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螟虫在安徽水稻地区常造成灾害。据历年各地调查,中稻的白穗率一般在5—10%,而双季晚稻的枯心率约在20%上下,损失极大。1956年冬,安徽省农业厅,为了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稻螟虫越冬情况,以供治螟参考;因此,我们于10月下旬至芜湖县,选择能代表圩区及小丘陵地区等三个乡,进行调查。兹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四川稻区均可越冬。二化螟在越冬数量和分布区域上都占优势。二化螟主要以老龄幼虫在稻桩稻秆中都能越冬,以稻秆中越冬的数量更大;三化螟在龙泉、珙县等稻区有分布且占优势数量,幼虫只在稻桩中越冬;大螟数量很少,在部分地区有分布,主要以大龄幼虫在稻秆中越冬。  相似文献   

3.
水稻螟虫是福建省水稻的重要害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1].其中闽南稻区以三化螟为主,闽东稻区以二化螟为主,闽中、闽西、闽北以二化螟和三化螟混合为害.20世纪70年代三化螟发生重于二化螟[2-3];80年代后期,因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品种的更换、防治措施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等,水稻螟虫种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二化螟已上升为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发生区域由纯单季稻区或单双混栽区向双季稻区、从高海拔稻区向平原稻区、从闽西北和闽东稻区向闽南沿海稻区扩展,其发生量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探讨水稻螟虫在我省越冬的特点及原因,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发生趋势以及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3种越冬水稻螟虫耐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定过冷却点的方法比较了南京地区同一越冬时期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的耐寒能力及其不同越冬期耐寒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 :越冬中期老熟螟虫的过冷却能力以三化螟最高、二化螟次之、大螟最低 ,越冬后期三化螟过冷却能力仍高于二化螟 ;三化螟和二化螟体内含水量显著低于大螟 ,说明其过冷却能力的差异与体内含水量有一定关系 ;大螟的过冷却点随温度降低和龄期的增加而升高 ,表明其以耐冻对策越冬 ,而三化螟和二化螟过冷却点则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表明其以避冻对策越冬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贯彻防重於治的方针,在我省原有治螟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提高农业防治技术措施,以适应今後水稻“三变”和机械化操作过程的需要;并研究出经济而有效的药剂,作为辅助防治,以便达到基本消灭螟灾的目的。兹将几年来调查研究结果分别报告於後。  相似文献   

7.
1965年我省三化螟为害水稻,是继1962年以来,持续大发生年份。二化螟在部分地区的发生数量也下断上升,为害程度亦比过去严重。因此,消滅水稻螟虫就成为当前粮食增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在防治策略上,对于毁灭蹈蔸,消灭越冬虫源问题,仍有不同的争论。兹就近年来在学术讨论和生产实践中碰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意见,并请批评指正。 一、消灭越冬螟虫的争论要点 关于消灭越冬螟虫问题,过去已经肯定了春季耕漚,夏秋灭茬,冬泡冬凌,精拼细作,处理榴蔸以及铲除杂草等一系列农业技术防治措施,可以恶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我省秈改粳地区水稻千斤丰产运动,进行了两次螟虫越冬调查。第一次了解的重点是虫口密度和螟种分布;第二次了解的重点是死亡率,并了解冬季治螟的情况。总的要求是了解冬耕冬种灭螟的效果,同时摸摸几个秈改粳重点示范区螟虫的“底子”,供冬季治螟以及今后治螟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室水稻螟虫研究工作着重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越冬三化螟有效发育温度的测定。 二、水稻改制地区,螟虫发生消长情况的调查。 三、诱蛾灯效果的测定。 四、三化螟各代繁殖力与成活率的研究。 五、666药剂对水稻发生药害的试验。 六、666药剂治螟施用次数试验。  相似文献   

10.
水稻螟虫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教师钻蛀水稻茎秆。二化螟在南方水稻区一年发生3代以上,以老熟幼虫在禾蔸、茭白遗株等处过冬。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各代螟卵盛孵期大致是:  相似文献   

11.
一 一个新问题 螟虫是我国中、南部稻区内水稻生产上的大敌。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螟虫发生情况有所改变。由于各地绿肥留种田和麦田的栽培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增加了一年中螟虫发生的基数;同时,双季稻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使水稻栽培制度复杂化,有利于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双季稻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已显著提高,因此,“单改双”“间改连”在许多地区已成为粮食增产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双季稻生育期长,给害虫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晚稻螟害特别严重。而且早稻一定要早插,晚稻才能赶上季节;因此,运用迟栽避螟的方法,已不适应于双季稻地区。要想双季稻区根本解决螟害问题,就得首先解决如何才能把越冬螟虫消灭得好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改制后的新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两季丰收。  相似文献   

13.
1958年浙江省早稻获得史无前例的普遍丰收,获得这个大丰收的原因,除了党的正确領导,政治挂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以外,在技术上就是貫彻了密植为中心的綜合措施。晚稻吸取了早稻密植增产的宝貴經驗,普遍提高了密植程度,90%以上达到每亩四万叢,但是在晚稻播种育秧时,对密植增产的作用还不很明确,因此,早稻收割以后,临时要提高密度,就显得秧苗供应不足。其次,今年早稻推广的一些优良品种如陆財号、南特16号、元子二号等因表現良好,值得明年大量扩种,又咸到留种数量不足,  相似文献   

14.
检查某一地区越冬螟虫的种类比例、分布密度和越冬死亡率(此处专指三化螟和二化螟),是预测来年螟灾是否可能发生的重要指标,是制定该地区治螟方案及检查这个方案实施后效果大小的可靠根据。所以,这项工作,不但需要进行,而且需要年年进行,资料累积愈多则结论便愈有价值。在这里首先牵涉到的,就是检查时对于禾蔸的取样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宜兴市螟虫发生仍属轻发生年份,但三种螟虫发生各有特点:大螟比前两年较重发生;二化螟前期灯下表现蛾多卵少,后期田间表现危害偏轻;三化螟灯下及田间仍难得一见,实际发生量很少.螟虫发生仍存在地区间不平衡性,丘陵山区、沿隔湖乡镇仍相对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一、发生趋势:一代二化螟在沿江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其它大部稻区中等发生。二、发生时间: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5月中旬,江淮、沿淮稻区在5月下旬,比去年偏早2—4天。  相似文献   

18.
危害水稻的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3种,在我省主要以二化螟为主,农民朋友常将水稻螟虫统称为钻心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稻螟虫危害较为普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根据螟虫的种类、特点,以及当地实情,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配合、指导农户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水稻螟虫害综合治理总策略是: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来指导防治。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对防治措施进行抉择和配套。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3方面,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有节制地合理使用农药.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