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鸡规模的逐渐增大,养殖场对雏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优秀的雏鸡要求品种一致等多项指标达标。这些指标的优劣不仅影响雏鸡早期死亡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够决定产蛋阶段鸡群  相似文献   

2.
正巴基斯坦的科研人员于2013年4期《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发表文章,该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将来,雏鸡体长将可能成为评价雏鸡品质的质量性状指标之一,原因是不同1日龄雏鸡体内的卵黄含量存在差异。卵黄重不属于1日龄雏鸡体重范畴之内,但该性状与蛋重和雏鸡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雏鸡体长是评价孵化质量和卵黄吸收率的理想指标。体长较高的雏鸡心脏、肝脏和  相似文献   

3.
刘谨 《水禽世界》2007,(4):24-25
随着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养殖户对雏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逐渐增多。因此,无论是养殖户对雏鸡质量意识的增强,还是客观环境的要求,提高雏鸡质量是养殖业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禽蛋的质量与经济价值密切相关。所以,不论养禽者、销售者、加工者、还是消费者都要求有优质禽蛋。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经常测定禽蛋质量,对减少或避免蛋的变质、破损,提高商品性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禽蛋的一般质量指标 1.蛋重蛋重是评定母鸡产蛋性能和所含营养物质多少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关系到商品蛋的等级,更重要的是种蛋的重量直接影响着初生雏鸡的体重,雏鸡初生重约为种蛋重的60—61%,作为种蛋则要求  相似文献   

5.
很多因素都可影响雏鸡质量,其中有些因素可山孵坊管理者控制。孵坊管理者对于遗传、饲养或种鸡场的管理是无能为力的,但他可研究为何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未达到预期要求,为何孵化过迟或为何售出的雏鸡在早期培育阶段的死亡率过高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从出壳到6周龄的雏鸡,具有绒毛稀少、敏感性强、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和抗病力弱等特点,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鸡群的质量,所以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重要环节。为了育雏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以及适应雏鸡发育要求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彼得逊鸡育种公司”(Peterson Farms)的Hcctor Cervantes博士认为:在制定雏鸡质量评定方案(即分级方案)时,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一种产品在多大程度上符合预先确定的一系列指标,符合的指标愈多,质量就愈高,关键是要定出有用而且有价值的指标。此外,评定过程应该是系统的,前后一致的和客观的,并且还要产生可用数字表示的分数,以便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Cervantes为“彼得逊公司”提出的方案,对雏鸡的躯体指标和微生物指标都给以同样的重视,对这两类指标都给以同样的系数。  相似文献   

8.
雏鸡是指出壳至6周龄的幼鸡。雏鸡的健雏率(均匀度和达到种用要求的鸡只)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重要指标。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对外界环境依赖性高:提供健康合格的雏鸡是养好育成鸡的前提,而且最终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雏鸡是指出壳至6周龄的幼鸡。雏鸡的健雏率(均匀度和达到种用要求的鸡只)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重要指标。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对外界环境依赖性高。提供健康合格的雏鸡是养好育成鸡的前提(或基础),而且最终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10.
一、雏鸡质量的定义彼得逊公司兽医学博士赫克托·塞万提斯认为优质雏鸡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标准:1.体格标准:要求雏鸡达到最低平均体重,没有任何畸形,脱水适度。2微生物学标准:要求雏鸡不带任何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3血清学标准:要求雏鸡有足够的母源抗体水平以抵抗将在现场条件下遇到的最常见的病毒性疾病,还要求种鸡在接受鸡MG与MS快速血清平板监测时表现为阴性结果。体格标准和微生物标准必须是全国性的,因为雏鸡无论来自何处或是将运到何处去,人们都希望雏鸡尽可能没有任何畸形并且不携带任何可造成损害的致病性细菌和真菌。…  相似文献   

