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利用尼龙袋技术,测定了青海高原天然草场三种不草地类型一些主要优势牧草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三咱不同草地间混合牧草蛋白质降解率差异显著,其中真草甸(54.81%)和草甸化草原(45.81%)和草甸化草原(45.15)极显著。不同草地间同种牧划差异不显著。依据牧草蛋白南降解率,把牧草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垂穗披碱草;第二类是矮嵩草、异针类、羊茅、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旗通过对天然草场科学合理利用,保护好草场,使之不退化,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并总结出了结合现代草业技术将天然草场合理利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4.
5.
依据青海省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多年资源和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将筵席昌产量分解成平均经济产是和气象产量;根据天然牧 生育规律和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映,设计和计算综合农业气象指标--水热指数,并分析徼蜡产量的形成规律,对不同生育阶段的各部分产量进行模拟。在应用中模式可求出各时期的筵席昌产不积速度及可达到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量对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施氮量作用于天然草场,研究了草地施肥与牧草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施肥试验的各项参数,确定了干草原类草场产草量和经济效益最佳的施肥方案,最佳施肥量为450kg/hm^2,同时建立了施肥量与牧草产量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8.
9.
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利用尼龙袋技术,测定了青海高原天然草场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一些主要优势牧草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草地间混合牧草蛋白质降解率差异显著,其中真草甸(54.81%)和草甸化草原(45.15%)间差异极显著。不同草地间同种牧草差异不显著。依据牧草蛋白质降解率,把牧草划分为三类,第一类(p≤40%)是垂穗披碱草;第二类(40%<p≤60%)是矮嵩草、异针茅、羊茅、扁穗冰草、赖草、芨芨草、针茅、混合草;第三类(p>60%)是早熟禾。三类牧草蛋白质在绵羊瘤胃消失率和干物质消失率呈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夏季休闲对天然草场植被动态变化的研究李枫(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杨杰,刘月华(内蒙古牧业学校)前言*天然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能量转化的*源地。目前,由于草地缺乏合理利用和适宜管理,造成*草场能量与物质入不敷出,生产力下降,生态... 相似文献
11.
“骨干牧草”。也称当家牧草。对于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乃至一个乡、一个草场,自然条件各异,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几种优良牧草作为骨干牧草是十分重要的。骨干牧草的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草场的生产力和利用年限,甚至影响到草场建设的成败,所以在选择骨干牧草时必须认真细致,既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又必须注意到 相似文献
12.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呈平原景观.土壤为黑钙土,亦有较大面积的草甸、沼泽土,盐碱土等.自然植被南以芦苇、芦苇+香蒲+笞草等类型构成草本沼泽类;北以羊草、羊草+杂类草等类型构成草甸草原类.全市土地面积650万亩.草原面积157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3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其中采草场46万亩,放牧草场90万亩. 相似文献
13.
调整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动物,这是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999年,良种牛繁育体系建设被列为全省十二大农业工程之一。发展养牛业、养羊业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肉、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当前,种草养畜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牧草混播,大面积改良牧草,建立人工草场,发展高效养牛业、养羊业已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4.
对寺寨牧场1997-2000年3年牧草结构及产草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场通过围栏封育比未封育草场牧草种类,高度,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提高68.4%。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地理气候概况我县位于祖国的最北部,黑龙江南岸,大兴安岭西北麓,东靠塔河、西接内蒙,北部和苏联隔江相望,地理座标是东经121°2′—124°2′,北纬52°1′—53°2′,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县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由于受西北向东南纵横走向山脉的影响,使全县的地势呈现出北部高, 相似文献
19.
<正> 世界农业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对草地翻耕、土壤改良、施肥、灌溉和人工草场牧草混播方案进行了全面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人工草场牧草混播方案叙述如下,供草原、畜牧科技人员参考。 1.森林草原区在森林草原区建立人工草场通常采用以下的牧草混播方案为 相似文献
20.
<正> 孕穗期至抽穗期植物处于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期植物体内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壁组织中各种化学物质含量的改变较明显。Milky,H(1964)曾对亚热带自然草场不同生长期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做过系统研究,但由于当时研究手段较落后,对于最佳收割期的选择得不到确切的依据,本文作者在Zimmer,Wermke(1983)对不同基因型、不同地点饲用玉米最佳收获期的研究基础上对联邦德国境内12个自然草场牧场进行了最佳收获期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