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沅陵县多种措施并举,杜绝耕地抛荒,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政府部门出台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规定,制定粮食生产奖惩办法,重奖制止耕地抛荒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居;财政部门除将国家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到位外,额外挤出资金补贴粮食生产,对规模种粮户给予5000元-50000元的重奖。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7)
正1直补是农业发展的保障1.1补贴种类齐全现有惠农政策涉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水稻保险、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蔬菜、水果、种粮等大户补贴。永川区享受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的农户212216户,补贴面积100.29万亩,补贴金额8445.95万元,每亩约83元。种粮直补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用于春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1.2规范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正>自年初以来,全省农业系统紧紧围绕全省"三农"工作重点任务,周密部署,强化落实,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呈现出"六个落实、一个确保"的好形势。六个落实:一是惠农政策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二是播种面积落实。粮食作物7821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农村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的现状,指出了地方政府在落实惠农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惠农政策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落实支农惠农补贴政策重要性的认识;向农民发放惠农政策"明白卡"、建立市乡村三级监督检查体系、加大对惠农补贴资金的监管及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力度等措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5.
以绵阳市“粮食直补”情况的调查为例,就中央“粮食直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粮食直补”及其他农业直补政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达到中央惠农和提高粮食直补及其他农业直补的最佳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那么,与往年相比,2016年,我国的支农惠农政策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农民朋友在申报时需要注意什么?变化一:"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从试点到全面铺开2015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5年起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等农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29-132
国家出台相关强农惠农政策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惠农政策的落实过程缺乏公正、各项惠农政策补助发放标准存在差异、惠农资金投入较小、村民对各项惠农政策具体内容了解不够等。通过调查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旨在寻求提升强农惠农政策的思路和措施,确保当地少数民族农民稳步增产增收,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包头市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农牧民负担政策,建立健全减轻农牧民负担机制,转变监督观念和监管方式,切实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一、全市农牧民负担现状(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包头市抓住国家、自治区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一是如期拨付农业"四项补贴"。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全部实行"一卡通"管理,每年均如数拨付到农牧民手中。  相似文献   

9.
对武胜县耕地撂荒de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积极的支农惠农政策.为什么农民还要将赖以生存的土地撂荒,是轮作养地?还是土地过多?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武胜县乡村进行了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乐至县22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整体判断、补贴标准、资金支付方式、政府在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政策实施时效性以及粮食直补政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的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达90.18%;在粮食直补标准、资金支付方式和政府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等方面基本满意及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97%、98.22%和79.47%;政策实施时效性较及时及其以上的比例为91.97%;粮食直补作用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67.86%;农户期望提高粮食直补标准的幅度主要集中在50~100元/667m2,维持“一卡通”的粮食直补资金支付方式和实施多元化的粮食直补补贴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对鼓励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是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表示,"尽管近年来粮食价格上升,但农业比较效益低,粮食价格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种粮农民期盼‘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许多委员也赞  相似文献   

12.
胡晓敏 《河南农业》2014,(17):51-51
<正>自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部取消农业税以来,周口市川汇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及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新农合医疗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川汇区农民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不仅负担显著减轻,而且调动了农民种粮、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周口市川汇区连续多年未发生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和有严重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多次被评为"全省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有些读者来电反映:当地基层干部以上缴一事一议等各项费用、承包户不具有当地户口等为由,私自截留及拖欠农户财政惠农补贴款等各项实行“一免四补”等各项惠农政策,是国家支持农村、反哺农业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必须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直接发放到受益农户的手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和截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那么,与往年相比,2016年,我国的支农惠农政策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农民朋友在申报时需要注意什么?我们为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从试点到全面铺开2015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5年起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等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简称"农业三项补贴"),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  相似文献   

15.
<正>从取消农业税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综合直补政策以及产粮大县补贴,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激励下,数亿农民从中直接受惠。但在种粮成本上升、效益整体不高的情况下,农民抛荒进城打工,或将双季稻改种一季稻的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存在,使许多主产粮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大幅下降趋  相似文献   

16.
1 2006年粮食生产有利因素 1.1积极的惠农政策将继续支持粮食增产.2005年,全国大气候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继续实施,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2006年国家出台的"三补二减免"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将继续执行,且扶持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农民将彻底告别"皇粮国税",国家还将探索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起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并承诺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全省农村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今年全省粮食直补资金7.5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良种补贴1300万元,与上年持平;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 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新的惠农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农业减免、直补等"授之以鱼"的惠农政策,互助资金政策"授之以渔",从这个角度讲,其制度设计优于某些支农惠农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调查显示,互助资金的确帮助一些有资金需求的农民缓解了燃眉之急,但短期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政策的区别性、限制性规定及运行过程中的人为操作,使互助资金的应有效益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政策本身着手,进而从政策执行层面和道德公义角度调查、思考和整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目前的粮食直补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为此,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确保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发挥,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绩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补政策在全国实施5 a多来,在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及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应该认识到,在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中还存在着补贴力度偏小、个别地方发放方式不规范等问题。为长期有效的促进粮食生产的健康平稳发展,应建立监督与评价机构以保障粮食直接补贴分配的公平与公正;应有选择、有重点的确定粮食补贴的范围和对象,直补政策应进一步向高效生态农业倾斜;应加大补贴力度和采取多样化补贴方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