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县1988年制种2755.6亩,平均亩产212.3公斤。1989年制种4944.0亩,亩平204.3公斤。业涌现了10个亩产过275公斤的100亩高产片和21个亩产过325公斤的高产丘块。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个加强:加强领导是杂交稻制种高产的根本。连续两年,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组成杂交稻制种领导小组,解决制种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如基地落实,隔离区的处置,自发制种的控制,收购入库率等。 二个稳定:制种基地和技术队伍稳定是高产的基础。几年来,制种基地稳定在3个乡、16个村没有变动。全公司有5个技术干部和12个聘请的农民技术员专门从事制种工…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和目的意义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以来,我省的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两个阶段。1980年以前,是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亩产在3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徘徊了八年;1980年以后,进入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阶段,重点研究解决了最佳扬花授粉期、播种差期和高产的苗穗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研究推广了不割叶、不剥苞的制种技术,致使我省制种单产得到大幅度上升。在短短的六年中制种产量连续登上了三个台阶。即继1981年单产突破50公斤以后, 1983年突破100公斤, 1986年突破150公斤,虽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制种单产连上了三个…  相似文献   

3.
杂交晚粳寒优湘睛在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获得成功,并已大面积在上海县及上海郊区推广应用。杂交粳稻制种是杂交粳稻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几年来重视对杂交粳稻寒优湘晴(寒丰A×湘晴)组合的亲本特性,制种技术进行反复试验研究,总结了一套大面积制种亩产150公斤的技术经验,经大面积实践验证比较符合上海郊区的实际情况,获得连续三年大面积制种、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1990年制种面积1648亩,平均产量179.39公斤,总产295634公斤。现将寒优湘晴制种技术综合如下: 一、亩产超150公斤的穗粒结构 根据三年来汇总资料,亩产超过150…  相似文献   

4.
实行早夏季制种是我地解决制种与晚稻生产矛盾的新途径。本文介绍了D优64早夏制亩产超250公斤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漳州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产量,1987年,虽由亩产40多公斤提高到85公斤,但仍低于全省平均96.5公斤和全国平均亩产128公斤的水平。制种产量不高不稳,制种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由原来上万多亩制种田下降至2000亩左右。每年都要向外省调进10—150万公斤种子,影响了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当前解决高产和高纯度的制种技术对促进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本文着重对闽南杂交稻制种技术问题作若干探讨。一、杂交稻制种最适宜的抽穗扬花期气候在日平均温度27——28℃,相对湿度70—80%。日照充足。根据漳州市气象台1977—1987年十一年气象资料统计,漳州市平原地  相似文献   

6.
论杂交稻制种产量来源于四支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杂交稻的制种,是杂交稻走向生产应用的前提,而制种产量的高低,是杂交稻扩大生产和发挥经济潜力的重要条件。 回顾我国水稻三系配套以来的制种情况,1973年海南制种亩产6.7公斤;1974年内地制种亩产6.5公斤;1975年12.5公斤;到1981年全国平均单产只40.5公斤。即使在  相似文献   

7.
1991年,我们按照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技术路线,进行温优 3号高产制种试验。经地,市农业局和种子公司验收,最高亩产达422公斤,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市多年来杂交稻制种单产不高,1985年全市制种2530.6亩,平均亩产仅68.16公斤,其中441.7亩威优组合,亩产仅58.07公斤,1986年我们着重研究了“威优64”的高产制种技术,现将结果报导为下。一、“威优64”高产制种的设计“威优64”制种亩产250公斤的设计 1.安排理想的花期分析我市九年的气象资料,8月中、下旬至九月阴雨天少,日平均气温28.11~27.58℃,因此,“威优64”秋季制种,花期安排在8月20日至9月10日之间是最理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世觉 《杂交水稻》1994,(3):50-51,57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973-1980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每备产量由最初的6kg提高到50kg;1981-1985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完善阶段,每亩产量连续登上75kg及100kg两个新台阶;1986年开始,我国的杂交水稻制种已进入超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阶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亩产量已突破150kg。随着超高产制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每亩产量可望突破200-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1976年开始制种,至1990年累计制种16.19万亩,生产杂交稻种子869.67万公斤,平均亩产53.7公斤,低于全省平均产量水平。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是泉州市发展杂交稻生产必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根据七年来田间观察、走访制种人员和结合泉州市历年(1957~1987年)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影响泉州市(特别是沿海县、市、区)杂交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一、影响泉州市杂交稻制种产量的因素 (一)气象条件与耕作制度随着家庭  相似文献   

