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龙眼俗称"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既可供鲜果,也可供焙干制罐或加工龙眼膏、桂圆肉,是医药上的珍贵补品。广西博白县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常年平均气温21.9℃,降雨量1500~1800毫米,相对湿度80%,无霜期长达350天,  相似文献   

2.
侯晓静  姜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68-4070,408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评价方法在加工番茄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分别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对新疆加工番茄品质及品种的优劣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定量的分析评价,同时比较2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研究表明,2种方法均反映出较好的综合评价能力,得出8个加工番种茄品种样本的品质性状的优劣次序排序。通过对2种方法的比较得出,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分析结果更为准确,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更相符,也更直观明了,更具实用性。[结论]研究可为新疆加工番茄品质的研究以及品种的鉴定、选育等提供理论方法和生产规划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3.
桂圆肉(龙眼果肉干品).形似圆珠故称珠状肉.因其中空故又称球形肉.优质的珠状肉是目前市售桂圆肉中售价最高的产品.其加工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选肉厚、核小、干脆易离核的品种如石硖、储良、乌圆、广眼等,取肉容易.损伤少。取出的肉粒完整.加工出的成品具有规定的形状。  相似文献   

4.
广西龙眼种质主要果实性状的数量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34个广西龙眼品种(单株)的8个主要果实性状间、性状与品种的关系,并进行品种综合评价与分类。在相关分析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分别载荷在5个主因子上,第一主因子为果实综合因子,包括单果重、果肉厚度、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二至五主因子分别为反映果实质地、成熟期、果核重、风味的因子,这5个主因子对8个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329%,基本概括了全体8个性状的主要信息。模糊综合评价和两阶段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桂明1号、中圆、细核脆香、石硖、国庆1号、桂香、良庆1号、良庆2号、桂圆0503等品种综合性状最佳,并根据因子分值分成四个类别,可为龙眼品种(单株)的应用、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1998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材料为例,初步探讨了DTOPSIS法综合评价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DTOPSIS法能将各品种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评价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全面地反映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程度,比单用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更为合理;并进一步讨论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婺城区塔石乡山区种植的薯干加工甘薯品种,对8个引选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干率、加工品质、薯肉色等特性,浙薯259、金14-123、金薯926和浙薯33适宜作薯干加工品种应用,浙薯13适宜作淀粉加工、薯干机械加工或鲜食品种,浙薯255和金徐薯69适宜作烤薯,金13-67适宜作鲜食迷你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DTOPSIS法对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作出更合理地分析评价。以2020年新疆自治区棉花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40个参试品种调查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在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评价应用。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只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可以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40个参试品种,中塔河7号、新827、禾棉AW5的Ci值相对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与实际表现一致。综上所述,利用DTOPSIS法评价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出棉花品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DTOPSIS法综合评价新疆日光温室番茄新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DTOPSIS法对新疆日光温室番茄作出更合理的分析评价,同时也为了番茄新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新引品种2007~2008年调查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在番茄新品种评价应用中的相关问题.[结果]DTOPSIS法比只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10个参试品种中,FA1420、FA189、FA1903 的Ci值相对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与实际表现一致.[结论]利用DTOPSIS法评价新疆日光温室番茄新品种,可以较全面的分析出新品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浅谈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庆芳 《吉林农业》2010,(7):107-107
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龙眼花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龙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  相似文献   

