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叶章草地的植被特点是以湿中生根茎型禾草,苔草为主,种类单纯,营养价值较低,豆科植物贫乏。对于这样类型的草地,选择适宜的豆科补播材料是十分困难的。作者从本地区林缘灌丛草地中生长的野豌豆作为补播材料进行了尝试,旨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饲草品质,增加饲草蛋白质含量和适口性,探索小叶章草地的改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在两个生长季的分解动态和硫素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小叶章枯落物的分解模式为快一慢交替的变化模式。残留率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分解480d后小叶章典型草甸枯落物的残留率为70.87%,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枯落物的残留率为66.28%,其二者相应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06117d^-1和0.0006745d^-1,二者的质量损失没有显著差异。二者枯落物中硫素的浓度在分解过程中均呈波动变化,并和干物质残留率存在线性关系,硫素释放模式为:淋溶一固持一释放,C:S是决定其释放模式的主要因素,当C:S降至908.59时小叶章典型草甸枯落物中硫素开始迅速释放,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枯落物硫素开始释放的C:S是1451.41。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江平原的开发利用及草地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的饲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小叶章草地作为牧业用地的面积逐年扩大。但对低湿草地资源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低湿草地灌水、施肥的研究也仅有少数人报道,为此,我们于1989—1990年对低湿草地进行了灌水施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梓贞 《中国饲料》2022,1(13):118-122
过度放牧会破坏小叶章草场的生产力、群落特征、营养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造成生态系统紊乱和生产力衰退,更加严重的会导致小叶章草场退化甚至丧失畜牧功能。本文就放牧强度对小叶章及草场综合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利用最佳放牧强度激发小叶章草场生产潜能的途径,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小叶章草场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放牧强度|小叶章|草场|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5.
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是我省三江平原的主要优势草种,面积大,产草量丰盛,但因小叶章草速生、生育期短,每年家畜放牧利用仅两个月左右,而且最佳收获期多在雨季,不易调制干草。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小叶章草资源,我们于1989—1992年在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种畜场对小叶章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地面青贮及氡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 试验方法1.1 青贮原料抽穗期的小叶章(小叶章草占90%左右,其余多为苔草等)。1.2 处理方法1.2.1 鲜草青贮将小叶章草割下切碎,长4—  相似文献   

6.
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植被5~10月生长季内枯落物分解速率、分解残留物中磷素的浓度和重量的季节动态以及相应土壤中的磷素季节动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失重率为29.80%,最大日失重率为0.25%;小叶章枯落物分解残留物中磷素浓度与重量的季节变化随分解的进行均呈减少趋势,当分解到157d后两者减少的量分别为57.69mg/kg和1.6199mg,分别占原有量的72.84%和76.30%;相应土壤中磷素的变化与其分解残留物中磷素的同期变化具有较好的多项式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开发利用松嫩平原小叶章草场张春华,张春芸,孙志敏,孟宪宝(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黑龙江省备牧局)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属于禾本科根茎型牧草,它主要生于沼泽化草甸、低湿地、河流两岸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段。小叶章草场在我省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植被5-10月生长季内枯落物分解速率、分解残留物中磷素的浓度和重量的季节动态以及相应土壤中的磷素季节动态进行了 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失重率为29.80%,最大日失重率为0.25%;小叶章枯落物分解残留物中磷素浓度与重量的变化变化则随分解的进行均呈减少趋势,当分解到157d后两者减少的量分别为57.69mg/kg和1.6199mg,分别占原有量的72.84%和76.30%;相应土壤中磷素的变化与其分解残留物中磷素的同期变化具有较好的多项式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江平原放牧季6月中旬~9月中旬,设置3个放牧强度即轻度(0.87头牛/hm2),中度(1.42头牛/hm2)和重度(1.94头牛/hm2),以不放牧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2010年放牧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浅层物理性状产生影响,对土壤深层性状影响微弱。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含水量0~10cm最低,为42.84%,并与其他放牧处理产生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5cm的土层,与对照相比放牧处理对土壤容重略有增加趋势,放牧对土壤深层容重不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家畜对土壤有夯实作用,土壤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重度放牧土壤孔隙度最低,与对照相比降10.8%并与其产生显著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表现在,重度放牧降低0~10cm的土层速效氮含量,其他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微弱,各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放牧强度与对照相比对速效磷含量影响微弱;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较对照下降1.72%,3.8%和8.2%,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放牧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0.
地木耳(Nostoc commune)是一种固氮蓝藻,其固氮活性是可逆的,在天然草地氮素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放牧、刈割、烧荒以及围封对地木耳生长动态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和管理天然草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样地地木耳的生物量最高,适度放牧和刈割样地次之,重度放牧显著抑制了地木耳生长,其总生物量仅相当于围栏封育的11.2%~35.1%;烧荒处理当年地木耳生长受到抑制,但随着凋落物的积累,其生长量逐渐增加;地木耳生物量与凋落物、立枯物的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和立枯物的量是影响地木耳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适度放牧和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固氮蓝藻--地木耳的生长和增加草地氮素供应。  相似文献   

