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选用大豆10个亲本,配制12个杂交组合,研究了F_2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的遗传规律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组合F_2蛋白质产量的遗传力较低,其广义遗传力为41.5~62.7%;大多低于50%;F_2变异系数为38.35~59.73%,为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杂交亲本组合F_2代群体子粒蛋白质和脂肪的遗传规律,分别以高蛋白质材料冀豆12和高油材料沧豆6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13个,对F_2代群体单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_2代群体子粒蛋白质含量与母本相关程度较高,同一群体内蛋白质含量呈正态分布;F_2代群体脂肪含量与父本、母本相关程度都较高;F_2代群体内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四个组合的正反交,测定其后代.F_2的蛋白质含量,呈近似常态分布的连续变异,它的平均值介于两亲之间而偏于某一方.F_2的方差与变异系数,全部组合都大于亲本,说明有可能获得大幅度变异的杂种群体.F_2群体的广义遗传力为39~78%.F_2与F_3上下代相关也是显著的(r=0.515;r=0.635).从这些结果得到稻米蛋白质含量是受多基因支配的启发.F_2的分布显示了有关遗传因子存在着优势效果.从遗传力与上下代相关情况看,早代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用19个亲本配制的6个组合,研究了 F_2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后代与亲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组合 F_2代的蛋白质含量都呈正态分离;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后代有广泛的变异,超亲现象普遍,遗传力高,早期世代选择效果好;MP 与 F_2显著正相关,在亲本和中亲值相似的条件下,遗传丰度大的组合后代遗传变异广泛。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表现为较简单的数量遗传,F_2平均值与父母本以及F_2代单株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其衍生后代相关均达极显著。在F_2代优质性状水平入选的基础上,F_3代以后再测重其它育种目标的选择,有利于优中选优,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杂交亲本及其F_2、F_4、F_5、F_6、F_7五个世代的资料分析了F_2蛋白质含量与亲本以及其它世代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双亲蛋白质含量高,杂种二代蛋白质含量也高;(2)F_2蛋白质含量与F_4、F_5、F_6、F_7均呈显著正相关;(3)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有逐代下降趋势,不同组合下降幅度不一样,蛋白质含量高的组合下降幅度大于蛋白质含量低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根据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采用 MINQUE(1)分析了10个陆地棉亲本、20个组合的F_1和 F_2的产量性状的资料。结果表明,F_2皮棉产量、前期收花率、单铃重和衣分的群体超亲优势的平均值分别为:19%、13%、3%和—6%;单株铃数不显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产量性状的遗传都有极显著的作用,其中皮棉产量有较强的显性效应,衣分有较强的加性效应。性状的显性方差同加性方差的比值越大,F_2的优势也越大;此外,还分析了 F_2部分高产组合的遗传表现。用两种方法预测 F_2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用 F_1和亲本预测 F_2的遗传表现的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8.
利用35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组合的 F_1及其亲本,和2个组合的 F_2群体,研究了普通小麦一些籽粒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F_1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与其双亲相应性状的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F_1的 SDS 沉淀值与双亲该性状的中亲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高亲值和低亲值无显著相关;(2)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单株蛋白质产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的正相关,SDS 沉淀值与产量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干面筋含量相关不显著。SDS 沉淀值及单粒蛋白质重量可作为杂种后代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68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的 F_1及其亲本研究了小麦杂种 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氨酸含量和 S.D.S.沉淀值的遗传行为:(1)不同组合的相对优势表明:三个籽粒品质性状均存在:倾低亲、近中亲、倾高亲及超高、低亲等遗传应象。但 F_1籽粒蛋白质含量以近中亲遗传为主;大多数组合的 F_1籽粒赖氨酸含量倾向其低亲或超低亲,说明低的籽粒赖氨酸含量主要为部分显性,显性或超显性;大多数组合的 F_1S.D.S.沉淀值倾向其高亲或超高亲,说明高的 S.D.S.沉淀值主要为部分显性或超显性。(2)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氮酸含量,S.D.S.沉淀值都与双亲的平均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选择亲本和配置组合时,应考虑双亲的平均水平。(8)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籽粒中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籽拉的蛋白质含量与 S.D.S.沉淀值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产量、生育期,植株形态等方面19个性状,对15个常用亲本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划分了类群.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4个组合F_2代性状的研究,着重讨论了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变异关系.结果表明:1.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某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另一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相关不显著.2.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均值无明显关系.文中指出:遗传距离能够指导亲本的选配.但在杂交育种中,应考虑育种方向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性状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结合亲本的综合表现选配亲本.  相似文献   

11.
