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门市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就农业空间格局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选择、农村生活方式培养等问题作系统思考和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2.
“宅基地置换”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宅基地置换"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宅基地置换"对农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影响因素,指出"宅基地置换"是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新举措,但并不是解决农村现代化问题的完美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建立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固破能力,极大地减少碳排放量,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保证和重要领域.本丈构建了较为全面地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由低碳农业的总目标、分目标、实现路径、实现方式以及理论基础等几部分组成.本文详细阐述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各个部分的具体含义和措施,为中国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当前,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更大突破。近几年凤庆县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转变的背景在于适应环境变迁以及为新的生活而谋略,即农业和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是人类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中人口的增加也不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柴尔德称为“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转变的背景在于适应环境变迁以及为新的生活而谋略,即农业和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是人类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中人口的增加也不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柴尔德称为"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转变的背景在于适应环境变迁以及为新的生活而谋略,即农业和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是人类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中人口的增加也不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柴尔德称为“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9.
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林 《农业考古》2004,23(3):70-73
文明起源问题已成为古史和考古学界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过去学者们多着跟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和文明标志的讨论上,近来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的背景、动力等也多有涉及,并开始注意到农业的发展在文明形成中的地位问题,说明文明探源工作正在走向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10.
在休闲农业中体验中国农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人调节生活、感受农家风情的农业形式。本文从休闲农业的概念、形式、特点及营造方式出发,结合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阶段与特征的论述,从休闲体验的营造、内容、方式及对体验者的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概括描述,深入解析了探讨论述了如何在休闲农业中体验中国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1.
钱穆对中国农业文明起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史上,钱穆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大师可谓包容广大,含藏丰厚;而其思想矿藏中的农学及其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基本认识,却很少为人所探知。这大概是因为人们大都将其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与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所致。然而,学术界所熟知的钱穆思想中最为精粹的天人之学,却正是基于其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基本认识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商代江西的农业经济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明瀚 《农业考古》2003,4(1):56-63
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是农、林、牧、副、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 ,而古代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一般称为狭义的农业 ,我们在本文中谈的农业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农业 ,即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门类。人类要生存 ,社会要发展 ,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 ,要解决吃饭问题 ,就得发展农业。我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 ,从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 ,都是以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为前提。正如恩格斯所云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 《论语》云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说明古代的部族首领只有重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作为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创意农业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发展创意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的大省,河南正处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新阶段,但与之相伴而来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短缺型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现实资源,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地域特色,构建新型农业生态文明,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省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精细农业与计算机农业联合国际学术大会上指出,当前,全球的粮食供应形势非常严峻,人们对粮食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而言是个新的考验,它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病虫害的影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这郝是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一、形势与问题1、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1-212
我国传统农明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由我国先民所创造出来的中华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着古代社会生活之中的诸多方面,自然也涵盖了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我国古代文学审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均是对农业文明发展形态的一种客观上的反映。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之存在与延续,就确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内涵以及形式,而我国农业文明之发展与变化则确定了古代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点。有鉴于此,本文从中庸与和谐共存的审美观、功利与诗性共存的精神属性、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鲜明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文明对我国古代文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信息文明、网络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涌入到人类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本文纵观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后发现:农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具有同质性,只要将二者衔接起来,实现快速“三级跳”,那么农民的“直接经济”因网络出现而会产生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信息文明、网络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涌入到人类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本文纵观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后发现:农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具有同质性,只要将二者衔接起来,实现快速“三级跳”,那么农民的“直接经济”因网络出现而会产生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