机补贴政策具有明显的多目标性,政策的实施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政策效果是政策研究与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争议的焦点;多数学者对购机补贴政策整体做出肯定性评价,认为补贴激发了农户购机能力,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区域均衡,缩小了农机跨区作业的操作空间,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同时带动农机工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普惠性的农业投入品补贴,购机补贴属于黄箱支持政策,与深松作业补贴的政策属性不同,两项政策应该分开实施。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背景下,继续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应注重发挥补贴对农机使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同时防范政策目标之间的潜在冲突。 相似文献
1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政策的效果值得特别关注。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构建了大型农机需求的理论模型,运用双对数模型和13个粮食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探讨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对大型农机的需求;然而,对大型农机需求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的是农机作业收入,这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农机价格和农民购买农机的个人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型农机需求。此外,大型农机的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对大型农机需求都显著高于西南地区。基于培养农机作业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目的,提出:一是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服务供给主体倾斜,更加注重向大型农机调整,同时要注意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的联合配套使用;二是提供农机作业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机跨区流动和农机跨区作业的普遍存在,使得各省农机化发展不再各自独立,因此考虑空间相关性对科学评估省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应用莫兰指数验证各省的机械化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考虑空间效应情况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比2004年综合农机化水平翻了一番,由2004年的34.32%增长至2017年的66.26%。同时,由于农机全国范围内的跨区作业导致各地区农机化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则会高估农机购置补贴对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高估部分甚至达到实际值的1.5倍。基于此,提出继续实施和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时应考虑空间相关性,以及应继续完善促进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深化农机合作社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过程思维的评价理论,构建"流程逻辑"指标体系,以四川省12家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4个维度,采用物元评价模型分析农机合作社发展绩效,并探索农机合作社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物元评价模型可知,12家农机合作社中优秀等级1家、良好等级5家、一般等级4家、较差等级2家,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合作社之间差异较明显.在不同维度指标中,过程维度和产出维度的绩效等级较低,而效益维度和投入维度较高;虽然单从效益维度分析发现农机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较高,但综合其他维度分析,表现出组织管理存在缺陷、产出较低、对政府存在高度的资金依赖和政策依赖及农户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农机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减少农机合作社对政府的资金依赖;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引导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化模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是分散的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模式,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和农村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同企业的信息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农业合作社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其信息化有个性化的一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结合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信息化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WTO框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同时认为农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政府、社会、农民和合作社等环节通力合作,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农业合作社基本的信息化模式.图1参14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否有效推动农户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估计农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同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与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为负相关关系,使用2种不同方法控制内生性得出的系数分别为-2.3和-1.8;2)异质性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反向关系在老年农户和经营规模极小农户的样本中并不成立;3)机制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对农户自购农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在现阶段抑制了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但有助于推动农户自购农机;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到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获取收益之间还有更深层次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