11.
马琳  李学斌  谢应忠 《草业科学》2011,28(6):898-901
摘要:利用原位观测法及分解袋埋放法对宁夏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典型群落枯落物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试验地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赖草(Leymus secalinus)枯落物蓄积月动态与月降水量、均温没有显著相关性,4种枯落物蓄积量10月达最大值,且月波动变异系数较高,为71.77%~107.91%;2)各典型群落枯落物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3)各典型群落枯落物的分解能引起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但是对土壤全磷、全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放牧小叶章草地引起荷斯坦牛异常发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7头具有正常繁殖机能的中国荷斯坦牛,在每年的6月15日-7月15日因放牧 章草地引起异常发情,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牧草与荷斯坦牛异常发情存在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小叶章,又名苫房草,是一种喜生于湿性草地的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因其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而闻名全国,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是独具特色的优质牧草资源。但由于地处低湿地、机械操作性差,小叶章草地合理开发利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牧草收获时间和饲用方式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草地枯落物是连接放牧生态系统中“土—草”界面的主要媒介,是调控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的关键因子,对草地物种多样性、生产力、退化草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家畜的采食、践踏、排泄物等减少枯落物积累和加速其分解,且与放牧强度、制度、季节、家畜种类联合响应;另一方面,枯落物影响家畜的选择性采食、蹄压等行为,为微生物和小草食动物生命活动提供有利场所及能量,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枯落物也能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物质循环,产生化感物质,影响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导致草地群落构建和演替。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放牧生态系统中的枯落物及其作用,旨在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中“放牧-枯落物-土壤-绿色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后续草地可持续性管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叶章和“养牛热”的兴起小叶章又名苫房草,学名为Deyeuxia angustifolia(Kom.)Chang comb.nov.,属于禾本科野青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产量极丰、营养价值颇高的牧草,有“黑龙江养牛两种宝,东有小叶章、西有老碱草”的形容。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座落在三江平原的东部,拥有大面积的低湿耕地和肥美的小叶章草地。该场的21队,地处低湿地的中心,有一、二  相似文献   

16.
对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采取铺沙+补播、施有机肥+补播两种修复处理措施,研究枯落物分解一年期间的质量残留率及养分残留率。结果表明:枯落物分解一年后各处理中枯落物分解速率快慢依次为对照>施有机肥>铺沙,处理间差异显著;中度盐碱化草地枯落物质量残留率、木质素、碳、氮和钾残留率等均高于重度盐碱化草地,纤维素残留率低于重度盐碱化草地;枯落物的残留率与碳、钾含量呈正相关,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袁航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09,26(5):110-115
研究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建群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枯落物浸提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生长指标(出苗率、株高、地上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芒草枯落物对小麦出苗率和幼苗地上和根系干质量及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处理后第2、8、12和16天增加小麦幼苗株高(P<0.05)。胡枝子和茵陈蒿枯落物对小麦出苗率和各观测期小麦幼苗株高及根系干质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P<0.05),通过小麦根系生长的增加,使其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P<0.05)降低。可见,小麦幼苗生长因枯落物植物种不同而异,其对胡枝子和茵陈蒿枯落物的反应比长芒草的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草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与分解对草地自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目前草地枯落物研究方法、枯落物动态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枯落物在土壤碳库、草地水文及植被更新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为深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地,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简述了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地演替过程及其在内蒙古草原区的主要演替类型的基础上,通过灌丛化与非灌丛化草地类型化学成分分析资料对比,说明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地具有较高的放牧利用价值。强大的抗旱性能和有关生物学特性,揭示出在干旱草原区小叶锦鸡儿所特有的生态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1种不同耕作措施对小叶章种群越年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旋耕一遍,耙三遍,镇压一遍,对增加小叶章的种群发育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