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c=6.073,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床位费、治疗费、检验费、药费及总的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总的住院费用为(12356.5±1253.2)元,明显少于对照组总的(15486.6±1841.7)元(P<0.01),其中实验组的床位费、治疗费及检验费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而手术费及药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方法与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9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护理和康复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4.2±6.5)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8.4±7.3)d,对照组住院天数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为(1.2±0.3)万元,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1±0.4)万元,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的健康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在围术期对照组以口头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患者或其家属发放全髋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小册子,并讲解其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健康教育评价、护士服务态度评价、护士沟通能力、术后健康教育、术后配合及进程评价、康复知识评价、护士工作总体评价方面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对护士技术的满意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知识得到加强和巩固,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胸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胸外伤患者16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护理其康复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则采用临床路径图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与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vs50%,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肝根治性部分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屈曲强直矫正、关节活动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屈曲强直、平均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价分别为(20.95±0.21)分、(52.20±1.20)°、(7.58±1.25)°、(52.01±3.20)分,经5年随访,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屈曲强直、平均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价分别为(80.12±3.02)分、(7.02±0.12)°、(185.20±2.02)°、(89.25±4.02)分,手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假体脱位、下沉等近远期并发症。结论:给予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差、生活工作行动困难等情况,且经临床观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及其配偶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配偶同步的健康教育,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86±0.24)、(1.58±0.47)、(1.84±0.85)、(1.65±0.68)、(5.01±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及其配偶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后路脊柱三维矫形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29±0.96)vs(6.38±1.50)d、(15.13±1.36)vs(19.50±1.69)d,均P〈0.01];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95.8%vs66.7%,100.0%vs75.0%,P〈0.05)。结论对腰椎不稳症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馨提示卡在尿毒症患者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 8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口头讲解、示范及座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出院指导及宣教方法等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9%vs61.9%,P<0.0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0%vs14.3%,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8例患者随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于出院前采用自制表格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自理能力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1)并且健康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8例行骨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后护理,实验组有针对性制定及运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3d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均P<0.01)。术后7d的满意度以实验组为高[(98.32±2.68)vs(93.11±1.54),P<0.01]。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地缓解骨科手术引起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喘嗽患儿实施临床中医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根据制定好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分别(5.2±2.8)d、(2 282.5±762.5)元、96.7%、100.0%,对照组则分别为(8.1±2.2)d、(2 904.8±852.8)元、84.5%、8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按照入院手术序列进行分组,观察组15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数据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12/1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12±2.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12±2.58)d;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15),对照组为40.00%(6/1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后,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结合图片式的健康教育对肝胆术后胆漏患者恢复时间、焦虑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46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和图片示范教育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时间、焦虑得分和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痊愈者的恢复时间和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5.2)d vs(19.4±4.3)d,(38.9±5.7)分vs(44.4±6.0)分,P<0.01],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c=6.101,P<0.05)。结论对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进行身心护理能明显缩短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C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溶解稀释,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其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同,疗程均为14d。观察用药前后两组NIHSS评分变化情况、总有效率、TCD各项指标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28±4.78)下降较对照组(13.52±4.82)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9.9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和RI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200例需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摇低床头10 cm,抬高臀部20~25 cm),肛管插入长度为20~22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7~10 c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4例vs 20例),清洁例数则明显增多(99例vs 85例),灌肠次数[(4.44±1.45)vs(8.68±1.85)]明显减少,每次灌肠入液体量明显增加[(797.0±141.0)vs(582.0±145.7)mL/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痛苦,并极大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关节活动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关节活动器 (CPM)膝关节活动度的疗效。方法 :3 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9例。 (1)实验组在一般运动锻炼的基础上 ,手术当日即用下肢关节活动器进行功能锻炼 ;(2 )对照组进行一般的肌肉舒缩锻炼。两组检查膝关节伸屈膝度和屈膝度为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伸膝度在术后 1周及 6个月时均为 0°,对照组的伸膝度在术后 1周及 6个月时分别为 (12 .5± 1.6)°、(2 .1± 0 .3 )°;术后 1周两组的屈膝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术后 6个月对照组的屈膝度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 CPM对膝关节伸屈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5例,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1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12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折页进行常规床边宣教;实验组运用思维导图,以床边授课形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皮下淤血(血肿)、尿潴留、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茹  罗培寿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6,24(4):440-440,F0003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0%与18.8%;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分别为13.3%与48.4%;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11.7%与29.7%;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7.9±4.7)d与(21.2±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精心的护理是胃肠内营养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