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源基因在鱼体内的整合、表达及遗传(夏德全等,2000)情况并不清楚。直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已在医学、农林牧渔(权法霞等,1999;孙梅和刘红林,2000)等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直接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将荧光素分子(cy5)直接标记在上游引物5′末端,通过。PCR扩增获得标记的探针,将探针与变性的染色体玻片进行杂交,经一系列洗涤和复染过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鲤鱼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小麦-顶芒山羊草新种质材料的染色体组构成及开发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小麦-顶芒山羊草杂交新种质进行鉴定,并通过小麦主要病害生理小种接种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对鉴定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所鉴定材料分别为小麦-顶芒山羊草2M附加系、2M(2D)代换系、2AS-2ML.2MS易位系和2DS-2ML.2MS易位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含2M染色体的材料均高抗小麦条锈病,其小麦亲本则高感条锈病,表明2M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抗条锈病新基因;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M染色质导入小麦,可影响其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因此,在创制和利用抗条锈病的小麦-顶芒山羊草2M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时,应加强对上述农艺性状的考察,并利用当前主栽品种进行回交改良。本研究鉴定出的抗条锈病小麦-顶芒山羊草2M染色体系丰富了小麦抗病基因库,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原位PCR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巴西橡胶树4个环锌指蛋白基因(HbRZF)在染色体的位置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用原位PCR技术检测到的HbRZF1和HbRZF3扩增信号分别定位于巴西橡胶热研7-33-97品种的第6号和第5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距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45.76±3.18和66.33±0.75,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8.79%和36.70%。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到的HbRZF2和HbRZF4探针信号分别位于第3号和7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距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为22.25±1.02和40.64±1.44,两种信号同时检出的机率为12.18%。本研究还对这些基因与其他定位的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薄片牡蛎(Dendostrea folium)成体鳃组织为材料制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将18S-28S核糖体RNA基因定位于中期染色体上。FISH探针是通过PCR扩增介于18S-28S rRNA基因之间的ITS和5.8S rRNA基因序列,并在PCR扩增过程中掺入了Biotin-11-dUTP进行生物素标记。结果显示,薄片牡蛎的单倍染色体数目为n=10,全部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与大多数已知巨蛎属牡蛎的染色体核型相似。ITS探针在薄片牡蛎中期分裂体相上产生两簇FISH信号,分别杂交于2号染色体短臂的近端粒区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薄片牡蛎的中期染色体核型以及18S-28S核糖体RN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一种高效可靠的芸薹属植物核型分析方法,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白菜(B.pekinensis)为材料,提取甘蓝基因组DNA用地高辛标记为探针,提取白菜基因组DNA作为封阻剂,对甘蓝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甘蓝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均显示出了特定的原位杂交信号,依据信号特征成功地将甘蓝9对染色体进行了精细的分型.为甘蓝等小型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提供了一条可行且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3H 胸腺嘧啶标记窄颖赖草 (Leymusangustus)花粉结合电镜自显影的方法证明受辐照窄颖赖草花粉DNA进入了小麦胚囊 ,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证明所得杂种为真杂种 ,经辐照花粉获得的普通小麦J 1 1与窄颖赖草杂种中窄颖赖草染色体发生了数目和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可靠的芸薹属植物核型分析方法,本文以甘蓝和白菜为实验材料,分别提取甘蓝基因组DNA用地高辛标记为探针,提取白菜基因组DNA作为封阻剂,对甘蓝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显示出了特定的原位杂交信号,将甘蓝的9对染色体进行了精细的分型。为区分像甘蓝这样的小型染色体提高了一条可行且精确的方法,并为研究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大量繁殖的D73杂交瘤细胞中,提取制备其基因mRNA,并以此为模版,经反转录途径获得基因组cDNA,随后将其插入到λgtll中,构建了马铃薯Y病毒小鼠单克隆抗体cDNA基因文库。通过免疫原位杂交,从该基因文库中筛选出含有抗体轻链基因的阳性克隆,进一步将其插入到pGEM-7Zf(+)质粒中,经酶谱和DNA序列分析确定,完整的轻链基因被获得。该基因含有956个核苷酸碱基[不包括Poly(A)尾巴],  相似文献   

9.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性别鉴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阐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胚胎性别鉴定方面和精细胞筛选鉴定方面较PCR法和LAMP法所具有的优势,并着重概述了该技术在人类医学和家畜性别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缩减杂交技术分离了油菜叶片衰老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基因的cDNA克隆。结果表明,缩减杂交技术具有相当大的富集cDNA文库中目标基因的作用,能够成倍地提高cDNA文库目标基因的分离克隆效率。14个在油采叶片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增强的缩减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所代表的基因可编码的产物有11种,ATP硫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细胞以素P450  相似文献   

