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葡萄酒酒类酒球菌分离培养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ion,MLF)是葡萄酒(特别是红葡萄酒)生产工艺中用来降酸的生物方法,MLF可以专一地把苹果酸降解为乳酸,降低葡萄酒的酸度.同时苹果酸一乳酸发酵还生成一些风味物质,既增加了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质量又增加了葡萄酒的微生物稳定性,这对于酿造优质红葡萄酒来说尤其重要.经研究发现,引起葡萄酒苹果酸一乳酸发酵的乳酸菌很多,如明串珠菌属、乳链球菌属、乳杆菌属等,但能专一地对葡萄酒进行MLF且有利于提高酒质的乳酸菌主要是酒球菌属细菌(0enococcus).  相似文献   

2.
丁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98-200,232
树莓在我国是一种新兴水果,具有较好的鲜食和加工价值。通过采用CaCO3、KHCO3、K2C4H4O6、复盐法等6种不同降酸方式,分析比较了不同降酸方式的降酸效果及对酒的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CO3降酸,能较容易达到树莓酒降酸的要求,但如果用量过大,会使酒体略微表现出苦涩味;利用CaCO3处理,能达到树莓酒降酸目的,而且可以保留原有的香气和口感,但热稳定性差,需要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去除Ca2+;利用K2C4H4O6降酸,用量大,成本高,且易生成KHC4H4O6,清除较麻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直投式酒酒球菌SD-2a发酵剂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并与商业MLF发酵剂VinifloraOenos进行比较。【方法】将4℃保存的SD-2a和VinifloraOenos发酵剂置于室温30min后,均以10mg/L的接种量直接投入到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于20℃进行MLF,发酵结束后立即加入60mg/L SO2终止发酵,将发酵后的葡萄酒分别标记为MLF-1和MLF-2,以发酵前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对照(CK),每处理重复3次。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质联用法(GC-MS)分别测定CK、MLF-1及MLF-2中的花色苷和挥发性成分,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与CK相比,采用SD-2a和VinifloraOenos发酵剂进行MLF都能显著提高葡萄酒的品质。MLF-1发酵时间为24d,MLF-2发酵时间为20d;CK、MLF-1、MLF-2总花色苷质量浓度分别为78.51,49.60,55.60mg/L,挥发性物质质量浓度分别为12.30,15.84,15.58mg/L,感官品评得分分别为68.7,74.6,74.9。【结论】直投式酒酒球菌SD-2a发酵剂的MLF性能良好,具有开发商业乳酸菌发酵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Oenococcus oeni苹果酸通透酶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PmlepL/PmlepR进行酒酒球菌的快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以O.oeni的菌落为模板,通过PmlepL/PmlepR引物的PCR扩增,可得到苹果酸通透酶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用此特异性引物进行供试乳酸菌的PCR鉴定,所有O.oeni菌系均得到特异性条带,而供试的其他种类乳酸菌未扩增出目标带。引物PmlepL/PmlepR可用于O.oeni的快速PCR鉴定。  相似文献   

5.
MLF植物乳杆菌R23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乳酸菌的营养需求,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具有苹果酸乳酸发酵能力植物乳杆菌R23生长的培养基组分,并对培养基进行正交优化,筛选出无Mn2+及含Mn2+培养基LH16、LH18组合.采用LH16、LH18培养基培养植物乳杆菌R23,在25℃恒温培养24 h,菌量分别达到3.40×109 cfu·mL-1和6.67×109 cfu·mL-1.  相似文献   

6.