11.
一 雏鸡质量标准 谈到质量必然涉及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雏鸡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控制和检验雏鸡质量,就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笔者通过实践和查阅有关资料,认为可设立如下标准:1 体重 由于雏鸡品系的不同,雏鸡初生重(出雏器检出后2-3小时内称重)会有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由于蛋鸡育种工作的进展,同一品种的蛋鸡与10年前相比,生长期大大缩短,产蛋日龄提前,生产性能更高,这些特点给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培育体格发育适度的后备鸡,为将来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一保证雏鸡体型发育早期达标育雏期是蛋鸡相对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从育雏一开始就应使雏鸡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之中,是保证育雏质量的基本要求。保证雏鸡骨骼发育是早期培育的重点。是否达到体型发育标准,可用称量体重和测定胫长的双重指标进行评估。为了体型达标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育雏前期料。在0~3周龄…  相似文献   

13.
<正>成活率是衡量养鸡饲养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雏鸡生长快与慢,也关系到养鸡经济效益的高和低。因此,提高雏鸡成活率,就要靠科学、严谨、细心的饲养管理,全面优质的饲料和完善的防疫、免疫等措施。1适宜温度温度与雏鸡成活率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进雏鸡时要提前一天预热室温,要求室温在33℃~35℃,以后每天降温0.5℃,降至自  相似文献   

14.
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雏鸡,既是购雏饲养者的要求,同样也是孵化供雏者的愿望。对于雏鸡的选择,通常依据种鸡的生产性能、孵化成绩以及从雏鸡外观去考虑。笔者总结十多年孵化管理经验,借鉴一些行内专家和雏鸡饲养者的做法,摸索出一套抚摸鉴别雏鸡质量的方法。具体作法是,用手轻轻握住雏鸡,让雏鸡靠着手掌心,头部向前,然后用五指抚摸,雏鸡好坏一“摸”而知。第一,抚摸全身,健康雏鸡应绒毛清洁,干燥光滑,布满全身,无污物,无粘毛。第二,抚摸腹部,要柔软,平坦,大小适中,剔除腹大或无毛者。第三,用中指、无名指抚摸脐部,要求脐环闭合良好且有绒…  相似文献   

15.
近期的肉用雏鸡市场供不应求,雏鸡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养殖的风险.这对鸡雏的孵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入孵前种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1种鸡场及孵化场的管理   有证据表明孵化场的通风不足会引起肉鸡后期腹水症的发生。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以保证孵化器和出雏器通风良好,以利发育中胚胎氧的获得。建议数据如下:   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生长,良好的种鸡场管理可以生产出无污染种蛋。种鸡场及孵化场的种蛋消毒可有效地提高雏鸡质量。为防止脱水,保证雏鸡质量,应及时将雏鸡从孵化器中取出。当 5%~ 10%的雏鸡颈、羽毛潮湿时就必须出雏。 2育雏及温度控制   为提供足够的通风,雏鸡占地面积不能是鸡舍的 1/3或 1/4,而至少是 1/2,当鸡舍温度可达到要求标准时…  相似文献   

17.
<正>1蛋鸡夏季产蛋率的影响因素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夏季,由于气温比较高,光照充足,是蛋鸡产蛋的高峰期。1.1雏鸡的选择雏鸡的品质对于产蛋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雏鸡质量不好,则会影响1~6周龄的体重增长,而这一时期体重的增长指标和产蛋率有着至  相似文献   

18.
就肉种鸡感染某些疫病时,其雏鸡内在质量下降特征作一探讨。通过对比阳性与阴性种鸡群有关指标变化,并将不同内在质量的雏鸡分别投放到新、老饲养小区,分析饲养环境和内在质量对出栏效果影响,结果发现:阳性种鸡所产雏鸡使新饲养区入舍鸡均重下降6.14%(P<0.01),老饲养区下降10.96%(,P<0.01)。而且当雏鸡质量下降时具有以下特征:1.种鸡受精率及其雏鸡出栏率与孵化率、健雏率呈非同步波动;2.新、老饲养区商品鸡出栏效果差异加大;3.商品鸡周龄死亡率持续三周龄以后的死亡率增减趋势与正常情况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9.
孵化率的高低,是提高雏鸡质量和孵化经济效益的一个熏要指标,为此,笔者将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十个重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种蛋是生产雏鸡的原材料,种蛋质量与遗传特性、雏鸡质量密切相关。种蛋质量管理涉及种鸡质量、种蛋选择、消毒、运输、贮存等,其控制方法成为决定雏鸡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