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颖  王列 《绿色科技》2014,(5):34-37
以宏观视角展示了我国古闸坝建筑景观的特色和文化理念,评述了国外水坝水文化的价值观。从地理文化、区域景观、人文生态、人居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视角层面探究了景观规划设计与水坝建设和谐发展的意义,并针对我国闸坝建筑中的环境现状,阐述了水利建设与景观规划设计持续发展的前景与展望,以期水利建设与景观设计达到良好的联通关系,从而使建筑区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创造出独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管理理念与内容研究,分析了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中的问题和差距,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建筑、建筑环境、文化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景观规划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管理理念与内容研究,分析了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中的问题和差距,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建筑、建筑环境、文化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景观规划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区的景观环境塑造已成为目前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企业环境建筑艺术与企业文化和当地人文、历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浓郁企业和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是这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文章解析了红塔工业园区景观设计项目的全过程,并希望能对其他同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5,(4):48-50
在厂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合理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对于体现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潜江江钻集团厂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厂区景观规划设计中企业文化与生产环境有机结合的应用手法,认为将企业文化的精髓充分融合到雕塑、植栽、铺装、景观小品等厂区景观元素中,能够充分创造出富有企业特色的景观环境,对同类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结合哈尔滨和平路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入手,认识并分析其类型特征,注重在整体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分析和城市总体景观的构成关系方面进行研究,建构设计框架体系,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对策:对公共空间、景观要素、空间环境氛围、节点景观形象、建筑等环节进行系统的整合设计.强调街道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引导和平路的街道景观向着美观、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京石塘竹海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区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乡村旅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南京石塘竹海旅游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全面分析与系统研究,分析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探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植物景观所涉及的环境生态、文化艺术、景观感受等3个不同层面的分析,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终端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以增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磨南德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乡土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理论,调查分析村庄自然和人文现状后,提出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保护乡村环境,美化乡村景观,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更应利用彰显乡村的地域环境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乡村的田园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石塘竹海乡村水系景观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景观功能分区、景观设计策略、景观设计构成和景观设计元素,并且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基于乡土化思想的设计思路即合理利用乡村自然地形、充分挖掘建筑本土化特色、采用乡土植物、激活乡村水系元素、发挥景观小品的点睛效果和完善乡土化的环境设施等。  相似文献   

11.
以君子垌客家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其营建过程中的人地互动和营建方式导向下形成的聚落景观格局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研读、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归纳了聚落的水利系统、土地开发格局和居住空间格局,并对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特性相结合而营造出的人文景观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客观解读客家聚落景观蕴藏的耕读并行、重视宗社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蔡盛林 《广东园林》2020,42(4):46-51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长廊,不仅具有防洪和排涝的水利功能,以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功能,还具有展示城市空间的景观功能。结合深圳大沙河工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项目建设周期和建设阶段内容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实践的途径和方式;从生态功能维护与修复、高品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河与城”的关系及其生态与景观价值。同时基于对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思考,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进行维护和改善,以保定滨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坚持整体性、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规划原则,对滨河公园的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功能划分,将道教文化内涵融于其中,塑造文化底蕴深厚、体现自然之美的景观环境;通过历史文化价值传递,结合场地条件,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传统造园手法,将原来平直的河岸打破;通过一收一缩,划分水面,由水的流线弧度构成道家八卦的图案,辅助以周围植物景观、木栈道的设计,将自然与现代融合,以期为今后滨河公园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昕昕  林箐 《广东园林》2021,43(4):41-46
常州自古便是江南地区水陆交通的枢纽,其城市发展与运河息息相关。以常州古城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从先秦到清末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运河的变迁,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接着以清末为时间节点,从自然山水要素、人工营建要素和意向空间要素等不同要素入手,归纳了清末常州古城景观体系在"天心十道"的节点布局、"七厢三街"的功能分区和功能复合的水利系统三个方面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特征背后的深层次驱动因素,分别是因水而兴的驱动因素,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传统人居理念。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地区在水患压力下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基塘景观。其中的桑园围始建于宋朝,是中国古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基围水利工程之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采用考证法结合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桑园围的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完全自然,到顺应自然局部改造,再到以人工为主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了基塘景观系统的组织架构,分析了水利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聚落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文化景观特征。最后从水利系统发展对土地围垦的影响、基围管理制度对聚落格局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个角度总结桑园围景观演变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河北省城镇特色景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河北省城镇建设特色景观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存在整体性差、规划水平低、缺乏保护和管理不足等问题,探讨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构建地方人文景观体系、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等进行新型城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场址特征、设计理念与目标、设计原则、规划布局等方面对湖州树木园进行解读,着重对分区的自然式植物景观构成进行分析。湖州树木园是以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基础,植物(重点体现亚热带北缘特色植物)收集与专类园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在规划布局中结合地形、水体、植物,将树木园设计成3个功能分区:综合管理区、专类园区、生态保育区。打造具有义务植树基地功能,兼有生态观光、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种质资源保存等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性树木园。  相似文献   

18.
To gai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ates of decay of wooden check da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several dams of this type were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ver a 3 to 5-year period post-construction. Because 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mean (μ) and standard deviation (σ) of pilodyn penetration depth, mean penetration depth was taken as the indicator of deterioration, and relationships with check da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limate data recorded by AMEDAS were investiga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 climate index (CI) computed from rain days, warmth index computed from daily and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altitude were the climate variables with the most effect on the rate of decay. With regard to dam structural features, factors such as specific discharge rate, water through width, dam length, and dam height had the most effect. Accordingly, in an effort to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CI, altitude, and dam height were extract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a formula for prediction of μ was obtained for each factor for up to 5 years post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calculating CI values from AMEDAS data,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extent of decay of wooden check dams.  相似文献   

19.
吴斌 《绿色科技》2022,(1):125-12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乡村的振兴,也是平衡好城乡关系的一种方式.乡村振兴不仅可提高村庄内部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对城市输出本土有优势的价值内容,故乡村振兴是统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以者湾村灾后重建景观规划为例,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了者湾村的特色文化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北京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该区域文化景观特征及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剖析浅山区文化景观资源分布格局及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规划研究以及“留白增绿”等政策背景,构建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发展框架,从宏观调控、中观格局、微观设计3个层面提出建设策略,助力首都世界级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