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白山某规模化猪场,存栏基础母猪120头,2007年9月份上床的32头分娩母猪突发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发红,毛孔流黄褐色分泌物,少乳、乳稀、无乳,哺乳仔猪由于哺乳不足导致衰竭死亡。本次疫情共造成5头母猪淘汰,新生仔猪弱仔率达25%(88/347),哺乳仔猪断奶死亡率20%(53/259),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多年来感到困扰的一个问题是每年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母猪的饮食不佳,产奶量低,且高温高湿仔猪易患病,使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下。笔者在从事养猪生产的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采取改善母猪的饲养管理和加强对仔猪的细心护理等措施,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仍能使哺乳仔猪哺育率达98%以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规模化猪场出现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畸形仔等现象,笔者对永州市11个县(区)23个乡镇的36个规模化猪场的5860头母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刚种母猪受胎率为81.3%,妊娠母猪发病率为18.6%,有36.1%的胎次发病,以一胎母猪比例最大,占38.5%,胎儿流产率9.1%,出生或1周内仔猪发病,死亡率14.8%,死胎率45.2%,弱仔率34.6%;经血清学调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为PRRSV、PCVII、PRV、PPV、CSFV、猪弓形虫、猪附红细胞体。建议规范引种程序,实行程序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健全猪场综合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母猪繁殖力是规模化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多年养猪生产实践,从生产母猪群的选留、适时配种、母猪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喂管理、母猪保健以及种猪疫病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规模场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猪场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产仔后不愿哺乳的情况时有发生,约占产仔母猪的3%左右。具体表现为仔猪吮乳时,母猪用嘴或鼻将仔猪顶开,或躺下时把乳头压在腹下,仔猪拼命拱乳房也吮不到乳头。由于母猪拒绝给仔猪哺乳,致使仔猪消瘦,抗病力下降,发育受阻,甚至引起死亡。现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将母猪产后拒哺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是猪繁殖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规模化养猪场发病率不20%左右,有的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此病多发于产后,部分未配种的后备母猪也可能发病,患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会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泌乳量减少、无乳或乳汁质量差,不愿给仔猪哺乳,致使哺乳仔猪腹泻,发育不良;母猪发情周期紊乱,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哺乳仔猪的重要营养来源,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母猪的泌乳性能关系密切。本文主要综述影响母猪母乳性能的因素,以及提高母猪泌乳量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完善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蓬勃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逐步加大,为了减少养猪占用的土地,母猪的定位栏饲养也成了定势。但是,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定位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有所凸显,其根源何在?笔者借此文谈谈当今规模化猪场母猪生产成绩低下的原因。从目前规模化猪场母猪的养殖工艺来看,  相似文献   

9.
我国母猪生产现状及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通过应用酵母培养物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酵母培养物能够改善母猪窝产活仔数、仔猪断奶重、哺乳期间仔猪成活率等生产性能,同时与前人的研究报告做了对比,其试验结果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本试验具有指导生产实践,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及猪场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生猪产业正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每个养猪场的发展壮大与其种猪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息息相关,除养好优良种公猪外,选择并饲养好种母猪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发现科学选育和饲养种母猪可以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生长性能,繁育出优良的仔猪、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和存活率,进而增加经济收益.本文根据概括总结了规模化猪场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旨在为规模化猪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