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对园林专业毕业生和园林企事业单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园林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探索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适应园林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构成与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园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剖析了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展之间不相称的一些因素,提出了构建"岗位目标引领+公司法则激励"的园林技术专业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措施,并深入分析实践成效,对促进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人的培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形势下,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是以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的职业资格为基准,课程内容排序是以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教学组织是以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尺,学生课业考核是以社会职业劳动的绩效考核为模本,如此通过把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社会的职业劳动进行深度熔融,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竞争力,并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从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群的开发建设以及构建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等措施,来培养适应园林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园林技术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园林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精通本专业操作技能,具备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园林植物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种苗繁育、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杨兴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525-15527
针对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专业教学委员会分析,在对顶岗实习岗位动态变化、顶岗时间和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实施了"三阶段顶岗实习,三层次能力提升"的顶岗实习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建立了顶岗实习长效机制,实现了顶岗实习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推进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建设,培养了一批适应园林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应职岗位群特点,阐述了高职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只有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建设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孙红绪  王群益  白远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34-19236
在归纳整理园林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出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与学习情境,并以实例说明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了解重庆市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课题组从区域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及毕业生四个层面选取有代表性的人员进行调查,详细了解了园林行业发展的背景、趋势等内容,对相应的职业岗位群、岗位群知识、能力、开设课程和从业人员素质等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专业实际提出了建设构想,为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对园林技术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随之要求园林技术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之匹配甚至更高。从培养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培养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适应伊犁园林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专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明晰了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园林建设和养护的周年生产为当期,构建了园林技术专业“迁徙循环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具有“岗课对接”的职业岗位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伊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园林专业"4+1+1"教改模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教育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办出特色。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结合江苏省对园林人才岗位的需求,确立了以能力为本、教产结合、两线贯穿的“4 1 1”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育与实践对接为出发点,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园林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相应职业岗位和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例,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的。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探索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实施方法: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建立具有院校特色的教学系统,强化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内容,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培养学生城市园林工作能力,以适应农垦园林工作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要进一步贴近,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用AHP进行中职园林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期望评价。该体系的准则层由基本技能、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等4个指标构成,指标层由教学组织能力、运用教法能力、教学测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微机操作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外语水平、科研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团队合作、人文素质、产品开发、操作技能、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18个指标组成,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园林树木作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应以岗位需求为本位,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双师队伍为主线,构建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网络教学为亮点,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19,(16):272-274
构建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中高职分段培养有效衔接的关键部分。通过分析目前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岗位群体和岗位能力分析,从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安排、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永 《河南农业》2011,(10):31-32
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绿化为平台,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为例,介绍和分析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施,并基于工作过程,对课改中教学模式,深化工学结合和以职业岗位标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园林专业风景园林工程类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园林工程类课程是园林本科专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核心课程。在分析园林专业学科背景、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存在的问题、学校办学条件等基础上,探索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及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并存的新形势下,理工科院校园林专业风景园林工程类课程的改革思路,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善实践条件等对策,以期提高园林本科专业的工程类课程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62-15063
介绍了高职示范性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分析阐述了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并介绍了多方面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