10.
<正>桂圆肉(龙眼果肉干品),形似圆珠故称珠状肉,因其中空故又称球形肉。优质的珠状肉是目前市售桂圆肉中售价最高的产品,其加工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选肉厚、核小、干脆易离核的品种如石硖、储良、乌圆、广眼等,这些品种取肉容易,损伤少,取出的肉粒完整,加工出的成品具有规定的形状。而肉薄、表面流汁、不干脆、不易离核的品种,其肉质软绵,取出的肉及制出的成品不能保持既定形状,故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广西17个龙眼品种(单株)加工果汁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果实品质或果汁的个别性状无法对果汁综合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某一性状表现良好的其它性状不一定表现也好;车站、迟白露与大乌圆(容县)加工果汁的综合性状较好,有进一步开展研究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桂圆肉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乳酸菌种发酵对桂圆肉(干制的龙眼果肉)中游离态、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和单体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保健的乳酸菌发酵龙眼新产品提供参考。【方法】将桂圆肉打浆(料水比为1﹕1.5)后作为发酵基质,进行高温湿热灭菌,再分别接入7种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明串珠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干酪乳杆菌,菌浓度:8.0-9.0 lg CFU/mL),接种量为1%,在30℃下静置发酵48 h(pH 4.0-4.2),然后对发酵前后桂圆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1ity of plasma,FRAP)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两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7种乳酸菌发酵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桂圆肉中游离态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降低结合态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桂圆肉游离态总酚含量增加0.4%-11.9%,结合态总酚含量下降14.4%-41.4%;游离态总黄酮含量增加2.8%-19.6%,结合态总黄酮含量下降19.6%-70.6%。但不同菌种对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植物乳杆菌释放桂圆肉中结合态酚类物质的能力最强,使游离酚含量增加11.9%,结合态酚含量下降41.4%,游离态总黄酮增加19.6%,结合态总黄酮下降70.6%。不同乳酸菌发酵对桂圆肉中单体酚(没食子酸、丁香酸、表儿茶素、高儿茶酚、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异槲皮苷)含量影响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发酵后的游离态的没食子酸和高儿茶酚含量分别增加8.6%-69.8%和0.4%-29.5%,结合态的没食子酸和高儿茶酚含量分别下降80.0%-88.3%和45.6%-73.9%。而乳酸菌发酵后,桂圆肉游离态FRAP和ORAC抗氧化能力与发酵前相比也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后,游离态FRAP和ORAC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11.8%和59.1%。【结论】乳酸菌发酵能提高桂圆肉中游离态酚类物质含量,降低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同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植物乳杆菌在发酵桂圆肉的过程中,其释放结合态酚类物质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乳酸菌,其发酵后桂圆肉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七个龙眼品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引进的七个龙眼新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估,明确了优良品种。作者认为,和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较,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产量、品质、生长情况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的权重是灰色关联分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越南不同龙眼品种品质分析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越南当地生产的龙眼品种。[方法]分别对引种至越南农科院北部山区农林研究所内栽培的5个龙眼品种的果实植物学性状和品种果实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筛选出了可作为鲜食的优良龙眼品种PMP6,PHS1-1以及可用于加工的优良品种HuongChi。[结论]本研究将对越南北部山区的龙眼生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对引进的迟熟龙眼品种在广州的梢期、生长量、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以及抗病性等生长结果特性的观察比较,对各个品种的表现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泸丰和松风本较适宜在广州种植,立冬本的成熟期最迟,其他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对121份龙眼种质资源种子13个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子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4.6%~21.1%,其中种子重、种脐长度、种脐宽度、种脐宽度/种子横径、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等5个性状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来源于越南的龙眼种子最重,泰国的龙眼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最小、可食率最高;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侧径、种脐长度、种脐宽度与单果重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子占果实质量的比率与单果重、可食率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性状可简化为种子大小、种脐大小、种子形状、种顶面观形状等4个因子。  相似文献   

17.
ramp在提高桂圆RAPD分析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验一种提高RAPD技术效率的新方法(调整ramp).[方法]以四川、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的桂圆为材料,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桂圆叶的总DNA,选取了18种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来进行RAPD扩增.在RAPD试验中,参数ramp分别设为0.3和3.0C/s,比较它们对桂圆样本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并对几个产地桂圆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当ramp由3.0 ℃/s降低为0.3℃/s时,可明显提高RAPD的分辨率和产量;通过聚类分析表明5个品种桂圆的遗传距离为0.69~0.76.[结论]该试验证明降低ramp速度可明显提高RAPD技术的分辨率和产量,为RAPD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l2、0.2%H3BO3、1?-Cl2 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H3BO3、1?Cl2 0.2%H3BO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B含量,对增大龙眼果型、提高单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和果肉糖含量有明显效应,但0.2%H3BO3处理的效果优于1?Cl2 0.2%H3BO3处理,两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1?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Ca含量,也提高了龙眼果实的耐贮藏性,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建立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龙眼果皮总RNA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TRIzoL法、Tris-硼酸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龙眼果皮的总RNA。并通过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的RNA样品的品质;【结果】改良CTAB法、Tris-硼酸法所提取的RNA经电泳检测。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RT-PCR得到的条带与目的片断大小一致。说明所提取的RNA纯度高、质量好;TRJZOL法所得到的RNA降解严重,没有得到完整的电泳条带;【结论】改良CTAB法和Tris-硼酸法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龙眼果皮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喷施硼营养剂和清水2次,并在果实采收时进行浓度为3g/L、 6g/L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以探讨硼营养和壳聚糖对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前喷硼改善了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藏性;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都明显提高了 贮藏期间龙眼果实的好果率、降低失重率,有效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其中采前喷硼和采后壳 聚糖涂膜相结合处理的效应优于其它处理,但两个浓度壳聚糖处理产生的效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