张浩  莫海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13-4215,4218
苹果酸-乳酸发酵能专一地分解葡萄酒中的苹果酸,提高葡萄酒风味和适口性,并能提高葡萄酒生物稳定性。介绍了引起苹果酸-乳酸发酵的乳酸细菌种类,苹果酸-乳酸细菌的分离培养,生态学以及影响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环境因素,并讨论了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在苹果酸-乳酸发酵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沙棘果为原料,利用酒酒球菌降酸生产全汁沙棘果酒,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pH值3.4,发酵温度25℃,接菌量8%,接种时间为酒精发酵后(顺序发酵),SO2浓度30 mg.L-1,发酵时间为8 d。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结束后,沙棘果酒的总酸由原来的15.20 g.L-1降为9.83 g.L-1,苹果酸降解量5 422.07 mg.L-1、挥发酸增加量261 mg.L-1。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沙棘果酒不仅使苹果酸大部分转化为乳酸,并且沙棘果酒的酸涩味减弱,口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沙棘原酒和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为材料,研究了沙棘果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1℃、接种量11%、发酵时间35d。MLF结束后,沙棘果酒的总酸由原来的15.4g/L降为8.9g/L。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沙棘果酒不仅实现了苹果酸向乳酸的转化,并且沙棘果酒的酸涩味消失,口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酒酒球菌不同菌株的16S rDNA 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存23株酒酒球菌为供试材料,运用基于16S rDNA序列的特异引物,建立了特异引物的扩增体系,从而确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酒酒球菌的实验室方法。并对扩增的16S rDNA特异条带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在确立的PCR体系上,均能扩增出一条长约995 bp的特异条带。酶切结果显示,HindⅢ和MseⅠ酶切图谱未显示出菌株间的差别,表明菌株间紧密的亲缘关系。AluⅠ的酶切图谱通过NT-SYSPC2.1软件生成UPGMA聚类图,在0.63水平上可以把23株菌区分为2个大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预处理剂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的筛选,对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菌龄20 h,青霉素G钠质量浓度0.5μg/mL,酶质量浓度1mg/mL,酶解时间30 min,渗透压稳定剂采用SMM缓冲液,再生培养基采用添加0.7 mol/LKCl的ATB培养基,再生培养时采用双层培养基厌氧培养,可以保证较好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较适合的酒酒球菌膜脂肪酸提取和皂化方法,采用5种不同脂肪酸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酒酒球菌SD-2a膜脂肪酸成分,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先提取脂肪酸再采用NaOCH3甲酯化脂肪酸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和完整地检出酒酒球菌SD-2a的12种膜脂肪酸,相对标准误差(RSD)≤5%,特别对于环丙烷脂肪酸的检测效果较好,RSD=2%;独立的脂肪酸提取步骤对细菌膜脂肪酸分析是必要的,包含脂肪酸提取的样品处理方法比不包含脂肪酸提取的方法多检出3种脂肪酸,RSD均≤5%。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枸杞酒发酵的优良酿酒酵母,从枸杞自然发酵醪、枸杞叶及枸杞园土壤中采集样本。将分离的菌株形态初步鉴定为酿酒酵母的菌株通过杜氏小管发酵法、产酒精能力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5株发酵性能好的酿酒酵母,以商业酵母 XR 作为对照,测定这5株菌所发酵枸杞酒的理化指标。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香气活度值(OAV)分析果酒香气成分,筛选得到1株最佳酿酒酵母JY2,并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经菌株形态和26S rDNA的相似性比对后,JY2鉴定为酿酒酵母。JY2发酵的枸杞酒为金黄色,颜色饱满协调,澄清透明,口感柔和,香气馥郁。  相似文献   

13.
