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我国特有种。文冠果素有“北方油茶”之称,为我国北方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和水土保持树种,亦是良好的观赏树种,经济价值很高。 1造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增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耐旱、耐寒、耐瘠薄,分布范围较广,结实早、寿命长、种子含油率高,其油不仅是化工、医药等良好原料,也是极好的食用油。所以,文冠果是我国北方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油料树种。解放前,文冠果多散生于荒山沟谷,仅在寺庙周围有零星栽植,近20多年才将其作为木本油料发展,因此生产中尚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就该树种本身而言,主要的问题是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故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现已通过选用良种、适宜密  相似文献   

3.
甘肃黄土高原沟壑区文冠果种植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又名木瓜,植物分类上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落叶灌木或乔木,寿命可达200余年,树高可达8米,胸径可达90厘米,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次生林区,陕西、甘肃、山西、青海、内蒙古相对较多,宁夏、河南有散生孤立树木或小群落,吉林、辽宁、黑龙江也有少量分布,是北方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  相似文献   

4.
文冠果又名崖木瓜,文官树,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较多,新疆有少量分布。作为高级木本油料,文冠果可替代部分草本油料农作物,作为功能茶、中药材、观赏植物,文冠果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其更高价值还在于它是我国北方生物能源代表树种。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又名木瓜、文灯果、文冠木等,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是我国特有的抗逆性较强的优良木本油料果树.目前文冠果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及东北三省等地均有分布.文冠果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珍贵树种,而且还是理想的生物柴油木本原料,和优良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生态特性及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a bunge)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文灯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自然分布于黄土高原次生林区,以陕西、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等省区较多,河南也有散生孤立树或小群落。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别名文官果、文光果、崖木瓜、山木瓜等,被誉为“北方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又名木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历史上,在我国淮河、秦岭往北直到北纬46°的广大地区均有自然分布或人工栽植。其中以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和吉林等地较多。解放前,文冠果多野生于荒山沟壑,仅在某些寺庙周围和少数农家庭院有零星栽培。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文冠果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级党委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使文冠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内蒙古、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等省区都先后  相似文献   

9.
荒山绿化的好树种——文冠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种选择是提高荒山绿化成效降低绿化成本,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干旱瘠薄多石土层条件下栽培的文冠果生长茁壮,年年白花满树,果实累累。经过20多年的观察和文献资料佐证,它是北方荒山绿化的好树种。文冠果又名文官果、崖木瓜,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可达8米,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独科一属植物。花白色,缘有皱波,基部有黄色后变成红色条斑,也有红色或黄色花,亦有重瓣花,花期长20多天,蒴果成熟后果皮渐变成褐色,果熟期在7~8月。文冠果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一带,常在海拔800~2000米的黄土高原、丘陵、山…  相似文献   

10.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俗称木瓜,又名文官果、文冠花、文冠树等。有“北方油茶”之称的文冠果,除了其种子含油量丰富可以制造生物柴油、是植物能源的重要树种之外,由于其耐旱、抗寒、耐盐碱的特性,非常适合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荒山、荒地、沙化等不良生态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俗称木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是我国北方重要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可供食用、医用和化工用。文冠果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抗旱、抗寒、耐贫瘠,适应性强,结果早,  相似文献   

12.
<正>文冠果,又叫崖木瓜、文官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小乔木,喜光、耐盐碱、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文冠果为食药性植物,种子、果壳、叶、茎、干都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是我国北方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兴安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0~4.9℃,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全盟除北部林区外,山地和平原区分布着栗钙土、风沙土、粗骨土、盐碱土,立地条件较差,造林树种选择受到限制,很多用材林、经济林树种不能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抗旱、抗寒、耐瘠薄、移栽成活率高,并且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出油率高,油品好等特点,发展前景巨大。 1、生物学特性 文冠果为落叶灌木或乔木,寿命可达200多年,树高可达8m,胸径可达90cm。树皮灰褐色,叶长圆形或披针形,叶缘具尖锐锯齿。蒴果黄绿色,果径4—8cm,种子球形,暗褐色,直径1cm左右,千粒重约800g。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冠果产业推动生物能源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鹏 《中国林业》2009,(22):26-26
文冠果又名木瓜、文官果、文径阁、岩术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术,其种子含油事35%~40%,种仁含油率50%~70%,是我国北方提取生物柴油的优良能源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发展潜力极大,已被国家列为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十一五”建设项目大力推广的主要树种,并在黄土高原等地方开始建立文冠果能源林基地,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的利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也可栽培为高大乔木。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观赏植物,也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血  相似文献   

16.
新疆引种文冠果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俗称文冠果,又名文灯果、文官果、崖木瓜等。天然分布于我国北方荒山沟壑,少为人工栽培,直到五十年代以后,才逐渐被当作一种油料树而广泛引种栽植。 由于文冠果干形婆娑,开花繁茂,花番多姿,从现蕾到座果,花由白变黄,又由黄变红,最后呈紫色,绚丽多彩,非常艳丽美观;果实大而喜人,早年就被列作庭院庙宇观赏,是珍贵的观赏树。近代,世界许多国家慕名索种,用于植物园栽培或庭院绿化。更可珍视重要的是其种子含油率高,并且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料,对于增加我国木本食油生产,逐步实现我国食油木本化,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又名文官果、崖木瓜,是我国特有的适生于长江以北地区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及木本油料树种,并具有观赏和水土保持等价值。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南山麓东南端,地貌类型以中山山地、低山丘陵为主,是内蒙古东部文冠果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境内有上千亩天然文冠果林。为了充分发挥文冠果资源优势,巴林左旗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封育技术标准,本文将当地文冠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发展潜力极大。文冠果,又名文冠树、文官果、木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它分布区域较广,适应性强。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的陈家洼子林场和双井林场零星分布着上世纪60年代营造的文冠果林。  相似文献   

19.
<正>文冠果,又名文冠树、文官果、木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核果类。文冠果全身是宝。其木材坚硬质密,可制作高档家具。嫩叶作为降血压、降血脂的功能茶得到开发。其果壳、叶子及木材的提取物可制作医药。文冠果种子含油率高,可制作高级食用油。种仁可加工成优质蛋白质饮品。文冠果不仅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也是城市绿化、身边增绿的景观树种,最主要的它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经研究表明,文冠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XanthoeerassorhifoliaBunge),又名文冠树、文官果、木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文冠果分布区域较广滔应性强,在敖汉旗陈家洼子林场和双井林场有零星分布。文冠果喜光性强,具有抗旱、耐热、耐寒、耐盐碱、抗瘠薄等特性是敖汉旗生态建设、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文冠菩睫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发展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