11.
郴州地处湘南南端,常年制种面积5.0万亩以上。六·五期间,杂交稻制种为一季夏制,少部分早、中熟组合制种后接插晚稻,但因季节紧张,管理粗放产量甚低。迟熟组合制种后就不再插晚稻,温光资源浪费大。七·五期间,我区制种季别上实行了大改革,即消灭秋制,压缩夏制,扩大春制,提出了积极试验、推广一期父本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增加稻谷总产的配套耕作方式,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温、光资源,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年产量,解决基地农户产种与缺粮矛盾。1990年我们承担地区农业丰收委员会下达的“税型杂交稻制种及杂交晚稻双丰收栽培技术”项目。在资兴、安仁、郴县、永兴、桂阳等10个县(市)实施,杂交稻制种57125.26亩,平均亩产211.8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6.02%。父本亩产达150公斤。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45635.7亩(比上年扩大面积20635.7亩),占制种总面积的79.9%,亩产394.62公斤,比双季晚稻亩产352.48公斤增加42.14公斤,增长11.96%。合计每亩产粮544.62公斤,产种211.8公斤,产值达1472.9元。并涌现一批高产典型。如资兴市州门司乡白被村春制459.2亩汕优64,平均亩产359.6公斤。安仁县制种4387亩,亩产263.4公斤,制种田全部种植杂交晚稻,经地、县组织多点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52.3公斤。该县洋际乡界背村清泉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我县杂交水稻制种,全县实收面积5200亩,亩产种子112.2160万公斤,平均亩产215.8公斤。其中早熟组合面积432亩,亩产165.2公斤,中熟组合面积3171.4亩,亩产231.6公斤,迟熟组合面积1597亩,亩产198.1公斤。比历史上最好的1988年亩产214.6公斤亩增1.2公斤,并出现亩产225公斤的乡  相似文献   

13.
黔阳县位于湖南的雪峰山脚下,是杂交稻起源之地,十多年来,我县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狠抓了组合的梯级建设,在稳定当家组合和组合及时更新换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主要是。坚持以早中熟组合为主,压缩迟熟组合,在制种季节上,以春夏制为主,不搞秋制。1990年有6个乡14个村(包括场所)单位。共计制种7225.5亩,总产杂交稻种子1826399.5公斤,平均亩产252.7公斤,比1989年制种7050.5亩,平均亩产170.2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48.5%。熟坪乡罗翁村648亩“威优49”制种田,平均亩产358公斤,90亩“威优63”,亩产334.5公斤;竹坡村制191亩“威优64”,亩产324.…  相似文献   

14.
浙江温州市泰顺县,从1989年开始大面积配制汕优67,经过几年摸索,取得了该组合制种高产经验。1991年,高产丘块获亩产297.5公斤,创温州市杂交稻制种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5.
1990年沙县试制2.5亩,平均亩产65公斤,1991年试制100亩,平均亩产47.97公斤。两年田间实践,初步了解并掌握两系稻制种的特点,亲本WL1312,W6154s选,W6111S选的特征特性,两系稻制种花期安排,制种田栽培技术等。提出了沙县两系制种最佳抽穗扬花期为7月22日至8月5日。  相似文献   

16.
威优48-2是近年生产上表现优良的中熟、多抗、高产早稻新组合。为了加速该组合的开发利用,1987年我县制种254亩,平均亩产145公斤。高产丘块亩产达225公斤。现将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一、测48-2的基本特征特性 父本测48-2在我县于4月初播种,7月25~26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改二、三期父本为一期父本制种,在苗期采取不同密度寄插,利用植株所处外界条件的差异,使个体生长发育产生叶差,蘖差和播始历期差,达到既可简化制种程序,适当拉开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又能克服多期父本制种花期拉得过长,花粉密度小,花粉利用率低的缺点,是提高制种结实率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将有助于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1987年,我市湘潭县推广一期父本制种5678亩,春制有威优49、威优64,秋制有威优35、威优 6号,平均亩产 225.5公斤,比多期父本制种亩产增产43.6公斤,增产24%。现将一期父本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法 父本一次播种,当…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Ⅱ-32A亲本的特征特性,分析了Ⅱ优63制种亩产350公斤产量结构和技术路线,并提出了高产制种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县杂交稻制种以县原种场为主,该场属滨湖地区,地势开阔,风力大,高温时段集中在7月中至8月上旬,一季复制(早秋制种),正遇酷暑尾期,父母本花时常严重不遇。1988年我们在总结前段制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秋制技术的小面积新的探索。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亩试验田秋制汕优64,亩产仍达266.5公斤,创我县制种单产最高纪录。 一、亩产260.5公斤的穗粒结构 考种结果:母本每亩3.77万蔸,24.4万有效穗,每亩颖花数过2000万朵,每穗总粒数85.7粒,实粒数48.3粒,结实率56.4%,千粒重26.5克,理论亩产312公斤。父本每亩0.468万蔸,有效穗6.5万,每亩颖花数…  相似文献   

20.
自1986年许世觉高级农艺师首次提出一期父本制种技术(我刊于1987年率先报道),被湖南省科委列为“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后,他们采用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经过短短3年多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1990年7月22日湖南省种子公司在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一期父本春制现场评价会上获悉:今年全省杂交稻制种56万亩,一期父本面积40多万亩,占80%以上。预计今年全省制种平均亩产在175公斤以上,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亩产250公斤以上的县可达3个,200公斤以上的县20多个。一期父本制种的增产幅度一般在20%左右,高的可达25%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