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贮藏时间披碱草种子劣变及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常规发芽法和电导法,对室温开放贮藏9个不同年份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种子的萌发特性和活力变化进行测试,以检验其种子的劣变进程及种用价值.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披碱草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种苗干质量呈"抛物线"形状变化,其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干质量、电导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相关.贮藏1年种子存在休眠;贮藏2~3年种用价值最佳;贮藏4年保持较高的活力,适当可作播种用;贮藏6年活力骤然下降,不宜作为播种用;贮藏14年的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苏丹草种子寿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贮藏年限对苏丹草种子发芽率及活力的影响,对贮藏年限为1-10年的种子进行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0年后的苏丹草种子发芽率仍达80%,说明苏丹草种子耐贮性高,种子寿命至少在10年以上,对贮藏1-10年种子的活力指数和种子寿命进行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9936**)高于种子发芽率与种子寿命的相关系数(r=-0.53),故用种子活力来估算种子寿命和种用价值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收获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5个居群(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和太谷)白羊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耐贮藏性差异。[结果]贮藏年限、居群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以及贮藏1和2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3年时显著(P<0.05)下降,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无显著(P>0.05)变化;其他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贮藏1、2、3年。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在收获当年的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高于其他居群,平均发芽时间低于其他居群,发芽率较高。贮藏年限对白羊草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平均发芽时间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延长,且居群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但贮藏年限与居群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均在收获当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水平最高。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在贮藏3年内保持较高水平,耐贮藏性最好;而其他居群均不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4.
高羊茅种子成熟过程中的活力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高羊茅Safari品种种子成熟过程中,随成熟度的增加种子水分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干物质重量不断增加直至完全成熟为止。标准发芽测定法、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以及ATP含量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活力水平逐渐提高,在进入生理成熟期达到最高;温室出苗测定结果与标准发芽测定结果相近,而加速老化后发芽率较低;电导率值在种子成熟后干重不再增加的情况下迅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包衣种子在不同发芽床中的发芽情况以及普通种子与包衣种子在同一种发芽床中的发芽情况,探究不同的发芽床对包衣种子的发芽情况的影响,并探索包衣牧草种子的最佳发芽检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用纸床(培养皿)进行包衣种子发芽试验得到的结果最为稳定、准确,测得的发芽率最高;用砂床和蛭石作为发芽床进行发芽试验比纸床(培养皿)更复杂,更难计数,对水分的要求也更高,发芽结果也不如纸床(培养皿)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时间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17个牧草品种,用常规发芽方法进行了萌发及休眠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种子在2个月内基本解除休眠,但不耐贮藏,贮藏5年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有羽茅;豆科牧草种子休眠期比禾本科长,且耐贮藏,贮藏10年的种子多数仍具有一定发芽能力;其它科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不同没有相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宽苞棘豆和黄花棘豆3种棘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而变化幅度很大,每平方80~2220粒;同时采用四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5年后埋置在土壤环境中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其中5%的种子具有活力;暴露在土壤表面环境中的种子有33%的种子存在;5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分另4约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8.
1.掌握好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1)水分。禾谷类(玉米、水稻)作物种子发芽,要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一半左右的水分;豆类作物种子发芽,要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的水分。(2)温度。一般种子在20℃~25℃的情况下比较适宜发芽。(3)空气。主要起保证种子发芽时的呼吸作用。许多农民在做发芽试验时,有的种子刚放进水里就捞出来发芽,根本没吃足水。有的用玻璃瓶、塑料布把种子包得严严实实,根本不透气。有的把种子放在炕头,烧火时种子都快烫熟了,这都保证不了种子发芽。要想做好发芽试验,准确掌握种子的发芽率,还必须在做试…  相似文献   

9.