以三组不同地理来源的9个亲本组配二类18个杂交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间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不同性状、组合间有明显差异。单株粒重的优势最强,地理远缘组合的大部分性状超亲优势率均大于相同地理来源组合。选择地理上远缘且生态类型上有差异的双亲进行组配,杂种一代的产量超亲优势最强。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_1的产量与产量因素中的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与每荚粒数、百粒重相关不显著。对产量因素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于单株荚数,是杂种一代产量优势最主要的贡献因素。对 F_1的分枝、百粒重性状与双亲均值、小值亲本、大值亲本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以双亲均值对 F_1的直接影响最大;百粒重以大值亲本对 F_1的直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辣椒自交系亲本P_1,P_2,杂种F_1,F_2及回交子代B_1,B_2,统计分析10个性状的遗传统计参数得出:(1)超显性(优势)的性状有单株产量和果长.(2)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约为;株高93.05%和74.02%,门花节位80.35%和63.18%.果宽80.15%和69.12%.开展度79.33%和63.45%,开花期78.38_和63.18_,果长72.51%和39.07%,单株产量70.78%和9.10%,单果重69.10%和54.15%,前期单株产量58.14%和42.30%单株结果数40.13%和29.10%.(3)各性状的双亲平均值与杂种一代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亦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蛋白大豆杂交F_2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F2代相关资料,从而分析杂种F2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双亲蛋白质含量差异大,F2代蛋白质含量变异程度也大;双亲蛋白质含量高,F2代蛋白质含量高;F2代蛋白质含量与母本及双亲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2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熟期差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表明:在 F_1代和 F_2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与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在 F_1代与高亲值、中亲值及低亲值的正样关均不显著,在 F_2代,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_2对 F_1仅仅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_3家系对 F_2单株除湿面筋含量外,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 沉淀值和干面筋含量在多数组合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因材料和方法而异。表现为中等偏上,其排列顺序为: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Zeleny 沉淀值。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 F_2分离群体和 F_3混合群体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呈连续性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以偏低亲和近中亲分布为主,Zeleny 沉淀值以偏高亲和超高亲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豆高蛋白组合杂交F4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的相互关系。[方法]2005年以蛋白质含量高(45.00%以上)或产量高的8个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2008年获得杂种F4代相关资料,分析杂种F4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关系。[结果]双亲蛋白质含量中值,尤其是母本蛋白质含量对F4代蛋白质含量仍有很大影响,呈正相关;高蛋白组合F4代蛋白质含量分离较大,蛋白质含量降低,低于双亲;F4代蛋白质含量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4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熟期差异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若要提高大豆F4代蛋白质含量,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作为母本;在F4代单株个体的选择上,为保证后代产量应选择大粒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王新风  富健  孟凡刚  马巍  董岭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92-11493
[目的]探讨大豆高蛋白组合杂交R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蛋白质含量高或产量高的8个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于2005年配置杂交组合,2007年获得杂种F3代,对其进行室内考种并测定蛋白质含量,分析杂种F1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的相关性。[结果]双亲蛋白质含量中值及母本蛋白质含量对F1代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关系;高蛋白组合F3代蛋白质含量分离较大,蛋白质含量低于双亲和F2代;F1代蛋白质含量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3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熟期差异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后代选育高蛋白质含量的个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4个不同类型小麦杂交组合亲本和FI代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表现,亲子相关和F2代不同单株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范围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母本平均值与F1代组合平均值的相关程度较高,对F1组评价有一定作用;中亲值和F1代组合平均值怀F2代单株籽粒平均值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F2分离群体直链淀粉含量的整体水平有一定预见性;(2)4个组合F2代不同单株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连续性分布,但  相似文献   

18.
1987~1988年度选用产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五个冬小麦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获得p~2=25个遗传型,采用Griffing方法1模型I进行分析.分析了11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20个F_1的220个组合次中,正向优势占48.6%,负向优势占45.5%,无显性的占5.9%;其中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正向优势超过中亲值极显著的只有两个组合,但这两个组合的一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均呈负向优势,且大都达极显著水平.20个组合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F_1-MP)值与单株粒重的(F_1-MP)值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前者r=-0.7610~(**),后者r=0.6437~(**)).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极显著;特殊配合力除单株有效穗数与角质率外,其它性状都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抽穗期、穗长、角质率和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的反交效应.抽穗期、株高、穗长、角质率和每穗粒数的GCA/SCA方差比显著或极显著,故这些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特殊配合力的结果一般与超亲优势的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杂种F_2代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杂交组合的F_2、F_1;群体及相应的亲本为材料,对组合F_2代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值,计算和分析了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间具有中低度遗传负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表现因组合不同而不同。(2)收获指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值较高,而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值较低。广义遗传力值因组合不同而表现有差异.(3)株高、生物学产量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收获指数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平均为110%.并且在生物学产量表现高的组合,其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更高,达1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6×6双列杂交(不包括反交),研究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亲子的关系。结果如下: (1)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除单株籽棉产量外,其他9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值均大于2(3.139~30.520)。 (2)相同性状不同亲本之间、相同亲本不同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不同。同一性状不同组合之间、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各异。 (3)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独立。 (4)产量性状的亲本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呈明显正相关,而与特殊配合力无必然联系。F_1表现与其特殊配合力呈不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及总配合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