利用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31 DH 研究了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葡葡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蛇龙珠、赤霞珠、佳利酿和黑比诺等4 个品种酒样经M LF后,总酸、挥发酸和挥发酯等成分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总酸含量分别降低21.7% ,31.3% ,35.9% 和27.8% ;挥发酸和挥发酯含量分别上升0.25~0.31 g·L- 1 和0.15~0.22 g·L- 1;风味平衡指数均达5 以上;品尝鉴定表明,经过MLF的葡萄酒口感变得柔和、润口、协调,酒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湿地植物在不同浓度污水条件下的净化效果,通过模拟生活污水实验分析了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的污水净化能力.实验设置自来水对照组(CK)以及4个污水梯度(分别为模拟生活污水试剂用量的25%、50%、100%和150%,标记为T1、T2、T3和T4),通过分析石菖蒲生物量变化以及对污水中TP、TN和NH4+-N的去除率,研究石菖蒲对不同浓度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 表明:(1)石菖蒲在5组处理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T4下效果最佳.石菖蒲的根长增加CK (9.87±0.16) cm>T3 (8.74±0.27) cm>T1(7.91±0.45) cm>T4 (7.26±0.11) cm>T2 (7.11±0.07) cm,(2)石菖蒲在模拟生活污水TP的去除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为T1 (99.20%) >T2 (98.39%) >T3 (91.36%) >T4 (87.26%);TN和NH4+-N具有较高一致性,TN去除率为T1 (99.13%) >T2 (98.76%) >T3 (95.97%) >T4 (95.67%);(3)实验期间有少量NO3-N和NO2-N的产生,总体是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石菖蒲治理生活污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大面积林间调查土沉香受害情况,筛选可能存在的抗虫植株,为黄野螟的科学预防和土沉香抗虫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黄野螟危害盛期,对野外土沉香林定期进行大面积调查,在严重受害的土沉香林中,观察不同受害水平土沉香的外观形态和叶片物理结构,同时采集具有不同抗虫性植株的叶片饲养黄野螟幼虫,观察初孵幼虫对不同抗性植株叶片的选择和拒食情况,取食不同抗性土沉香叶片后,测定黄野螟幼虫存活率、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的差异。【结果】在土沉香严重受害的林分中发现了2株未受害的土沉香植株,其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抗1和抗2)。抗性植株(抗1和抗2)与感虫植株在叶片长度和厚度上差异显著(P0.05),而叶片长宽比无显著差异。在叶片物理结构上,抗2土沉香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感虫叶片。抗2土沉香植株对幼虫取食抑制率高于抗1土沉香植株,两者均达44.81%以上。强迫取食抗性土沉香试验的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成虫寿命均显著低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幼虫的相应指标,而取食抗性土沉香的幼虫、蛹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的害虫。【结论】叶片嫩绿的土沉香植株较易受黄野螟的为害,而叶片厚的或叶片颜色偏黄、墨绿的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抗性。抗性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幼虫取食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虫的发育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酒中植物乳杆菌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赤霞珠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过程,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旨在开发潜在的葡萄酒植物乳杆菌商业苹果酸-乳酸发酵启动剂。【方法】以从新疆本土葡萄酒中筛选得到的糖苷酶活性较高的4株植物乳杆菌CS-1、XJ-14、XJ-25和XJA-2为研究对象,对未经过MLF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分别进行MLF,试验设置对照组(未进行MLF)。比较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中菌株的生长情况、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及MLF前后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全面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结果】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进行前6 d,菌密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接种6 d后,菌密度的下降趋势开始放缓;所有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降酸能力,XJA-2的降酸能力略高于其余菌株,15 d内能够将葡萄酒中苹果酸浓度由2.3 g·L-1降至1.0 g·L-1左右,但所有菌株均未能完成MLF;菌株XJ-25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原酒中的生青味等不愉悦的香气并带来更加浓郁的花香及果香,XJ-14处理组同样能够降低葡萄酒的生青味,但花香果香相对XJ-25较弱,而菌株CS-1处理组和菌株XJA-2处理组均略微降低了原酒中的生青味,但由于化学味和植物味水平的提升,掩盖了原酒本身的花香和果香。【结论】利用植物乳杆菌XJ-25启动MLF有利于乙醇酯类香气物质的释放,增强了葡萄酒的果香及花香特征,相对于其余3株植物乳杆菌菌株更有利于提高葡萄酒香气质量。因此,植物乳杆菌XJ-25具有开发为商业发酵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