磁化水与稀土微肥溶液处理种子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亮  赵庆凯 《草业科学》1994,11(1):32-34,37
利用适宜的磁场强度磁化的水和稀土微肥配制的最佳浓度溶液,分别处理牧草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率及经磁化水浸泡的牧草种子在大田萌发、出苗、长势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水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发芽情况好于同等条件下稀土微肥溶液处理的种子,用稀土微肥溶液处理种子也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大田试验结果,磁化水处理过的种子,萌发能力,苗期长势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用热水、酸蚀以及磨破种皮处理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种子,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差异显著(P〈0.05),25%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无显著影响(P〉0.05),而98%的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75℃的热水以及磨破种皮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有提高。不同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为:98%硫酸〉75℃水〉75%硫酸〉研磨种子〉50%硫酸〉25%硫酸〉无处理种子。98%硫酸处理银合欢种子20min是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条件及硬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萌发试验温度设恒温和变温共9个水平;光照设立光(光照时间分为:8h、24h)暗共三个水平;发芽床设立纸上,纸间、砂间和土中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的硬实率(最低硬实率为53.3%)高于灰色种皮种子(最低硬实率为24.0%);灰色种子以20℃恒温,光照,纸上或纸间条件下发芽为最佳。黑色种子以25℃恒温,纸上条件下发芽为最佳。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硬实率高和不适宜的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条件对苦卖菜种子寿命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卖菜种子寿命和活力的影响表明:苦卖菜种子贮藏最佳条件为:低温(-10~-4℃)塑袋包装,安全含水量为8.5%左右,种子活力极显著提高,种子寿命可达4~5年,种用寿命为1~3年,比对照提高1~2年。研究还表明:温度为其贮藏条件的主要限定因子,其次为水分;常温常湿下种子劣变过程中其体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细胞透性加大,种子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3.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作为一种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种子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和引发方法对青绿苔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引发中,5% KNO3以及480 mg·L?1赤霉素(GA3)对青绿苔草种子的引发效果较佳,经处理后,与未经任何处理的青绿苔草种子(CK)相比,其发芽势分别提高11%和32%,发芽率均提高4%,发芽指数分别提高2.06和2.69,平均发芽时间分别缩短2.11和2.72 d;混合处理中,效果最佳的处理为先将种子用5% KNO3引发,后经10% NaOH溶液浸种20 min,再通过480 mg·L?1 GA3进行引发,与CK相比,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92%和5%,发芽指数提高5.92,平均发芽时间由9.01 d缩短至4.46 d。本研究解决了青绿苔草种子发芽慢的问题,为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披碱草为材料,用150W微波功率分别处理披碱草种子30s、40s、50s、55s、60s和65s,研究不同微波处理强度下内生真菌的致死情况,同时考察微波对披碱草发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50W功率处理40s可以显著降低披碱草内生真菌的带菌率(P0.05),提高发芽率,促进根、芽的生长(P0.05)和生物量的积累,披碱草株高提长且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活力指数等发芽参数无显著影响;当微波强度较大时对披碱草种子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活力种子的萌发与出苗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娟  胡小文  何学青  王彦荣 《草业科学》2011,28(6):998-1003
摘要:研究测定了老化处理后几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幼苗以及出苗期的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除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外,老化处理显著降低其他参试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出苗率、出苗速率;2)牧草种子的耐老化能力因种而异,休眠可显著提高种子自身的耐老化能力,如羊草;3)除羊草种子外,其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与出苗率、出苗速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4) 相比其他萌发指标,发芽率用于种子活力批次的划分在所有物种中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1,31(2):41-43,48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机械法、98%浓硫酸处理法和不同浓度NAA引发处理法研究打破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标准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仅为37%,各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划破种皮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2%,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30 min,发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具有种皮不透性即所谓硬实特性。硬实率的高低与种子的成熟度有关,随着成熟过程的发展,硬实率逐渐增高,发芽率也逐渐降低。用刀片划破种皮,砂纸摩擦,砂擦和浓硫酸处理种子,既可提前种子的发芽时间,又可使种子发芽势从8-9.3%提高到41.7%以上,发芽率从10-32%提高到57.0-98.3%。用热水浸泡种子,对种子发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种植4年的唐古特大黄种株,从花后第10天开始每隔3 d测定种子发育动态直至种子全部成熟,风干后测定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揭示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与发芽质量的内在联系,为确定种子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种子百粒干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2~39 d,开花60 d后灌浆基本结束。种子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的递进持续加快,含水量稳定下降。开花22 d开始采收的种子具较低萌发能力,此后随灌浆进程的递进,发芽质量指标均显著提高,花后49 d开始,种子发芽质量指标趋于稳定,开花55 d后种子含水量下降至10%以下。种子的发芽质量指标与百粒干重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速率受天气影响较大,说明唐古特大黄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种子最佳采收期应在开花后55~60 d(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含水率在10%左右时分批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时间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17个牧草品种,用常规发芽方法进行了萌发及休眠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种子在2个月内基本解除休眠,但不耐贮藏,贮藏5年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有羽茅;豆科牧草种子休眠期比禾本科长,且耐贮藏,贮藏10年的种子多数仍具有一定发芽能力;其它科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不同没有相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宽苞棘豆和黄花棘豆3种棘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而变化幅度很大,每平方80~2 220粒;同时采用四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5年后埋置在土壤环境中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其中5%的种子具有活力;暴露在土壤表面环境中的种子有33%的种子存在;5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分别约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