11.
四倍体通常具有植株强健,花大等优点,为了培育盆栽四倍体亚洲百合,本研究在亚洲百合(Lilium)品种Petit Brigitte、Orange Pixie、Black Bird和Pollyanna间进行了正常人工授粉杂交,对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组培苗鳞片用浓度为0.001%、0.002%、0.003%和0.005%的胺磺灵处理了4h,对处理后的再生小鳞茎进行了染色体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用0.003%和0.005%浓度的胺磺灵所处理百合的加倍率分别为19%和23%,FISH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但有的植株的个别染色体存在未被加倍的现象.该结果进一步确认,胺磺灵处理对百合加倍的有效性;染色体细胞学的方法,结合FISH技术,更能对个别染色是否被加倍得以更准确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香根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香根草[Vitveria Zizanioides (L.)Nash]属禾本科多年丛生植物,具有适应性广易繁殖、生长快、根系发达、耐早耐瘠薄等特点。 香根草植物篱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新技术,即在坡耕地上把香根草种植成宽约0.3~0.5米连续的等高草带,相邻篱间为农田。植物篱如同透水的挡坝,当坡面径流通过该篱时流速降低,侵蚀能力减弱,径流携带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PCR法从文库中快速克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PCR技术从基因文库中快速克隆基因组DNA的方法。含有107个克隆的人基因文库分成10份,小量提取DNA,利用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引物检测EPO基因的存在与否。经过4轮PCR筛选,从阳性管中取103个噬菌体进行铺板培养,经原位杂交获得含有EPO基因的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被亚克隆到质粒上。酶切分析及序列分析的结果均证明我们获得EPO基因。PCR-筛库法可以快速从文库中获得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显微分离技术从蓝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Thinopyrum ponticum Liu &Wang(2n=10x=70))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中分离出具有4Ag染色体形态特征的单条染色体,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细胞中所剩的和显微分离到的单条染色体均为4Ag染色体.利用Sau3A接头介导的PCR方法对分离出的单条4Ag染色体进行体外扩增,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约为200~2 000 bp,主要集中在250~750 bp之间.以DIG-dUTP标记的蓝粒基因组DNA为探针,与该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显微分离出的染色体得到了有效的扩增.利用该分离染色体的PCR扩增产物为探针,对蓝粒小麦进行原位杂交,证明显微分离的染色体体外扩增片段确实来源于4Ag染色体.本研究拓宽了染色体显微分离的范围,为构建4Ag染色体文库和克隆位于该染色体上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南瓜属三个主要栽培种即美洲南瓜、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23个品种(系)及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亲缘关系与品种(系)的分子鉴定研究。从200个随机引物(10bp)筛选出17个引物,对23个南瓜品种(系)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0条扩增带,其中77条在南瓜属三个种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沙棘工业原料林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2019,(1):I0001-I0002,I0003,I0004
沙棘属(Hippophae)植物是一种发源自青藏高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一般呈灌木状,在西南地区多呈小乔木、乔木状生长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多年来,我国人工种植的沙棘多为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亚种,而从俄罗斯、蒙古引进的所谓大果沙棘,多为蒙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亚种。  相似文献   

17.
新疆盐生植物区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实际调查和文献查阅,初步收集了新疆盐生植物共305种15变种7亚种,隶属38科124属,分别占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38.0%、17.3%和8.9%,约占中国盐生植物总数的60%。其中约35%的种未被《中国盐生植物》收录,约1/2的种未被“世界盐生植物数据库”收录。盐生植物中约63.9%的种集中分布于藜科、菊科、禾本科和豆科中,多数建群植物为中亚、亚洲中部或地中海地区盐生植物区系成分,盐生植被的旱生特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系CH5383是源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的兼抗多种小麦病害的新种质。为明确其抗性来源和外源DNA片段的渗入位置,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CH5383进行分析,GISH分析未发现外源信号,FISH结果观察到CH5383的3BL染色体端部与对照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中国春相比有明显的重组信号,初步推断CH5383染色体3BL端部可能有中间偃麦草DNA片段插入。用135对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标记对CH5383、中国春和多个近缘物种进行扩增分析,发现位于3B染色体长臂端部的引物TNAC1383,能在CH5383和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大约1 300 bp的特异DNA产物。从而进一步证实,CH5383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小片段渗入系,携带抗条锈病基因的外源中间偃麦草DNA渗入片段位于3B染色体端部0.81-1.00区段。CH5383可以作为优异的小麦抗病育种新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堇菜科(Violaceae)属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堇菜目,本科全世界约22属900种,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与热带高海拔山区;中国有4属125种,其中堇菜属约120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中国的4属分别是三角车属(雷诺木属,Rinorea Aubl.),鳞隔堇属(茜菲堇属,Scyphellandra Thw.),鼠鞭草属(Hybanthus Jacq.),堇菜属(Viola Linn.)。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盐法从鸡血中提取高分子量DNA,以λEMBL3为载体构建了鸡染色体文库,用鸡生长激素受体cDNA基因的部分序列作探针,从文库中筛选得到3个阳性克隆。通过对阳性克隆I插入片段的酶切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它含有全长的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建立了该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将插入片段亚克隆到pGEM-7Zf(+)质粒上,对含有基因5’端序列的2.5kbEcoRI酶切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